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难救生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58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海难救生包,由一个带袋口的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内装有一个设有进水口(12)且与该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袋口(10)相密封连接的气体发生袋(2);该气体发生袋(2)通过设于其侧部袋体上的单向阀(6)与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内腔相通。在气体发生袋(2)的进水口(12)设有一袋塞(5),并在气体发生袋(2)内装有过氧化钠(9)。同时,所述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的内腔固设着由记忆合金片(8)构成的热袋(3)及卫星定位器(4)。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海难救生包,主要解决了现有海难救生设备不轻便、不保温,不能定位等复杂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难救生包,属于水上救生器材,尤其适用于海难自助救生之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已知的水上救生包,大多是已充气或内装漂浮物质的定型救生包,并不易于携带。但由于海难发生时,水域辽阔,救援人员很难及时搜索到落水人员,由此延误了搜救时间,减小了落水人员的生还机率。此外,据相关资料表明,海上落水人员大多是禁受不了水的寒冷,体温下降至极限而死亡。虽然市场上已有部分救生包利用化学反应方法解决了救生包体积较大不易携带的缺陷,但对于化学物质的选取或装置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行性都存在某种程度的缺陷;虽然部分产品利用保温服加漂浮物的方法解决了保温的问题,但又产生了穿着保温服不便的问题,不利于处理海上的突发事件。因而研发一种既轻便保温,同时可以定位的海难救生器材,已成为相关行业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海难救生设备不便捷,不保温,不能够定位等复杂技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海难救生包。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海难救生包,由一个带袋口的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内装有一个设有进水口且与该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袋口相密封连接的气体发生袋;该气体发生袋通过设于其侧部袋体上的单向阀与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内腔相通;在气体发生袋的进水口设有一袋塞,并在气体发生袋内装有过氧化钠。所述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的内腔固设着包含有记忆合金片的热袋。所述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的内腔固设着卫星定位器。为便于重复利用,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上开有一带有塑胶活塞的排气孔。所述的气体发生袋的进水口内置有一环状气囊。在环状气囊表面涂有胶粘层。本技术所述的袋塞由水溶性材料制成或为塑胶活塞。所述的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可为带肩带的袋状体、环状体或救生衣状体。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海难救生包,与目前普遍使用的海难自助救生衣、救生圈相比,其优点是既可自行解决充气问题,又可通过置有记忆合金片的热袋,使人体获得相应的热能,以帮助人体抵抗海水给人体的低温侵袭。同时,由于在包体内设有卫星定位装置,又为救助者的快速搜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2.气体发生袋3.热袋4.卫星定位器5.袋塞 6.单向阀7.环形气囊 8.记忆合金片9.过氧化钠10.袋口 11.胶粘层 12.进水口13.排气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的海难救生包,它是对目前各类自助救生衣或救生圈的一种创造性改进。海难救生包,由一个带袋口10的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组成,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内装有一个设有进水口12且与该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袋口相密封连接的气体发生袋2;该气体发生袋2通过设于其侧部袋体上的单向阀6与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内腔相通。在气体发生袋2的进水口12设有一袋塞5,并在气体发生袋内装有过氧化钠9。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的内腔固设着由记忆合金片构成的热袋3及卫星定位器4。为便于重复利用,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上开有一带有塑胶活塞的排气孔13。所述的气体发生袋2的进水口12内置有一环状气囊7,在环状气囊7表面涂有胶粘层11。本技术所述的袋塞5由水溶性材料制成或为塑胶活塞。所述的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可为带肩带的袋状体、环状体或救生衣状体。上述这种海难救生包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携带海难救生包的海上落水人员入水后,由于袋塞5溶于水,水沿气体发生袋2的进水口12流入气体发生袋2内,使水与气体发生袋2内的过氧化钠9产生化学反应,释放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当气体发生袋2内的气体增多,气流推开气体发生袋2侧边的单向阀6,一方面使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内腔充满气体,使人免于沉入水中,另一方面该出自单向阀6的气体又冲击热袋3,使记忆合金片8变形。由于热袋3内液体结晶产生大量结晶热,因此热袋3内可较长时间产生超过人体温度的热量,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保证落水者的生命安全。同时气体发生袋2内产生的气体充满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内,压迫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内的卫星定位器4,发出求救信号,使救援人员尽早发现落水人员,提高遇险者的生还机率。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发生袋2进水口12处的环形气囊7膨胀,造成进水口12缩小,使进水速度减缓,当环形气囊7把进水口12完全堵住后,环形气囊7表面的胶粘层11将进水口12粘合,进水停止,残留在气体发生袋2内的水继续与过氧化钠9反应,始终保持支撑体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利用未使用过的先进技术,集便捷、保温、定位于一体,新颖实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上可以设置肩带,以方便使用者的双肩挎背;也可以做成传统救生圈似的环状或救生衣状态。为便于重复多利利用,可以在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上设有一带有塑胶活塞的排气孔13。权利要求1.海难救生包,由一个带袋口的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内装有一个设有进水口(12)且与该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袋口(10)相密封连接的气体发生袋(2);该气体发生袋(2)通过设于其侧部袋体上的单向阀(6)与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内腔相通;在气体发生袋(2)的进水口(12)设有一袋塞(5),并在气体发生袋(2)内装有过氧化钠(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难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的内腔固设着包含有记忆合金片(8)的热袋(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难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的内腔固设着卫星定位器(4)。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难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气体发生袋(2)的进水口(12)内置有一环状气囊(7),在环状气囊(7)表面涂有胶粘层(1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难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气体发生袋(2)的进水口(12)内置有一环状气囊(7),在环状气囊(7)表面涂有胶粘层(11)。6.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难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塞(5)由水溶性材料制成或为塑胶活塞。7.根据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的海难救生包,其特征在于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上开有一带有塑胶活塞的排气孔(13)。8.根据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海难救生包,其特征在于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上开有一带有塑胶活塞的排气孔(13)。9.根据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的海难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可为带肩带的袋状体、环状体或救生衣状体。专利摘要海难救生包,由一个带袋口的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内装有一个设有进水口(12)且与该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袋口(10)相密封连接的气体发生袋(2);该气体发生袋(2)通过设于其侧部袋体上的单向阀(6)与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内腔相通。在气体发生袋(2)的进水口(12)设有一袋塞(5),并在气体发生袋(2)内装有过氧化钠(9)。同时,所述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的内腔固设着由记忆合金片(8)构成的热袋(3)及卫星定位器(4)。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海难救生包,主要解决了现有海难救生设备不轻便、不保温,不能定位等复杂技术问题。文档编号B63C9/00GK2806306SQ200520042698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1日 优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海难救生包,由一个带袋口的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内装有一个设有进水口(12)且与该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袋口(10)相密封连接的气体发生袋(2);该气体发生袋(2)通过设于其侧部袋体上的单向阀(6)与可充气袋状救生包体(1)内腔相通;在气体发生袋(2)的进水口(12)设有一袋塞(5),并在气体发生袋(2)内装有过氧化钠(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炜徐凤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莘格高级中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