强风排气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9430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强风排气顶窗,包括顶窗体、电机和风机,所述顶窗体包括下窗体、上窗体,在下窗体和上窗体固定连接后所形成的内腔中固定装有电机和风机,电机与风机直连,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其风道口直接对准顶窗体的出风口,由于离心风机的风道口直接对准顶窗体的出风口,且在出风口处设有自引启闭式风门,能够防止外界的空气通过排气顶窗的出风口逆向进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成本节约,主要可用于汽车、电车、列车以及船舶等现代交通工具,不仅可满足其排气的需要,也节约了能源。(*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厢或船仓内顶部的排气通风装置,涉及到风机

技术介绍
载运旅客的车辆或船舶,是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众多乘客呼出的二氧化碳、发动机排放的废气,极易造成车厢或船仓内空气浑浊、污染,影响乘客身体健康。因此,必须设置必备的排气通风装置,及时将不新鲜的空气排出。为了加强排气通风的效果,车、船顶部的排气顶窗上采用了排气风机用来排气通风。但是,现有排气顶窗上所配置的排气风机都为轴流风机,风机的风道口并不直接朝外,排气风流迂回排出顶窗的出气口,排气阻力较大。另外,由于采用了轴流风机,使整个排气顶窗结构尺寸偏大,且风量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排气顶窗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离心风机的强风排气顶窗,其排气口直接朝外,能够使得排气风流通畅,能产生更大的排气风量,且结构尺寸紧凑。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强风排气顶窗,包括顶窗体、电机和风机,所述顶窗体包括下窗体、上窗体,电机与风机直连,并设置在下窗体和上窗体固定连接后所形成的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其风道口出风口直接对准顶窗体的出风口。作为对本技术优化,在顶窗体上出风口处设有自行启闭式风门。本技术采用离心风机的强风排气顶窗,其风道口直接朝外,有效减小了排气风流的阻力,较好地增强了排气效果,且噪声较小。自行启闭式风门在排气时能够自动开启,却能挡住外界炎热、寒冷、潮湿或污染的空气通过排气顶窗的出风口逆向进入。与采用相同功率的轴流风机相比风量更大,本技术可用于汽车、电车、列车以及船舶等现代交通工具,不仅能满足其排气的需要,也节约了能源。本技术打破排气装置一贯采用轴流风机的常规,排气顶窗配用离心风机的应用设计思路新颖,其作用原理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成本节约,制造、使用均很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3为图2的B-B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3自行启闭式风门开启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3的C-C剖视的离心式风道和风叶构造放大示意图。图中1-顶窗体;11-下窗体;111-下面板;12-上窗体;13-风门铰链;14-自行启闭式风门;2-格栅式吸风口;3-电机;31-电机传动轴;4-离心风机;41-顶罩板;42-侧罩板;43-出风口;44-风叶轮板;45-风叶;46-外风叶环;47-内风叶环;5-功能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是采用离心风机的强风排气顶窗。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其顶窗体1包括固定连接的下窗体11和上窗体12。下窗体11的侧边设有格栅式吸风口2,下部为下面板111,其可兼作电子式广告信息牌,也可安装各种功能装置,如液晶显示屏、装饰灯具或空气净化装置等功能装置。前述各功能装置5通过螺钉、卡接等方式与下面板111固定为一体。在下窗体11和上窗体12形成的内腔中,固定装有电机3和离心风机4,直流式电机3通过电机传动轴31与离心风机4相连。在上窗体12的出风口处设有自行启闭式风门14,自行启闭式风门14通过风门铰链13固定在上窗体12上。当启动离心风机4工作时,如图4所示,自行启闭式风门14自动抬起,使排气顺畅进行。而离心风机4不工作时,如图3所示状态,自引启闭式风门14靠自重即能落下,关闭出风口,防止外界的空气通过排气顶窗的出风口逆向进入。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构造基本相似,但离心风机4有其特别的构造。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离心风机的离心式风道包括固定一体的顶罩板41和侧罩板42,以及风叶轮板44。顶罩板41和侧罩板42分别构成离心式风道的顶面和侧面,风叶轮板44构成离心式风道的底面。侧罩板42的内弧面为双曲面。风叶45叶片类型属前向弯曲型。其一侧叶片的侧边固定均布在风叶轮板44上,另一侧叶片侧边的头端和根端分别固定连有外风叶环46和内风叶环47。风叶环的固定作用可减小高速转动的叶片的振动,降低噪声。电机3其通过传动轴31与离心风机风叶轮板44的固定相连,带动风叶轮板44及风叶45转动。本实施例风叶轮板44作为构成风道的一部分,风叶45又固定在风叶轮板44上二者成为一体,这样的构造便于各部件的加工制造。在上述二例中,下面板111外廓主体的形状除了设计为矩形外,还可设计为正圆、椭圆、长圆、正多边形中的任一种或是它们的组合。另外,在顶窗体1上的自行启闭式风门14外周可另增加一遮沿,用以遮挡风雨沙尘等。在实施例二中,图2所示,可仅在风叶45一侧叶片侧边的头端固定连有外风叶环46,省去内风叶环47。本技术也可用于建筑物的排气通风。采用离心风机用于顶窗通风新颖的应用设计思路,经过变换,也可用于向室内(包括车厢、船仓之内)引风的进气装置。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强风排气顶窗,包括顶窗体、电机和风机,所述顶窗体包括下窗体、上窗体,在下窗体和上窗体固定连接后所形成的内腔中固定装有电机和风机,电机与风机直连,其特征在于,在顶窗体侧边设有格栅式侧向吸风口,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其风道口直接对准顶窗体的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风排气顶窗,其特征在于,在顶窗体的出风口处设有自行启闭式风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风进气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窗体的下部为兼作广告信息牌的下面板,或为多种功能装置的安装板,其外廓形状为矩形、正圆、椭圆、长圆、正多边形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风排气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的离心式风道包括固定一体的底罩板、侧罩板和风叶轮板,风叶固定均布在风叶轮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风排气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启闭式风门外周设有遮沿。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强风排气顶窗,包括顶窗体、电机和风机,所述顶窗体包括下窗体、上窗体,在下窗体和上窗体固定连接后所形成的内腔中固定装有电机和风机,电机与风机直连,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其风道口直接对准顶窗体的出风口,由于离心风机的风道口直接对准顶窗体的出风口,且在出风口处设有自引启闭式风门,能够防止外界的空气通过排气顶窗的出风口逆向进入,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成本节约,主要可用于汽车、电车、列车以及船舶等现代交通工具,不仅可满足其排气的需要,也节约了能源。文档编号B63J2/02GK2827763SQ20052007477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明, 薛爱成, 毛云峰 申请人:丹阳市车船装饰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风排气顶窗,包括顶窗体、电机和风机,所述顶窗体包括下窗体、上窗体,在下窗体和上窗体固定连接后所形成的内腔中固定装有电机和风机,电机与风机直连,其特征在于,在顶窗体侧边设有格栅式侧向吸风口,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其风道口直接对准顶窗体的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薛爱成毛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车船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