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轴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轴本体,底轴本体包括与阀芯转动杆连接的上转轴以及与阀座转动连接的下转轴,上转轴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让位面,所述下转轴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二让位面。通过在上转轴与下转轴上分别设置第一让位面与第二让位面,在上转轴插入第一沉孔内之后,由于在上转轴上设置了第一让位面,这样上转轴的外圆周面与第一沉孔的内壁之间并不是完全贴合的,这样第一沉孔内的空气就不会被完全的排出,第一沉孔内部就不会处于负压状态,想要将上转轴从第一沉孔内拔出就十分方便,同理,第二沉孔内的下转轴,由于设置了第二让位面,第二沉孔内部也不会处于负压状态,想要将下转轴从第二沉孔内拔出也会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球阀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底轴。
技术介绍
目前在管道输送中,需要对管道的启闭进行控制,最常用到的控制元件就是球阀,球阀主要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球形的阀芯,通过阀芯的转动,实现球阀的启闭,在一些大型的球阀内,由于阀芯的球径较大,为了使阀芯的转动更加平稳,在设计时,在阀芯与阀体之间增设一根底轴,底轴的一端与阀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阀芯转动连接,通过设置底轴,可以使阀芯在阀体内转动时更加稳定,防止阀芯在转动时发生错位,导致阀体的启闭发生故障,底轴一端插入阀芯底部的第一沉孔,另一端插入阀体底部的第二沉孔内,由于阀芯在转动过程中的精度要求十分高,因此,第一沉孔、第二沉孔与转轴之间的配合需要十分精密,因此,底轴的外圆周面、第一沉孔以及第二沉孔的内表面需要加工的十分光滑,这样一来,当底轴插入第一沉孔以及第二沉孔之后,底轴的外圆周面与第一沉孔、以及第二沉孔的内壁就会贴合的十分紧密,第一沉孔与第二沉孔内的空气就完全被排出,这样第一沉孔与第二沉孔的内部就处于负压状态,大气压会将转轴按压在第一沉孔或者第二沉孔内,因此,想要将底轴从第一沉孔或者第二沉孔内拔出就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从第一沉孔以及第二沉孔内拔出的底轴。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底轴,包括底轴本体,所述底轴本体包括与阀芯转动杆连接的上转轴以及与阀座转动连接的下转轴,所述上转轴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让位面,所述下转轴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二让位面。较佳的,所述第一让位面的长度与上转轴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让位面的长度与下转轴的高度相等。较佳的,所述上转轴的直径小于下转轴的直径。较佳的,所述上转轴与下转轴之间设有过渡倒角。较佳的,所述上转轴的端面上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的底壁设有螺纹孔。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通过在上转轴与下转轴上分别设置第一让位面与第二让位面,在上转轴插入第一沉孔内之后,由于在上转轴上设置了第一让位面,这样上转轴的外圆周面与第一沉孔的内壁之间并不是完全贴合的,这样第一沉孔内的空气就不会被完全的排出,第一沉孔内部就不会处于负压状态,想要将上转轴从第一沉孔内拔出就十分方便,同理,第二沉孔内的下转轴,由于设置了第二让位面,第二沉孔内部也不会处于负压状态,想要将下转轴从第二沉孔内拔出也会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底轴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底轴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底轴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1、底轴本体;11、上转轴;12、下转轴;2、第一让位面;3、第二让位面;4、沉孔;41、螺纹孔;5、过渡倒角。【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底轴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底轴,包括底轴本体1,底轴本体I包括与阀芯转动杆连接的上转轴11以及与阀座转动连接的下转轴12,安装时,上转轴11插入阀芯的第一沉孔4内,下转轴12插入阀体内的第二沉孔4内,上转轴11的直径小于下转轴12的直径,将底轴设置成上小下大的结构,可以使底轴的整体结构强度更加牢固,同时,相比与上转轴11,增大了下转轴12与阀体的接触面积,可以使下转轴12更加稳定的设置在阀体内,对阀芯起到更好的支撑,既节省了材料,又能够起到较好的连接效果,优选的,上转轴11的直径为下转轴12直径的五分之四,这样可以避免由于上转轴11与下转轴12之间的误差过大,导致上转轴11与下转轴12在过渡处出现应力集中,上转轴11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让位面2,下转轴12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二让位面3,通过在上转轴11与下转轴12上分别设置第一让位面2与第二让位面3,在上转轴11插入第一沉孔4内之后,由于在上转轴11上设置了第一让位面2,这样上转轴11的外圆周面与第一沉孔4的内壁之间并不是完全贴合的,这样第一沉孔4内的空气就不会被完全的排出,第一沉孔4内部就不会处于负压状态,想要将上转轴11从第一沉孔4内拔出就十分方便,同理,第二沉孔4内的下转轴12,由于设置了第二让位面3,第二沉孔4内部也不会处于负压状态,这样空气就不会压住底轴,想要将下转轴12从第二沉孔4内拔出也会十分方便。本实施例中,第一让位面2的长度与上转轴11的高度相等,第二让位面3的长度与下转轴12的高度相等,此时第一让位面2与第二让位面3的面积是最小的,降低了加工强度,并且,将第一让位面2于与上转轴11的高度设置成相等,这样第一让位面2与第一沉孔4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间就是与外部相通的,可以之间将空气引导至第一通孔内,更加方便上转轴11从第一沉孔4内拔出。另外,为了防止上转轴11与下转轴12之间发生应力集中,导致上转轴11与下转轴12在连接出发生断裂,在上转轴11与下转轴12之间设有过渡倒角5,过渡倒角5可以降低上转轴11与下转轴12在连接处的应力,避免底轴发生断裂。此外,为了方便对底轴进加工,在上转轴11的端面上设有沉孔4,沉孔4的底壁设有螺纹孔41,螺纹孔41在加工时可以辅助对底轴进行定位,螺纹孔41可以与铣床工作台上的螺柱配合,使底轴更好的固定在工作台上,减小加工时上转轴11以及下转轴12由于夹持过当导致两者的圆周面的损伤,影响后续的装配。最后,由于设置了第一让位面2以及第二让位面3,底轴在摆放或者运输的时候,由于有平面的存在,底轴不会发生滚动,可以使底轴在码放时更加稳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底轴,包括底轴本体,所述底轴本体包括与阀芯转动杆连接的上转轴以及与阀座转动连接的下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轴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让位面,所述下转轴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二让位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让位面的长度与上转轴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让位面的长度与下转轴的高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轴的直径小于下转轴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轴与下转轴之间设有过渡倒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轴的端面上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的底壁设有螺纹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底轴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轴本体,底轴本体包括与阀芯转动杆连接的上转轴以及与阀座转动连接的下转轴,上转轴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让位面,所述下转轴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二让位面。通过在上转轴与下转轴上分别设置第一让位面与第二让位面,在上转轴插入第一沉孔内之后,由于在上转轴上设置了第一让位面,这样上转轴的外圆周面与第一沉孔的内壁之间并不是完全贴合的,这样第一沉孔内的空气就不会被完全的排出,第一沉孔内部就不会处于负压状态,想要将上转轴从第一沉孔内拔出就十分方便,同理,第二沉孔内的下转轴,由于设置了第二让位面,第二沉孔内部也不会处于负压状态,想要将下转轴从第二沉孔内拔出也会十分方便。【IPC分类】F16K5/08【公开号】CN204647407【申请号】CN201520332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轴,包括底轴本体, 所述底轴本体包括与阀芯转动杆连接的上转轴以及与阀座转动连接的下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轴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一让位面,所述下转轴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二让位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恩威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