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文超专利>正文

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938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器,用于机动船上自动排油。其主要由初级处理装置、二级处理装置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初级处理装置,上部为二级处理装置,中间采用支承螺栓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手动排油改为自动排油,从而操作方便、性能可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手电两用,既可手动给水,又可电动给水;制造成本低,价格比原同类产品低;使用寿命长,相当于一般分离器的2-3倍。(*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器,用于机动船船底油污水分离。本技术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用于机动船上的油水分离器,主要是采用初级处理装置进行油水分离,并在该处理装置筒身上安装手动阀,利用在其上面制有窗口来观察油是否到达限位。如油上升到限位,就采用手动排油,放出的初级处理水经过滤料吸附,然后排出船外;油通过手动排油装置,从油管排油阀中排出。该种结构虽简单,但操作困难、排油时间长;零部件易损坏,使用寿命短,制造成本高;如窗口看不清油上升的位置,当油超过限位时就会流向出口,造成环境污染。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初级与二级处理装置,进行自动排油,手电两用排水,操作方便、性能可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油水分离器。本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主要由初级处理装置,二级处理装置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初级处理装置,上部为二级处理装置,中间采用支承螺栓连接固定。初级处理装置主要包括盖板16、筒身20、进水管21、排油阀24、阀座18、排油管19、粗滤器23、排水管25。盖板16安装在筒身20上,进水管21安装在筒身20底部,排水阀24安装在筒身20上,阀座28安装在盖板16中心,上端接排油管19、下端通过导向孔与针阀装置17相连接,粗滤器23通过排水管25固定在筒身20上。二级处理装置主要包括筒身4、底板15、阀座5、排油管3、针阀装置6、滤芯组件、排水管25、滤料13、排水管8。筒身4上安装底板15、阀座5安装在筒身4中心顶部,上端接排油管3,下端连接浮子针阀装置6,滤芯组件安装在筒身4中间,通过排水管25与底板15相固定,滤芯填料13填充在格栅圈12、滤芯夹片9与底板15组成的中间。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滤芯组件结构图 图3是本技术浮子针阀结构图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分别为初级处理装置及二级处理装置,下部为初级处理装置连接上部二级处理装置,中间连接采用三个支承螺栓14相连接固定。初级处理装置采用盖板16装在筒身20上,筒身20底部安装底脚22,由盖板16、筒身20、底脚22组成一容器。进水管21装在筒身20底部,排水阀24也装在筒身20底部。初级排油座18装在盖板16中心,上接排油管19,下通过导向孔与浮子针阀装置17相配合。浮子针阀装置17包括筒身27、针阀28、阀座29。阀座29安装在筒身27的上端中心位置,阀座29中间制有导向孔,导向孔直径为φ3——φ8mm。针阀28通过导向孔连接阀座29,针阀28上制有导向段,导向上制有排油通道。针阀限位块26装在浮子针阀装置17的下方,粗滤器23连接初级排水管25固定在筒身20上。二级处理装置由二级筒身4、底板15组成外壳。底板15安装在筒身4上,二级排油阀座5焊接在筒身4中心顶部,上接二级排油管3、下与浮子针阀装置6相配合。浮子针阀装置6结构与浮子针阀装置17结构相同。两滤芯夹片9、支撑螺栓11、滤芯绕组10组成滤芯组件。螺栓11、螺母7支承两滤芯夹片9、9’,并连接滤芯绕组10。滤芯组件安装在筒身4中间,筒身4上安装放水阀2,通过初级排水管25与底板15相固定,初级排水管25另一端接清洗进水阀1,用于清洗放水。格栅圈12和滤芯夹片9、二级底板15组成一个空间,中间填充PP滤料13成为一个吸附腔。净水排水管8固定在二级底板15上,处理后净水通过8排出。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油污水混合液由泵不断输入筒身内,进入筒身后,油的比重轻上浮在顶层形成油层,水则在下部排出,这样不断循环,当油层积到一定厚度时,由于浮子针阀的容重比油重(比水轻)到针阀的下沉力大于排油孔截面积所承受的压力时,则针阀自动下沉,开启并排油;排油时水位上升,针阀也随之升高,升到一定位置时,针阀自动关闭,从而完成一个排油循环。在实际试验中,排油为间歇排油,间歇时间视压力大小而变化,压力大间歇时间长,反之则短。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采用手动排油改为自动排油,从而操作方便,性能可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2、手电两用,即可手动给水,又可电动给水;3、制造成本低,价格比原同类产品低;4、使用寿命长,相当于一般分离器的2——3倍。权利要求1.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初级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初级处理装置连接二级处理装置,A、初级处理装置包括盖板(16)、筒身(20)、进水管(21)、排水阀(24)、阀座(18)、排油管(19)、粗滤器(23)、排水管(25),盖板(16)安装在筒身(20)上,进水管(21)安装在筒身(20)底部,排水阀(24)安装在筒身(20)上,阀座(18)安装在盖板(16)中心,上端接排油管(19),下端通过导向孔连接针阀装置(17),粗滤器(23)通过排水管(25)固定在筒身(20)上;B、二级处理装置包括筒身(4)、底板(15)、阀座(5)、排油管(3)、针阀装置(6)、滤芯组件、排水管(25)、滤料(13),筒身(4)上安装底板(15),阀座(5)安装在筒身(4)中心顶部,上端接排油管(3),下端连接针阀装置(6),滤芯组件安装在筒身(4)中间,通过排水管(25)与底板(15)相固定,滤芯填料(13)填充在格栅圈(12)、滤芯夹片(9’)与底板(15)组成的中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阀装置(17)包括筒身(27)、针阀(28)、阀座(29),阀座(29)安装在筒身(27)上端的中心位置,针阀(28)通过导向孔连接阀座(2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座(29)中间的导向孔,直径为φ3——φ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芯组件包括两滤芯夹片(9)、(9’)、支撑螺栓(11)、滤芯绕组(10),螺栓(11)支承两滤芯夹片(9)、(9’)连接滤芯绕组(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8)固定在底板(15)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器,用于机动船上自动排油。其主要由初级处理装置、二级处理装置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初级处理装置,上部为二级处理装置,中间采用支承螺栓连接固定。本技术由于采用手动排油改为自动排油,从而操作方便、性能可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手电两用,既可手动给水,又可电动给水;制造成本低,价格比原同类产品低;使用寿命长,相当于一般分离器的2—3倍。文档编号B63J4/00GK2433173SQ0022077公开日2001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胡文超 申请人:胡文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初级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初级处理装置连接二级处理装置,A、初级处理装置包括盖板(16)、筒身(20)、进水管(21)、排水阀(24)、阀座(18)、排油管(19)、粗滤器(23)、排水管(25),盖板(16)安装在筒身( 20)上,进水管(21)安装在筒身(20)底部,排水阀(24)安装在筒身(20)上,阀座(18)安装在盖板(16)中心,上端接排油管(19),下端通过导向孔连接针阀装置(17),粗滤器(23)通过排水管(25)固定在筒身(20)上;B、 二级处理装置包括筒身(4)、底板(15)、阀座(5)、排油管(3)、针阀装置(6)、滤芯组件、排水管(25)、滤料(13),筒身(4)上安装底板(15),阀座(5)安装在筒身(4)中心顶部,上端接排油管(3),下端连接针阀装置(6),滤芯组件安装在筒身(4)中间,通过排水管(25)与底板(15)相固定,滤芯填料(13)填充在格栅圈(12)、滤芯夹片(9’)与底板(15)组成的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胡文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