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持器以及移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9328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物保持器,该植物保持器110是嵌合于栽培盘120的保持孔121并且具有支撑植物株101的支撑孔114的植物株保持器,该植物保持器110由外周嵌合于栽培盘120的保持孔121的嵌合部111、设置在最上部的凸缘部112、以及设置在凸缘部112和嵌合部111之间的卡合部113来构成,卡合部113的外径形成为小于嵌合部111和凸缘部112的外径。从而,可以以简单的构成,使植物株的根不受损伤地通到保持孔的下方,同时可以防止叶子下垂而出现损伤,并且可以提高进行自动化时的作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保持器以及对该植物保持器进行保持和移动的移植装置,其中该植物保持器的至少外周部的一部分嵌合于栽培盘的保持孔中,并且该植物保持器具有对植物株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支撑的支撑孔;是最适合于:例如,在植物工厂等地的水耕栽培设备中,根据生长状况而将植物株移植到不同的栽培盘的保持孔中的植物保持器以及移植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以往,有这样一种水耕栽培设备:在植物工厂等地,将植物株保持在保持部件,例如,保持在具有多个保持孔的栽培盘上,将延伸到栽培盘的保持孔下方的植物株的根浸入于栽培液等中,或者,朝向根喷射栽培液等。根据这些水耕栽培设备,例如,在使用保持盘对水平方向上较大扩展地生长的植物进行保持来栽培的情况下,若利用具有保持孔的单一的栽培盘(其中该保持孔是具有预想到了生长时的间隔的孔),空间效率就会比较低,整体的生产效率也就会降低。因此,虽然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了将植物株移植到保持孔间隔不同的栽培盘上,但是,在空间效率方面,希望根据生长状况能够频繁地进行该移植作业。为了顺利且高效地进行该移植作业,提出了通过移植装置来进行自动化作业的栽培设备这一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等。)。在以往,根据自动化的栽培设备,如图12所示,植物株101通过支撑体102以叶子103在上方生长而根104在下方生长的方式被支撑,支撑体102直接插入栽培盘120的保持孔121中来被支撑。而且,虽然根据植物株101的生长状况,被移植到保持孔121的间隔不同的其他栽培盘120上,但是,在生长或进行移植作业时,通过在水平方向移动,根104有时其扩展要超过保持孔121,有时变成不能正确朝向竖直下方的状态,如图13所示,在将支撑体102从所要移植到的目标栽培盘120正上方朝向下方下落时,有可能出现:根104无法很好地插入保持孔121中的问题。因此,众所周知下述一种移植装置:为了避免植物株的根的一部分或全部未伸出到保持孔下方的状态,且能够达到植物株的根可靠地从保持孔的下方延伸出来的状态,其使用了从栽培盘的保持孔的下方吸引植物株的根并使之通过保持孔的吸引机构,从而能够顺利且可靠地进行移植作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等。)。另外,众所周知下述一种设备:借助在上方具有凸缘的植物保持器而将被支撑体保持的植物株支撑在栽培盘的保持孔中,并且该设备能够提高植物株被栽培盘保持的保持性且还具有保持孔比支撑体还大的结构。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4785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6640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308408号公报如上所述,根据以往的栽培设备,会产生下述的问题:在将植物株移植到栽培盘的保持孔时,有可能植物株的根的一部分或全部没有进入保持孔或者滞留在保持孔之中,而且有时变成不能将植物株移植到保持孔的状态,或者是,即使能够进行移植但变成根的一部分或全部没有伸出到保持孔的下方的状态。上述的情况虽然如专利文献2所述那样,通过使用吸引植物株的根并使之通过保持孔的吸引机构,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减轻,但是,由此就会带来设备的复杂化,而且在插入保持孔的根的量以及其扩展较大而被按压于保持孔的内表面的情况下,有可能根的一部分或全部因为与保持孔的内表面之间的抵抗挤压而发生滞留,以致变成不能延伸至保持孔的下方的状态,此外一旦增强吸引力还有可能因为该吸引反而使根损伤。即使如专利文献3所述,做成能够使保持孔较大的结构,根的一部分或全部不能延伸至保持孔的下方的状态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得以减轻,但是,保持孔的直径不得不小于凸缘的直径,这样也就无法完全防止上述的状态。另外,根据以往的栽培装备,会产生下述问题:在植物株的叶子横向扩展的情况下,有时候叶子会下垂而与移植装置接触,移植后有可能触碰到栽培盘或栽培液等,叶子会出现损伤、变色、变质或者枯萎,这就有损其商品价值。上述的情况虽然如专利文献3所述那样,借助在上方具有凸缘的植物保持器而将被保持于支撑体上的植物株支撑在栽培盘的保持孔中,从而通过凸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防止叶子下垂,但是,会产生下述问题:这就必须要对应于凸缘的大小来变更植物保持器的操作装置,而且因为操作的制约等很难将凸缘增大到充分防止叶子损伤的那种程度。此外,根据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所示的那种公知技术,会产生下述问题:支撑体为了可靠地被支撑在栽培盘的保持孔中而被紧密嵌合,在移植作业时很难进行将支撑体从栽培盘中拔出来的操作,在进行了自动化的移植装置中需要有复杂的机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所述的植物保持器、栽培盘以及移植装置:可以以简单的构成,使植物株的根不受损伤地通到保持孔的下方,同时可以防止叶子下垂而出现损伤,并且可以提高进行自动化时的作业性。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植物保持器是至少外周部的一部分嵌合于栽培盘的保持孔,并且具有对植物株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支撑的支撑孔;所述植物保持器由外周嵌合于所述栽培盘的保持孔的嵌合部、设置在最上部的凸缘部、以及设置在该凸缘部和所述嵌合部之间的卡合部来构成,所述卡合部的外径形成为小于所述嵌合部和凸缘部的外径,通过上述构成,就能够解决所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栽培盘是设置有多个上下贯通的保持孔的栽培盘,通过将该保持孔形成为能够供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植物保持器嵌合,就能够解决所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移植装置是具有对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植物保持器进行保持的保持部的移植装置,在所述保持部设置有向前方延伸的2根保持臂,该2根保持臂的间隔形成为大于所述卡合部的直径但小于凸缘部的直径;通过上述构成,就能够解决所述的课题。根据第I技术方案的植物保持器,由于能够增大嵌合部的直径,还能增大栽培盘的保持孔的直径,可以使得植物株的根不受损伤地通到保持孔的下方而成为向下延伸的状态,因此,在进行了自动化的栽培设备中不必追加复杂的设备就能够容易地进行移植。另外,通过具有形成为小于所述嵌合部和凸缘部的外径的卡合部,在使用该卡合部而进行移植的自动化时,能够进行植物保持器的操作,从而可以提高进行自动化时的作业性。此外,由于凸缘部不会妨碍操作,故而可以制成充分大的直径,从而可以可靠地防止:叶子下垂而与移植装置接触,或者移植后触碰到栽培盘或栽培液等而受到损伤。根据第2技术方案的构成,由于在移植时将嵌合于栽培盘保持孔中的植物保持器提起到上方来使之脱离,并使植物保持器从栽培盘的保持孔的上方下落而嵌合,因此,使得操作作业变得简单,从而可以提高进行自动化时的作业性。根据第3技术方案的构成,通过嵌合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越向下方直径越小的锥形形状,在使植物保持器从栽培盘的保持孔的上方下落时,沿着锥形形状自动地嵌合到正确位置,因此没有必要进行准确的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保持器,至少外周部的一部分嵌合于栽培盘的保持孔,并且具有对植物株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支撑的支撑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保持器由外周嵌合于所述栽培盘的保持孔的嵌合部、设置在最上部的凸缘部、以及设置在该凸缘部和所述嵌合部之间的卡合部来构成,所述卡合部的外径形成为小于所述嵌合部和凸缘部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井达也河野浩二冈崎由大原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