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档锁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8548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倒档锁紧装置,它包括将舷外机固定在船上的夹紧托架和与之连接并可相对于它转动的旋转支架,其特征在于:旋转支架(9)的上下一定距离上有一个支座(14)和支耳(15),支座(14)水平方向有孔,孔中装有转轴(7);倒档锁钩(5)的正面形状如钩,其钩柄端部安装有弹簧(8),钩头上固定有软轴(3),钩柄中间有孔,转轴(7)穿过该孔;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在支耳(15)上;夹紧托架(4)的相应部分装有锁紧杆(6),锁紧杆(6)与倒档锁钩(5)的钩部相适配;锁紧杆(6)的轴心线与转轴(7)的轴心线等高或稍微低于转轴(7)的轴心线;倒档锁钩(5)的外围自钩头到钩尖(11)处为斜面(10)。(*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舷外机当碰上障碍物时,可以调整、翻转或提升推进元件的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以碰到障碍物时,可扬起越过和倒档时机器锁紧,防止因螺旋桨反转产生向后的拉力而扬起的锁紧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舷外机倒档锁紧装置种类较多,但锁紧装置中结构不是非常复杂(如本田10马力)就是非常简单(如中国专利00234760.1所公开的名为船用挂机挂桨机架倒档锁定机构),前者,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后者,其方案为用杠杆机构推拉一个倒档环,由倒档环卡入或脱开一个抱闸板实现锁紧或松开,它的抱闸板安装在机架下面,倒档环为环状的大框,安装在水上壳体的外面,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的优点,但是,由于其倒档环为一个大框,使用中容易变形,特别是在受到突然的大冲击力时更是如此,如碰上障碍物等,变形后的倒档环影响整个倒档锁紧装置下一次发挥作用,甚至丧失功能;另外,由于倒档环为环状大框,且安装在水上壳体的外面,这使倒档环尺寸较大又不美观,因倒档环易变形而使该种倒档锁紧装置不能使用在大功率舷外机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性能可靠且可以适用于一般通用舷外机的倒档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有以下三个功能1.前进时机体可处于脱钩状态,以碰到障碍物时可扬起越过。2.倒档时机器处于锁紧状态,机体不会因螺旋桨反转产生向后的拉力而扬起。3.机体被扬起时,倒档锁紧装置已处于锁紧状态,而机体没有及时回位,机体仍可顺利将锁紧装置撞开,再进入被锁紧状态。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将舷外机固定在船上的夹紧托架和与之连接并可相对于它转动的旋转支架,其旋转支架的上下一定距离上作有一个支座和支耳,支座水平方向有孔,孔中装有转轴;倒档锁钩的正面形状如钩,其钩柄端部安装有弹簧,钩头上固定有软轴,钩柄中间有孔,转轴穿过该孔;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支耳上;夹紧托架的相应部分装有锁紧杆,锁紧杆与倒档锁钩的钩部相适配;锁紧杆的轴心线与转轴的轴心线等高或稍微低于转轴的轴心线;倒档锁钩的外围自钩头到钩尖处为斜面。倒档锁钩可绕转轴转动,锁紧杆的轴心线与转轴的轴心线等高或稍微低于转轴的轴心线,其目的是在倒档锁钩将锁紧杆钩住时,倒档锁钩的受力矩为零或与脱钩旋转方向相反;倒档锁钩的外围自钩头到钩尖处为一斜面,在倒档锁钩未将锁紧杆钩住时,锁紧杆与该斜面作用时,倒档锁钩可被撞开让锁紧杆顺利进入倒档锁钩内;在倒档锁钩旋转中心的两侧设有一弹簧和软轴,弹簧力方向与倒档锁钩脱钩方向相反,软轴拉力方向与倒档锁钩脱钩旋转方向相同,当软轴力克服弹簧拉力向上拉起时,倒档锁钩脱钩,软轴回位时,靠弹簧回复力将倒锁紧钩拉回锁紧状态;当前进档时,为防止船在行进碰撞障碍物时,船机受损,此时舷外机应可以扬起,即倒档锁紧钩与锁紧杆处于脱钩状态,此时将软轴拉起,软轴将倒档锁紧钩向脱钩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实现了脱钩状态;倒档时,为防止机体不会因螺旋桨反转产生向后的拉力而扬起,机体应被处于锁紧状态。当出现机体没有及时回位,而倒档锁钩已处于锁紧状态时,机体因重力回位,锁紧杆与倒档锁钩钩尖处的斜面作用产生与脱钩方向相同的力矩,倒档锁钩被打开锁紧杆进入倒档锁钩内,此时力矩消失,弹簧将倒档锁钩又拉至锁紧状态。为了操作方便,所述软轴的另一端可以与控制换档的支架连接,支架与变档手柄连接,即可以变档机构与锁紧机构实现了联动。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倒档锁钩顺利实现脱钩、锁紧和及时回位,倒档锁钩邻近安装在与锁紧杆相应的地方,使装置尺寸紧凑,使用中不容易变形,从而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性能可靠,还可以通过变档机构与锁紧机构实现操作联动,适用于一般通用舷外机的倒档锁紧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倒档锁紧装置的装配图。图2是本技术倒档锁紧装置的锁紧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倒档锁紧装置的脱钩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倒档锁紧装置被撞开时的受力分析图。图中1.变档手柄,2.支架,3.软轴,4.夹紧托架,5.倒档锁钩,6.锁紧杆,7.转轴,8.弹簧,9.旋转支架,10.斜面,11.钩尖,12.弹簧挂孔,13.软轴挂孔,14.支座,15.支耳。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中,在旋转支架9的上下一定距离上作有一个支座14和支耳15,支座14水平方向有孔,孔中装有转轴7;倒档锁钩5的正面形状如钩,其钩柄端部有弹簧挂孔12,钩头上有软轴挂孔13,钩柄中间有孔,倒档锁钩5经过该孔穿过转轴7安装在支座14上,并能绕转轴7转动,安装方法用一般公知就可以了;弹簧8一端挂在弹簧挂孔12上,另一端连接在支耳15上,弹簧8一般用拉簧,弹簧8作用力的方向与倒档锁钩5脱钩方向相反,当然,设支耳15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挂弹簧8,因此,只要能挂弹簧,可以用其他方式或不设支耳15;软轴3连接在软轴挂孔13上,软轴3一般用钢丝,也可以用绳索,软轴3拉力的方向与倒档锁钩5脱钩旋转方向相同;当软轴3克服弹簧8的拉力向上拉起时,倒档锁钩5脱钩,软轴3回位时,弹簧8靠回复力将倒档锁钩5拉回锁紧状态;在将舷外机固定在船上的夹紧托架4的相应部分有孔,孔中装有锁紧杆6,锁紧杆6与倒档锁钩5的钩部相适配,夹紧托架4和旋转支架9连接,旋转支架9可以相对于夹紧托架4转动;锁紧杆6的轴心线与转轴7的轴心线等高或稍微低于转轴7的轴心线,其目的是在倒档锁钩5将锁紧杆6钩住时,倒档锁钩5的受力矩为零或与脱钩旋转方向相反,即锁紧状态时倒档锁钩5的钩尖11始终要钩住锁紧杆6;如图4所示,倒档锁钩5的外围自钩头到钩尖11处为斜面10,使在倒档锁钩5未将锁紧杆6钩住时,锁紧杆6与该斜面10作用时,倒档锁钩5可被撞开让锁紧杆6顺利进入倒档锁钩5内。如图1所示,软轴3的另一端可以与控制换档的支架2连接,支架2与变档手柄1连接,即可以变档机构与倒档锁紧装置实现联动,倒档时自动锁定,前进档时自动松开。前述的支座14和支耳15还可以设在其它的地方,如水上壳体等,只要能安装本技术的其它零件且不使尺寸过大就可以了;设弹簧挂孔12和软轴挂孔13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安装,但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也可以不设,如倒档锁钩5有卡槽或卡环,安装的弹簧8就可以直接挂上,同理,软轴3也可以直接捆或套上倒档锁钩5等等;转轴7不局限上述形式,只要能保证倒档锁钩5作相应转动,可以如短销固定在倒档锁钩5上/或为整体,然后安装在支座14上等方法;锁紧杆6也不局限于杆,可以用其它代替,如一个挂扣、短销等。工作过程为如图1、图3所示,当在前进档时,为防止船在行进中碰撞障碍物时,船机受损,此时舷外机应可以扬起,即倒档锁钩5与锁紧杆6处于脱钩状态,此时设置在变档手柄1上的支架2将软轴3拉起,软轴3将倒档锁钩5向脱钩方向拉动,旋转一定角度,锁紧杆6脱出,从而实现了脱钩状态;如图1、图2所示,当在倒档时,为防止机体不会因螺旋桨反转产生向后的拉力而扬起,机体应被处于锁紧状态,空档到倒档,支架2放下软轴3,弹簧8靠回复力将倒档锁钩5拉至锁紧状态;如图4所示,当出现机体没有及时回位,而倒档锁钩5已处于锁紧状态时,机体因重力回位,锁紧杆6与倒档锁钩5的斜面10作用,倒档锁钩5受力F并产生与脱钩方向相同的力矩M,倒档锁钩5被打开,锁紧杆6进入倒档锁钩5内,此时力矩消失,弹簧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入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