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用导光条式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9641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3:06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用导光条式大灯,包括用于摩托车转向的转向把手、灯罩、具有安装空间的灯壳和盖在灯壳上的透光罩,灯罩为碗形,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左支座、右支座、左推杆、右推杆、万向节、左支杆和右支杆,灯罩通过万向节连接在灯壳内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为压缩状态,灯壳上设有左推杆孔和右推杆孔,左推杆的一端穿过左推杆孔连接在灯罩上,左推杆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左支座的侧面上,左支座的端面上设有左支杆槽,左支杆的一端固定在左支杆槽内,右侧以相同的方式连接。本专利整体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解决了夜晚转弯时由于盲区而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照明领域。
技术介绍
摩托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其价格低廉,外形美观,操作方便深受人们的喜爱。一般的摩托车大灯是没有可调节角度装置的,即是说摩托车大灯的角度是固定的,不可变的。因此夜间行驶进入弯道时,往往会在弯道内侧出现所谓的“盲区” 一一未照明区域,部分的交通事故就是由于驾驶员未能发觉盲区的情况而发生的。基于这个照明缺陷,人们需要一种能根据方向盘转动角度来自动调整车灯转向角度,来增加弯道内侧的照射面积,减少弯道内侧的视觉盲区,达到最佳照明状态,以减少由于盲区发生的交通事故。汽车车灯技术中,常常采用复杂设备,通过测定转动的角度,反馈到控制系统,经过计算后再根据具体的设备进行车灯的位置调节。由于其价格高昂,设备复杂,不适合价格低廉的摩托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用导光条式大灯,以增加弯道内侧的照射面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用导光条式大灯,包括用于摩托车转向的转向把手、灯罩、具有安装空间的灯壳和盖在灯壳上的透光罩,灯罩为碗形,灯壳上设有导光条,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左支座、右支座、左推杆、右推杆、万向节、左支杆和右支杆,灯罩通过万向节连接在灯壳内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为压缩状态,灯壳上设有左推杆孔和右推杆孔,左推杆的一端穿过左推杆孔连接在灯罩上,左推杆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左支座的侧面上,左支座的端面上设有左支杆槽,左支杆的一端固定在左支杆槽内,左支杆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向把手的左端,右推杆的一端穿过右推杆孔连接在灯罩上,右推杆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右支座的侧面上,右支座的端面上设有右支杆槽,右支杆的一端固定在右支杆槽内,右支杆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向把手的右端,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以灯罩周向对称。本文所述的支座的端面是指支座的顶面,支座的侧面是指支座朝向车灯的一面。本技术的原理在于,支杆固定在摩托车转向把手上,转向把手转动,带动支杆运动,支杆的一端连接在支座的端面上,从而带动支座移动,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支座侧面,另一端连接在灯罩上,两个弹簧分别受到拉力和压力的作用,从而带动灯罩的转动,达成车灯的角度调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体结构简单,价格低廉,通过对把手的转动而传动的力进行合理利用,能够很好的根据转动的方向调整车灯的角度,增加了弯道内侧的照射面积,减少了弯道内侧的视觉盲区,解决了夜晚转弯时由于弯道内侧的盲区而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进一步,左推杆和右推杆与灯罩的连接处均设有能贴合在灯罩上的减压块,相对于推杆与灯罩直接连接,减压块与灯罩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防止压强过大导致灯罩损坏。进一步,灯罩内部设有铝涂层,铝具有良好的反射性和导热性,使灯光更加光亮,并加强了热量的传递,避免车灯内部温度过高。进一步,灯壳为镂空结构,防止摩托车车灯内温度过高,使热量能够快速散发,增加了摩托车车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摩托车用导光条式大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摩托车用导光条式大灯的实施例中支座、支杆和转向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中的附图标记为:灯壳1,灯罩2,左推杆3,第一弹簧4,减压块5,左支座6,右推杆7,第二弹簧8,右支座9,支杆槽10,左支杆11,右支杆12,转向把手13,万向节14。如图1、图2所示,一种摩托车用导光条式大灯,包括用于摩托车转向的转向把手13、灯罩2、具有安装空间的灯壳I和盖在灯壳I上的透光罩,灯壳I上设有导光条,增加美观,灯罩2为碗形,灯罩2内部设有铝涂层,铝具有良好的反射性和导热性,使灯光更加光亮,并加强了热量的传递,避免车灯内部温度过高。灯罩2通过万向节14连接在灯壳I内部,灯壳I为镂空结构,防止摩托车车灯内温度过高,使热量能够快速散发,增加了摩托车车灯的使用寿命。另外,还包括第一弹簧4、第二弹簧8、左支座6、右支座9、左推杆3、右推杆7、万向节14、左支杆11和右支杆12,灯壳I上设有左推杆孔和右推杆孔,左推杆3的一端穿过左推杆孔连接在灯罩2上,为了防止压强过大导致灯罩2损坏,左推杆3与灯罩2的连接处设有能贴合在灯罩2上的减压块5,相对于推杆与灯罩2直接连接,减压块5与灯罩2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从而减小了压强。左推杆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弹簧4的一端,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连接在左支座6的侧面上,左支座6的端面上设有支杆槽10,左支杆11的一端固定在左支杆槽内10,左支杆11的另一端焊接在转向把手13的左端,右推杆7的一端穿过右推杆孔连接在灯罩2上,为了防止压强过大导致灯罩2损坏,右推杆7与灯罩2的连接处设有能贴合在灯罩2上的减压块5,相对于推杆与灯罩2直接连接,减压块5与灯罩2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从而减小了压强。右推杆7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弹簧8的一端,第二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在右支座9的侧面上,右支座9的端面上设有支杆槽10,右支杆12的一端固定在右支杆槽10内,右支杆的另一端焊接在转向把手13的右端,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8以灯罩2的中心对称。当摩托车左转时,操作人将摩托车转向把手13向左转,转向把手13带动左支杆11和右支杆12运动,左支杆11的一端固定在左支座6的端面上,左支座6的侧面连接有第一弹簧4,所以左支杆11带动左支座6移动,左支座6对第一弹簧4作用有一个拉力;同时,右支杆12的一端固定在右支座9的端面上,右支座9的侧面连接有第二弹簧8,所以右支杆12带动右支座9移动,右支座9对第二弹簧8作用一个压力,两个弹簧对推杆作用,推杆传递力对灯罩2作用,使灯罩2向左转动一个小角度。当摩托向右移动时,原理相同,从而完成车灯角度的自动调节。本摩托车车灯整体结构简单,价格低廉,通过对把手的转动而传动的力进行合理利用,能够很好的根据转动的方向调整车灯的角度,解决了夜晚转弯时由于盲区而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主权项】1.一种摩托车用导光条式大灯,包括用于摩托车转向的转向把手、灯罩、具有安装空间的灯壳和盖在灯壳上的透光罩,灯罩为碗形,其特征在于,灯壳上设有导光条,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左支座、右支座、左推杆、右推杆、万向节、左支杆和右支杆,灯罩通过万向节连接在灯壳内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为压缩状态,灯壳上设有左推杆孔和右推杆孔,左推杆的一端穿过左推杆孔连接在灯罩上,左推杆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左支座的侧面上,左支座的端面上设有左支杆槽,左支杆的一端固定在左支杆槽内,左支杆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向把手的左端,右推杆的一端穿过右推杆孔连接在灯罩上,右推杆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右支座的侧面上,右支座的端面上设有右支杆槽,右支杆的一端固定在右支杆槽内,右支杆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向把手的右端,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以灯罩的周向对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导光条式大灯,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用导光条式大灯,包括用于摩托车转向的转向把手、灯罩、具有安装空间的灯壳和盖在灯壳上的透光罩,灯罩为碗形,其特征在于,灯壳上设有导光条,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左支座、右支座、左推杆、右推杆、万向节、左支杆和右支杆,灯罩通过万向节连接在灯壳内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为压缩状态,灯壳上设有左推杆孔和右推杆孔,左推杆的一端穿过左推杆孔连接在灯罩上,左推杆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左支座的侧面上,左支座的端面上设有左支杆槽,左支杆的一端固定在左支杆槽内,左支杆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向把手的左端,右推杆的一端穿过右推杆孔连接在灯罩上,右推杆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右支座的侧面上,右支座的端面上设有右支杆槽,右支杆的一端固定在右支杆槽内,右支杆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向把手的右端,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以灯罩的周向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睿史良雄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精通力阳摩托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