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管的换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7271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呼吸管的换气结构,主要是在主管下方与主体咬嘴下方、排出阀上方的空间之间设一通气阀;该通气阀包括一阀座和一阀板,阀座上设有与主管连通的通孔,阀板为可遮盖通孔且比重低于水的构体;该阀板设成藉呼气关闭、吸气时开启来形成运动,使浮潜者可充分换气的结构。主体上设有供阀板在浮起时停滞位置的凹槽。通气阀的阀板比重为0.95~0.2之间。(*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呼吸管的换气结构,尤其是指浮潜用呼吸管的新鲜空气换气系统。惯用呼吸管(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基本构造包括咬嘴A、主管B及排出阀C等,其使用时具有以下问题。1.当浮潜者在使用呼吸管的“呼气”状态时,呼吸管的主管B内所存的气体为由咬嘴A呼出的气体,亦即含二氧化碳等较多的废气,而在“吸气”状态时,则先将主管B内的“废气”吸入后,才会吸入由管体外进入的新鲜空气;这种状态的“呼”“吸”空气很容易消耗浮潜者的体力,尤其是肺活量较小的使用者。2.当浮潜者初下水时,呼吸管内通常充满水液,所以都是先大吐一口气,将呼吸管内的水液由排出阀C及由主管B的空气入口排出;通常,经此吐气动作后仍无法把水液完全排出呼吸管外,呼吸管内仍留存若干水液,在使用状态时,除非用力呼气,否则该些水液不容易由排出阀C排出。3.通常,在使用呼吸管的时候,大都是在浪花不大时,虽在主管B的末端也有另设阻止水液由空气入口进入的结构,但通常管内仍会积留水液;一般都是在咬嘴A的下方预留一小段空间,并在该空间的下方设排出阀C,使水液积留于该空间处,藉用力吐气将该些水液由排出阀C逼出;但,因排出阀C外的水压大(在水面下),空气易由空气出入口进出,因此,排出水液的效果不好,尤其是未用力呼气时,则水液只是在管内流动而已。此种呼吸管内积水的现象经常会妨碍浮潜者的换气。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呼吸管的换气结构以改善上述存在的缺陷,使该结构对浮潜者在使用时能充分的换气,其吸入的空气较大部分为新鲜空气,而呼气时则能将大部分废气排出呼吸管外。实施本技术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该呼吸管的换气结构主要构成包括一主管,其为中空状管体,上方开口,下方密接于主体;一主体,其为一中空状体,具有三个方向的开口,咬嘴方向、排出阀方向及通气阀方向;一咬嘴,其为浮潜者的呼吸开口;一排出阀,其为水及空气出口的阀体;在主管下方的管体与主体咬嘴下方排出阀上方的空间之间设置一通气阀,该通气阀包括一阀座及一阀板,阀座上设有与主管连通的通孔,阀板为可遮盖通孔且比重低于水的构体;该阀板设成藉呼气时关闭、吸气时开启来形成运动,使浮潜者可充分换气的结构;主体上设有供阀板在浮起时停滞位置的凹槽;通气阀的阀板比重为0.95~0.2之间。本技术的通气阀装置至少包括一阀座和一阀板,其中阀板为比重低于水的构成,其可以由低密度材质制成,也可以是内部带有空气的构体结合而成;藉其比重低于水的特性,当呼吸管内水位高于通气阀时,该阀板会自动浮升成预设的状态。本技术的通气阀装置可以包括一阀座、一阀板及一设置在阀板扬起位置处的凹槽,该凹槽提供阀板作大于90°扬角时的停滞位置。装置本技术通气阀装置的呼吸管,其功能上具有下列特点1.呼吸管内积留水液的水位低于通气阀时浮潜者呼出的空气使通气阀呈紧密的闭合状态,则呼出的空气(废气)由排出阀排出;此种状态时,浮潜者呼出的气体仅留存在咬嘴下方、排出阀上方及通气阀之间的“空间”内,而通气阀以上的呼吸管内则为新鲜空气;当浮潜者吸气时,通气阀开启,则浮潜者的吸气除了少许停留在上述“空间”废气外,其余都是新鲜空气。2.呼吸管内的水位超过该通气阀时,该阀自动张开并使阀板停留在预设位置,浮潜者用力吐气可使呼吸管内的水液由排出阀及空气入口排出;而阀板则在吐气力减小至某一程度时才会落下。3.当呼吸管内有少许水液使通气阀略呈开启状态时,浮潜者呼气时,空气由咬嘴进入该处的小空间内,在少许水液移动后,阀板会被空气压迫而关闭,则水液将大部分随吐出的空气由排出阀处排出;经一、二次的呼气后,即可将该少许水液的大部分排出。现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呼吸管的换气机构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图1为惯用呼吸管的结构,图2为本技术呼吸管的结构,图3为图2中D区的放大剖视图,图4为通气阀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通气阀的关闭状态剖视图,图6为通气阀的吸气状态剖视图,和图7为通气阀在满水(吹气)状态的剖视图。如图2、3所示,本技术的构成主要包括主管10、咬嘴20、排出阀30及通气阀40等;在通气阀40、咬嘴20与排出阀30之间为一空间50。上述构成在制造时,可简分为主管10及主体60;主体60部份包含咬嘴20、排出阀30及通气阀40。主管10与惯用呼吸管的主管一样,为中空管状体,其上方设有开口11,可供空气流通、可供主管10及主体60内的水液排出。主管10上方与一般呼吸管一样,可装置防止水液进入的装置。咬嘴20与已知呼吸管的咬嘴相同,是可供空气由口部进出的构造。排出阀30与已知呼吸管的排水阀结构相同,可供藉空气压力将空间50内的水液及空气排出,并因材质、结构设计及水压的原因而在排出水(气)后立即自动关闭。主管10下端12与主体60呈紧密结合状态。如图3所示,主体60为一中空状体,具有三个方向的出口,分别是咬嘴20部分、排出阀30部分及装置通气阀40部分;在主体60与通气阀40邻接位置的主体60上设置一凹槽61。如图4所示,通气阀40的构造包括一阀座41及一阀板42;阀座41可紧密地设置在主管10下端12的主体60上,阀座41的构成包括一沟槽411及一通孔412;阀板42的构成包括一轴部421及一板面422,板面422的另面可设置成凸起423状(增加浮力之用);阀板42为比重低于水的构体,为增进浮起的灵敏度,阀板42的比重可设置在0.95~0.2间;阀板42的轴部421装置在阀座42的沟槽411上,通孔412为主管10与空间50之间空气及水液的流通口;上述构成形成一可作如图5、6、7所示位置运动的状态。如图5所示为通气阀40在呼气时的状态,由咬嘴20部分呼出的空气所形成的力Fx使阀板42的板面422盖住通孔412,则呼出的空气只能由排出阀30的方向排出。如图6所示为通气阀40在吸气时的状态,由主管10来的新鲜空气S及阀板42的重力而张开,并因气流而略向上扬,板面422盖不住通孔412,空气S由主管10流向咬嘴20方向。如图7所示为呼吸管内充满水时(初下水时)的状态,阀板42因浮力而浮起,并位于主体60的凹槽61处,扬角θ大于90°;在此状态时,藉浮潜者的吐气,使空气及水液由箭头所示方向流动,对于板面422造成一个Py的向量,则阀板42即留滞于该位置而不落下,待流动的空气或水液所造成的向量Py小于阀板42的重力时,阀板42才会自动落下。上述构成中的凹槽61,主要是对阀板42提供较易留滞的空间,使凹槽61内形成甚少空气流动状态,而呈吸附状态;若实际上Py的力足以使阀板42不落下且足以排出呼吸管中的大部份水液,则可以不设置该凹槽61。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结构可使浮潜者在使用中时作充分的换气,使吸入的空气较大部分为新鲜空气,而呼气时则能将大部分废气排出呼吸管外。上述构成仅为一实施例,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装置一通气阀40于主管下方,将咬嘴20下方、排出阀30与通气阀40之间区隔成一个空间50,藉由通气阀40的设置而达成预设的目的;在本技术构成中,其中通气阀40装置得以类似的构造(即相当的技术手段)替代之,其仍应属于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呼吸管的换气结构,其构成主要包括一主管,其为中空状管体,上方开口,下方密接于主体;一主体,其为一中空状体,具有三个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呼吸管的换气结构,其构成主要包括:一主管,其为中空状管体,上方开口,下方密接于主体;一主体,其为一中空状体,具有三个方向的开口,咬嘴方向、排出阀方向及通气阀方向;一咬嘴,其为浮潜者的呼吸开口;一排出阀,其为水及空气出口的 阀体;其特征在于,在主管下方的管体与主体咬嘴下方、排出阀上方的空间之间设置一通气阀,该通气阀包括一阀座及一阀板,阀座上设有与主管连通的通孔,阀板为可遮盖通孔且比重低于水的构体;该阀板设成藉呼气时关闭、吸气时开启来形成运动,使浮潜者可充分 换气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承烈
申请(专利权)人: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