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文超专利>正文

多人多向人力驱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9282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领域,特别是一种多人多向人力驱动自行车,包括底架、车轮、座椅、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传动系统包括有大齿轮以及至少两个与之轴交错的在不同方向啮合的小齿轮,小齿轮与传动系统的踩蹬轮联动连接,大齿轮与车轮中的驱动轮联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从各方位驱动,可以多人同时骑行,也可以一个人骑行,中心位置的骑行者操纵转向盘与刹车,周围的骑行者面向中心的骑车方式,更有利骑行时的言语交流,感情沟通,增加了该车的娱乐性与趣味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领域,特别是一种多人多向人力驱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如今,自行车已成为常用的交通、娱乐健身工具,其中独轮车、二轮车、三轮车,骑行时不易控制,稳定性较差,驱动者只有一人,载人数较少,同行人不能同时参与骑行活动,专利号为02252790.7,授权公告日为2003年8月20日的一种多人骑方向盘式自行车,包括有至少四个车轮、二套传动系、一套制动系;转向系由方向盘、万向节、齿轮、齿条组、转向杆组成,万向节一端通过轴套与方向盘相连,另一端通过另一个轴套与齿轮、齿条组相连,齿轮、齿条组与转向杆相连;转向杆通过接合装置与前车轮固定连接。这种自行车可以多人同时骑行,也可以一个人骑行,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自行车的不足。但是这种自行车各座椅的踩蹬方向都是一致的(同车前进方向一致),要达到多人骑行目的,必须增加轮数,这样整车结构就变得较复杂,而且这种持接式座椅排列方式,会使车身加长较多,骑行转向会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从各方位驱动的,座位圆周排列式,能够多人骑行也可以单人骑行的结构紧凑,骑行转向方便的,并且集交通与娱乐于一体的多人多向人力驱动自行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人多向人力驱动自行车,包括底架、车轮、座椅、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系统包括有大齿轮以及至少两个与之轴交错的在不同方向啮合的小齿轮,小齿轮与传动系统的踩蹬轮联动连接,大齿轮与车轮中的驱动轮联动连接。所述的大齿轮为大伞齿轮,与之相啮合的小齿轮为小伞齿轮。所述的传动系统中的个别小伞轮还与车轮中的驱动轮直接联动连接。所述的踩蹬轮的上方还各设有座椅,各座椅之间圆周排列,所述的多人多向人力驱动自行车中间还设有一圆环形扶手。所述的多人多向人力驱动自行车中间位置还设有一踩蹬轮,踩蹬轮与小伞轮联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从各方位驱动自行车,可以多人同时骑行,也可以一个人骑行,中心位置的骑行者操纵转向盘与刹车,周围的的骑行者面向中心的骑车方式,更有利骑行时的言语交流,感情沟通,增加了该车的娱乐性与趣味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传动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图2所示可知,本技术多人多向人力驱动自行车的实施例包括底架、车轮、座椅、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传动系统1包括有大齿轮以及至少两个与之轴交错的在不同方向啮合的小齿轮,小齿轮与传动系统的踩蹬轮13联动连接,大齿轮与车轮2中的驱动轮21联动连接,通常大齿轮为大伞齿轮11,与之相对应的小齿轮为小伞齿轮12,大伞齿轮11可转动安装在自行车的中间,至少二个以上的小伞齿轮12与之相啮合,小齿轮轴的另一端还固定有过渡链轮15,过渡链轮15通过链条14与踩蹬轮13链条联接,每个踩蹬轮13的上方相对应设有座椅3,各座椅3排列成圆周形状,自行车的中间还设有一圆环状扶手4,圆环状扶手4的中间还设有一踩蹬轮13以及相对应的的座椅4,踩蹬轮13通过链条14与小伞轮12的轮轴上的过渡链轮15链条联接,上述中的其中的一个小伞轮12的轮轴上还另设有一过渡链轮15,过渡链轮15通过链条14与二级传动轴16联动连接,二级传动轴16再通过链条17与驱动轮21的轮轴联动连接,通常情况下,座椅4朝车轮前轮(从动轮或称制动轮)22方向,在圆环形扶手4中还设有一刹车杆6,座椅7的前方还设有一汽车式的方向盘5,制动系统、方向盘的结构原理与现有的如专利号02252790.7中所述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结构原理一致,不再另做说明。上述中的小伞轮12与踩蹬轮13的联动连接也可以通过带轮来实现。上述中的驱动轮21可以由一个小伞轮121带动,也可以同时与两个小伞轮12带动。上述中的座椅3也可以通过改变链条14的长度排列成心状或其他形状,与之相对应的扶手4也成心形或其他形状。权利要求1.一种多人多向人力驱动自行车,包括底架、车轮、座椅、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系统(1)包括有大齿轮以及至少两个与之轴交错的在不同方向啮合的小齿轮,小齿轮与传动系统的踩蹬轮(13)联动连接,大齿轮与车轮2中的驱动轮(21)联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人多向人力驱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齿轮为大伞齿轮(11),与之相啮合的小齿轮为小伞齿轮(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人多向人力驱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系统(1)中的个别小伞轮(11)还与车轮(2)中的驱动轮(21)直接联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人多向人力驱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踩蹬轮(13)的上方还各设有座椅(3),各座椅(3)之间圆周排列,所述的多人多向人力驱动自行车中间还设有一圆环形扶手(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人多向人力驱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人多向人力驱动自行车中间位置还设有一踩蹬轮(13),踩蹬轮与小伞轮(12)联动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领域,特别是一种多人多向人力驱动自行车,包括底架、车轮、座椅、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传动系统包括有大齿轮以及至少两个与之轴交错的在不同方向啮合的小齿轮,小齿轮与传动系统的踩蹬轮联动连接,大齿轮与车轮中的驱动轮联动连接,本技术可以从各方位驱动,可以多人同时骑行,也可以一个人骑行,中心位置的骑行者操纵转向盘与刹车,周围的骑行者面向中心的骑车方式,更有利骑行时的言语交流,感情沟通,增加了该车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文档编号B62K5/00GK2728895SQ200420079918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胡文超 申请人:胡文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人多向人力驱动自行车,包括底架、车轮、座椅、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系统(1)包括有大齿轮以及至少两个与之轴交错的在不同方向啮合的小齿轮,小齿轮与传动系统的踩蹬轮(13)联动连接,大齿轮与车轮2中的驱动轮(21)联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胡文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