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芽苗菜后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在栽培杏鲍菇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8227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9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采收芽苗菜后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在栽培杏鲍菇中的应用,其特征是:以采收芽苗菜后的原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基质粉,配以棉籽壳、麸皮、石膏粉和碳酸钙,制成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栽培杏鲍菇的培养原料,做到了废物利用,实现了废物资源化,而且能实现杏鲍菇的高产量和高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的栽培,具体是一种采收芽苗菜后剩余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在栽培杏鲍菇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杏鲍菇的栽培培养料传统多以杂木屑、棉籽壳、蔗渣、豆秸、玉米芯等有机物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作为碳源,以麸皮、米糠,玉米粉、豆粉作为氮源与微量元素配制而成。芽苗菜是现代新兴起的一种蔬菜,主要用种子发芽生产成苗,食用刚刚变绿的部分,其营养价值高,很脆嫩,且可以工业化规模生产。芽苗菜采收后,剩余的种皮根茎则很少有人研究和利用,通常作为废弃物丢弃。据检索,尚未见用生长芽苗菜后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作为杏鲍菇培养料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采收芽苗菜后剩余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在栽培杏鲍菇中的应用,即是将采收芽苗菜后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应用于制作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采收芽苗菜后剩余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在栽培杏鲍菇中的应用,是以采收芽苗菜后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基质粉,配以棉籽壳、麸皮、石膏粉和碳酸钙,制成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各组分用量重量百分比为:棉籽壳73%、采收芽苗菜后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基质粉15%,麸皮10%,石膏粉1%,碳酸钙1%。所述采收芽苗菜后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基质粉是:将采收芽苗菜后剩余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基质经晒干、粉碎而成。上述培养料采用包括如下步骤的制作方法制成:(1)将采收芽苗菜后剩余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基质晒干、粉碎,备用;(2)将棉籽壳用0.5%石灰清液提前1-2天预湿;<br>(3)在预湿的棉籽壳中加入采收芽苗菜后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基质粉、麸皮、石膏粉和碳酸钙拌匀,使含水量在58-62%;(4)将上述混合料尽快装袋,灭菌即成。本专利技术经试验表明:用采收芽苗菜后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基质代替部分价格较高的麸皮作为杏鲍菇的氮源培养料,其产量、品质与常规加麸皮18%的配方基本相同,但成本降低,且做到了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实现了废物资源化。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为杏鲍菇的栽培提供了一种新的培养原料,采收芽苗菜后的原种皮/胚胎体和根茎还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而且这些营养物质已经被激活,用它作杏鲍菇的培养料,不仅产量高,质量好,而且做到了废物利用,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配制10000公斤培养料,称取棉籽壳7300公斤,采收芽苗菜后的原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基质粉1500公斤,麸皮1000公斤,石膏粉100公斤,碳酸钙100公斤。配料时,先将棉籽壳、杂木屑用0.5%石灰清液提前1-2天预湿,再加入采收芽苗菜后的原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基质粉、麸皮、石膏粉和碳酸钙拌匀,使含水量在58-62%之间,经装袋灭菌冷却后,再接入杏鲍菇菌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采收芽苗菜后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在栽培杏鲍菇中的应用,其特征是:以采收芽苗菜后的原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基质粉,配以棉籽壳、麸皮、石膏粉和碳酸钙,制成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

【技术特征摘要】
1.采收芽苗菜后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在栽培杏鲍菇中的应用,其特征是:以采收芽苗菜后的原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基质粉,配以棉籽壳、麸皮、石膏粉和碳酸钙,制成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培养料各组分用量重量百分比为:
棉籽壳73%、采收芽苗菜后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基质粉15%,麸皮10%,石膏粉1%,碳酸钙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采收芽苗菜后的种皮/胚胎体和根茎基质粉是:将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陈红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健成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王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