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高密度育雏的鸡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78352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一种适于高密度育雏的鸡筐,包括鸡筐本体,鸡筐本体的侧壁设有若干个通孔,鸡筐本体具有底座,鸡筐本体的一侧设有料槽,鸡筐本体的另一侧设有高出于鸡筐本体顶部的凸缘,该凸缘与重合放置的另一个鸡筐本体的底座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鸡筐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实现了小鸡的高密度育雏,并极大的提高了垂直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适于高密度育雏的鸡筐
技术介绍
在鸡苗育雏时,由于鸡苗的免疫力较低,所以需要在封闭的环境中育雏,用以隔绝外界细菌对鸡苗的侵害。因鸡苗的活动范围有限,所以可以进行高密度育雏,以节约资源。传统的育雏方式中,雏鸡是在鸡棚内育雏,属于单层育雏,不能有效利用垂直空间。而现有的料槽体积较大,且高度较高,不适用于放置在鸡筐中,如果将饲料洒在鸡筐中,则容易导致饲料的浪费,以及饲料的污染。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提高垂直空间利用率的高密度育雏鸡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适于高密度育雏的鸡筐。本技术所提供的鸡筐,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使得小鸡在出壳后能够进行高密度养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于高密度育雏的鸡筐,包括鸡筐本体,鸡筐本体的侧壁设有若干个通孔,鸡筐本体具有底座,鸡筐本体的一侧设有料槽,鸡筐本体的另一侧设有高出于鸡筐本体顶部的凸缘,该凸缘与重合放置的另一个鸡筐本体的底座相适配。优选的,所述鸡筐本体为硬塑料材质。优选的,所述通孔包括方形通孔和圆形通孔。优选的,所述凸缘具有斜面及竖直面,所述底座上也设有斜面及竖直面,下层鸡筐本体的凸缘与上层鸡筐本体的底座卡合后实现上下鸡筐的定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鸡筐的一侧设有料槽,改变了现有技术中料槽与鸡筐的相对位置,大幅降低了单个鸡筐的整体高度,使得小鸡进行高密度育雏过程中鸡筐可以叠加,提高垂直空间的利用率;(2)凸缘与底座相适配,使得鸡筐在闲置时精确重合堆叠,放置鸡筐重合堆叠后发生歪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其中:1、鸡筐本体,2、斜面,3、竖直面,4、底座,5、料槽,6、凸缘,7、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适于高密度育雏的鸡筐,其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鸡筐本体1,鸡筐本体I的侧壁设有若干个通孔7,鸡筐本体I的一侧设有料槽5,鸡筐本体I具有底座4,鸡筐本体I的另一侧设有高出于鸡筐本体I顶部的凸缘6,该凸缘6与重合放置的另一个鸡筐本体I的底座4相适配。所述鸡筐本体I为硬塑料材质。所述通孔7包括方形通孔和圆形通孔。所述凸缘6具有斜面2及竖直面3,所述底座4上也设有斜面2及竖直面3,下层鸡筐本体I的凸缘6与上层鸡筐本体I的底座4卡合后实现上下鸡筐的定位。闲置状态下,多个鸡筐会堆叠放置,上层鸡筐的底座4会卡合在下层鸡筐的凸缘6上,则底座4的竖直面3和斜面2就会与凸缘6的竖直面3及斜面2相配合,使得上层鸡筐的底座4的底面精准的压在下层鸡筐的底座4上。高密度育雏过程中,小鸡放置在鸡筐本体I内,料槽5位于鸡筐本体I的一侧,小鸡想要吃食时,头可以从通孔7伸出鸡筐本体1,伸入料槽5内部即可。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所提供的鸡筐,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使得小鸡在出壳后能够进行高密度育雏。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适于高密度育雏的鸡筐,其特征在于,包括鸡筐本体,鸡筐本体的侧壁设有若干个通孔,鸡筐本体具有底座,鸡筐本体的一侧设有料槽,鸡筐本体的另一侧设有高出于鸡筐本体顶部的凸缘,该凸缘与重合放置的另一个鸡筐本体的底座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高密度育雏的鸡筐,其特征在于,所述鸡筐本体为硬塑料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高密度育雏的鸡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高密度育雏的鸡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高密度育雏的鸡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具有斜面及竖直面,所述底座上也设有斜面及竖直面,凸缘的斜面与底座的斜面相对应,凸缘的竖直面与底座的竖直面相对应,使得下层鸡筐本体的凸缘与上层鸡筐本体的底座卡合后实现上下鸡筐的定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一种适于高密度育雏的鸡筐,包括鸡筐本体,鸡筐本体的侧壁设有若干个通孔,鸡筐本体具有底座,鸡筐本体的一侧设有料槽,鸡筐本体的另一侧设有高出于鸡筐本体顶部的凸缘,该凸缘与重合放置的另一个鸡筐本体的底座相适配。本技术所提供的鸡筐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实现了小鸡的高密度育雏,并极大的提高了垂直空间的利用率。【IPC分类】A01K31/18【公开号】CN204634701【申请号】CN201520261685【专利技术人】刘学景, 谭承哲, 王进圣, 吴晓萍, 罗平涛, 庄传东, 刘刚, 吴法增 【申请人】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申请日】2015年4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高密度育雏的鸡筐,其特征在于,包括鸡筐本体,鸡筐本体的侧壁设有若干个通孔,鸡筐本体具有底座,鸡筐本体的一侧设有料槽,鸡筐本体的另一侧设有高出于鸡筐本体顶部的凸缘,该凸缘与重合放置的另一个鸡筐本体的底座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景谭承哲王进圣吴晓萍罗平涛庄传东刘刚吴法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