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机器人
,特别是一种子母式仿生机器鱼系统。
技术介绍
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于鱼类仿生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方面,随着 鱼类推进机理研究的深入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1994年MIT的M. Triantafyllou研究组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仿生机器 鱼,此后,结合仿生学、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和控制技术的新发展,仿生 机器鱼的研究逐渐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国外,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开展了许多仿生机器鱼研究项目, 产生了一批实验样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根据提出的鱼尾推进的"射流推 进理论",研制出仿生金枪鱼和仿生梭鱼。美国东北大学海洋科学中心利 用形状记忆合金(SMA)和连杆机构开发了波动推进的机器鳗鱼。美国新 墨西哥大学Methran Mojarrad研究小组利用高分子电解质离子交换膜 IEM,镀在仿生鱼鳍的金属簿片上,通过外加电场实现人造合成肌肉运动, 产生类似鳗鱼的游动方式。日本东京大学研制了两关节自推进的机器海豚。Kato等研究了对胸鳍推进机构的控制,并开发了机器鱼样机黑鲈 (Blackbass)。日本名古屋大学Fu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子母式仿生机器鱼系统,包括母机和子机两类仿生机器鱼,其特征在于:母机体积大于子机体积,子机尾部关节少于正常数,母机运动和续航能力强,子机机动灵活;其中,母机头部空腔内设置一水平隔板,隔板将空腔分为上下两部分,隔板上方容腔为一个运载舱,运载舱内装载至少一子机;水平隔板下方是机械仓,母机的通讯模块、天线、控制模块和电源,以及控制舵机都设置在机械仓内,控制舵机、通讯模块、天线、控制模块和电源按常规电连接;运载舱前端有一舱门,舱门与外壳间可开启,与机械仓内的控制舵机动连接,并由控制舵机控制,以打开、闭合;子机的通讯模块、天线、控制模块和电源按常规电连接,并置于子机的头部空腔内;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曹志强,王硕,谭民,董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