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瑞春专利>正文

救身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702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救身块,属于安全用品技术领域,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自发生气体的救身块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由左盐酸袋、右盐酸袋、捆扎绳、阀门、阀门开关、锌粒构成,其特征在于:左盐酸袋与右盐酸袋下的阀门可通过阀门开关打开使盐酸流入装有锌粒的袋内,产生氢气,在使用时操作者把背带背在身上将捆扎绳固定后入水打开阀门开关即可使部分气体产生,在发生淹水挣扎时可全部打开阀门开关,产生足够浮力的气体,其化学反应是Zn+2HCl-ZnCl↓[2]+H↓[2],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安全用品及防止氢气逃逸,故一次性制造使用无动态密封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构造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具有实用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救身块,特别涉及一种自发生气体的救身块,属于安全用品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技术的救身衣是由轻浮物质填充在布料平板袋内,在下水之前穿戴好能起到救 身作用,但因体积过大笨拙而使人们不是乐意使用,市场上没有自发生气体的救身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自发生气体的救身块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 自发生气体的救身块,该救身块能在水中平行晃动情况下产生气体填充在内,达到救身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左盐酸袋、右盐酸袋、捆扎绳、阀门、 阀门开关、锌粒构成,其特征在于左盐酸袋与右盐酸袋下的阀门可通过阀门开关打开使盐 酸流入装有锌粒的袋内,产生氢气,在使用时操作者把背带背在身上将捆扎绳固定后入水打 开阀门开关即可使部分气体产生,在发生淹水挣扎时可全部打开阀门开关,产生足够浮力的 气体,其化学反应是Zn+2Hcl——ZnCl2+H2,因本专利技术为安全用品及防止氢气逃逸,故一次性 制造使用无动态密封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构造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具有实用性。附图说明下面通过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中l.左盐酸袋、2.右盐酸袋、3.捆扎绳、4.阀门、5.阀门开关、6.锌粒。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由左盐酸袋(1)、右盐酸袋(2)、捆扎绳(3)、阀门(4)、阀门开关(5)、 锌粒(6)构成,其特征在于左盐酸袋(1)与右盐酸袋(2)下的阀门(4)可通过阀门开 关(5)打开使盐酸流入装有锌粒(6)的袋内,产生氢气,在使用时操作者把背带背在身上 将捆扎绳(3)固定后入水打开阀门开关即可使部分气体产生,在发生淹水挣扎时可全部打开 阀门开关(5),产生足够浮力的气体,其化学反应是Zn+2Hcl——ZnCl2+H2,因本技术为 安全用品及防止氢气逃逸,故一次性制造使用无动态密封点。权利要求1. 一种救身块,由左盐酸袋(1)、右盐酸袋(2)、捆扎绳(3)、阀门(4)、阀门开关(5)、锌粒(6)构成,其特征在于左盐酸袋(1)与右盐酸袋(2)的下部装有阀门(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救身块,属于安全用品
,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自发生气体的救身块的不足,本技术是由左盐酸袋、右盐酸袋、捆扎绳、阀门、阀门开关、锌粒构成,其特征在于左盐酸袋与右盐酸袋下的阀门可通过阀门开关打开使盐酸流入装有锌粒的袋内,产生氢气,在使用时操作者把背带背在身上将捆扎绳固定后入水打开阀门开关即可使部分气体产生,在发生淹水挣扎时可全部打开阀门开关,产生足够浮力的气体,其化学反应是Zn+2HCl——ZnCl<sub>2</sub>+H<sub>2</sub>,因本技术为安全用品及防止氢气逃逸,故一次性制造使用无动态密封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构造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具有实用性。文档编号B63C9/18GK201077524SQ20072011462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1日专利技术者冯瑞春 申请人:冯瑞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救身块,由左盐酸袋(1)、右盐酸袋(2)、捆扎绳(3)、阀门(4)、阀门开关(5)、锌粒(6)构成,其特征在于:左盐酸袋(1)与右盐酸袋(2)的下部装有阀门(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瑞春
申请(专利权)人:冯瑞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