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永刚专利>正文

应急救生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719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救生球,圆柱形塑料筒(5)内腔分隔成上中下三层(a、b、c),在下层(c)与中层(b)之间设置有隔层(7),在隔层(7)的孔内塞有塞子(4),塞子(4)经胶绳(3)连接有拉环(2),拉环(2)位于塑料筒(5)外,在塑料筒(5)内的中层(b)与上层(a)之间设置有隔板(6),隔板(6)上设置有多孔,在塑料筒上层(a)的端口上套有气球(1)。筒体小,便于随身携带,不影响出行,方便水上活动,保证游泳质量;产生的气量大,游泳者或人落入水中时需要帮助时,能快速、可靠地将气球充满气体,达到应急救生作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游泳救生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游泳时的应急救生球
技术介绍
目前的游泳救生装置大多采用充气装置或由轻质材料(如泡沫塑料等)制成的浮体,由于它体积大,因而不便于携带,而且在游泳过程中影响游泳者活动,另外,在对这些游泳救生装置充气时充气速度较慢,最重要的是现有这些充气装置在没充气的情况下,不能做到立即应急救生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游泳者或人落入水中时需要帮助时,能快速、可靠地将气球充满气体,达到应急救生作用的应急救生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救生球,圆柱形塑料筒内腔分隔成上中下三层,在下层与中层之间设置有隔层,在隔层的孔内塞有塞子,塞子经胶绳连接有拉环,拉环位于塑料筒外,在塑料筒内的中层与上层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多孔,在塑料筒上层的端口上套有气球。本方案中的圆柱形塑料筒内腔分隔成上中下三层,在下层可以放置盐酸,中层可以放置小苏打,由于下层与中层有隔层,隔层上的孔内塞有塞子,塞子上连有拉环,因而不使用本技术时,只要不拉动拉环将塞子拉起,中层上的小苏打就不会落入下层的盐酸内参加反应,整个装置为应急准备状态,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帮助时,游泳者或落水人拉动拉环将塞子拉起,使塞子处于开启状态,中层上的小苏打就落入下层的盐酸内参加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该气体通过隔层进入到中层,由于中层和上层之间的隔板有多孔,气体通过隔板的多孔将塑料筒上层端口上的气球快速充气,内叠于塑料筒上层端口的气球受力瞬间弹出筒外,并迅速变大,整个装置就成为一个浮体,对游泳者或落水人起到紧急救生的作用。本技术中塑料筒的反应物发生完毕后,可以再次加入,本技术可以多次使用。本技术的优点是筒体小,便于随身携带,不影响出行,方便水上活动,保证游泳质量;产生的气量大,游泳者或人落入水中时需要帮助时,能快速、可靠地将气球充满气体,达到应急救生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新型一种应急救生球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气球1、拉环2、胶绳3、塞子4、塑料筒5、隔板6、隔层7构成,其中圆柱形塑料筒5内腔分隔成上中下三层a、b、c,在下层c与中层b之间设置有隔层7,为了有效放置下层c与中层b得物质发生发应,在隔层7的孔内塞有塞子4,塞子4经胶绳3连接有拉环2,因为胶绳3具有伸缩性,既能拉动,又能堵住塑料筒5的小孔,拉环2位于塑料筒5外,在塑料筒5内的中层b与上层a之间设置有隔板6,隔板6上设置有多孔,隔板6上的孔和上层a的空间选择要适中,避免口小反应受阻,隔板6可以在上层空间自由移动,在塑料筒上层a的端口上套有气球1,气球1套接在塑料筒上端口上,气球1没充气时,气球1内叠在塑料筒上端口空间内,而且气球1在塑料筒上端口上是可以拆取的。本技术是这样操作的,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帮助时,游泳者或落水人拉动拉环2,拉环2通过胶绳3将塞子4拉起,,塑料筒中层b上的小苏打就落入下层c的盐酸内参加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该气体通过隔层7进入到中层b,进入中层b内的气体通过隔板6的孔进入上层a,进入到塑料筒上层端口上的气球1被快速充气,内叠于塑料筒上层端口的气球1受力瞬间弹出筒外,并迅速变大,整个装置就成为一个浮体,对游泳者或落水人起到紧急救生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应急救生球,其特征在于圆柱形塑料筒(5)内腔分隔成上中下三层(a、b、c),在下层(c)与中层(b)之间设置有隔层(7),在隔层(7)的孔内塞有塞子(4),塞子(4)经胶绳(3)连接有拉环(2),拉环(2)位于塑料筒(5)外,在塑料筒(5)内的中层(b)与上层(a)之间设置有隔板(6),隔板(6)上设置有多孔,在塑料筒上层(a)的端口上套有气球(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救生球,圆柱形塑料筒(5)内腔分隔成上中下三层(a、b、c),在下层(c)与中层(b)之间设置有隔层(7),在隔层(7)的孔内塞有塞子(4),塞子(4)经胶绳(3)连接有拉环(2),拉环(2)位于塑料筒(5)外,在塑料筒(5)内的中层(b)与上层(a)之间设置有隔板(6),隔板(6)上设置有多孔,在塑料筒上层(a)的端口上套有气球(1)。筒体小,便于随身携带,不影响出行,方便水上活动,保证游泳质量;产生的气量大,游泳者或人落入水中时需要帮助时,能快速、可靠地将气球充满气体,达到应急救生作用。文档编号B63C9/18GK2934064SQ20062003528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葛永刚 申请人:葛永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急救生球,其特征在于:圆柱形塑料筒(5)内腔分隔成上中下三层(a、b、c),在下层(c)与中层(b)之间设置有隔层(7),在隔层(7)的孔内塞有塞子(4),塞子(4)经胶绳(3)连接有拉环(2),拉环(2)位于塑料筒(5)外,在塑料筒(5)内的中层(b)与上层(a)之间设置有隔板(6),隔板(6)上设置有多孔,在塑料筒上层(a)的端口上套有气球(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葛永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