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旭熙专利>正文

能释放救生器的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650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释放救生器的救生装置。它包括一个气体贮存器、救生器以及能对救生器等起保护作用的壳体等构成。它特别适用于水中作业、游泳及用于船上的救生装置。它平时可夹于衣服上或固定于身上。需要时,只要打开装置上的开关,即能把救生器释放出来,并自动对其充气,使之产生浮力、起到救生作用。它相对于其它同类救生装置,使用、携带更为方便。能避免平时由于阳光照射、水蚀、摩擦引起救生囊老化漏气,增强其应急救生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水中作业,游泳及代替船用救生衣的能释放救生器的救生装置。目前用于水中作业及游泳的救生装置很多有游泳救生装置,自充气救生装置等。如公知技术(B63C 9/18 88 2 17278.6)游泳救生装置。它虽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原有救生衣、救生圈等体积庞大的缺点,但还不能彻底解决其携带不便等缺点。如人们每次使用或下水都须事先将救生囊系于身上,这给使用者带来很大不便。因而一般会游泳的人都因此而不喜欢带,而在游泳或作业过程中,却常常因某种意外原因,(如抽筋、疲劳过度等)而造成溺水事故。这也使其失去应急救生的作用。它也不能把救生囊有效地保护起来,而在携带使用中,却经常受到磨擦、水蚀及阳光的照射,而引起救生囊老化以至漏气;又因救生囊是用透气性低的薄膜制成,长期固定在身上,会使皮肤长期隔离空气,而在运动中,皮肤分泌的汗液散发不出去,且皮肤长期与这一物质接触,很容易产生皮肤病;又因它采用化学反应充气式,这给重复使用者带来很大不便,因这些化学药物较易受湿、振动以及温度变化等原因而产生变质,而一旦变质,人们又很难发现,并且重换药物也很不方便;又因其救生囊和装置大都是直接连结的,而当其漏气,也就很难重换救生囊,整个装置也就完全失去其应有的救生作用,反而加重了人的自身重量;并且这些装置充气过程需紧压开关或连续紧压开关,这也给使用者带来很大不便。在水中遇到意外情况,人会由于紧张而惊惶失措,很难按事先的想法去做,很可能很不用力地按或由于过度紧张按一下就放弃,使救生囊充不到气或充不足气。因此,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更便于携带、更便于使用、可靠性更高、充气速度快,便于重复使用等的能释放救生器的救生装置。本装置采用一液化气体减压后变成气体时其体积将澎涨几百倍这一原理。将易液化气体压缩在一密闭容器,当容器减压后,液化气体变成气体,充满整个预先设置好的用透气性低的薄膜制成的救生器,使其体积澎涨,排开一定的水,产生浮力,起到救生作用。本装置主要由贮存器、救生器、控制器以及能对救生器等起保护作用的壳体等构成。壳体上有可打开的盖板。贮存器是一个能储存易液化的气体,如液化石油气等的密闭容器。它有一个或多个在受压情况下能连续充气或放气的气孔或其它气阀。气孔的口径可和打气机气筒或边炉气筒等相匹配。当气孔受压时,气孔和贮存器内空间相通,气体经气孔通过管道对救生器进行充气。当气体用完时,可用打气机气筒或边炉气筒对准气孔进行充气,或在其外面另设一充气气孔,方便充气。并且其一气孔部位由一盖体密封罩着,盖体上有一出气孔或由管道连着;盖体顶部由一硬性薄片盖着,用于阻止外力对盖体顶部的作用。它可在外力作用下,移开盖体顶部。且盖体顶部较易受外力作用而向内凹入。救生器是用透气性低的薄膜围成的密闭几何体。如塑料膜、橡胶膜等;其上面可印有文字或图案,且有一进出气孔、或由管道连着,必要时管道可和气孔分离,便于更换救生器,也可在其上面另设一方便孔,可以随时检查救生器的气密性;救生器充气后平时也可用于学游泳的安全器具;其上面可压有一条或若干条条状带。救生器平时无充气时折叠成很小克服装置内弹簧或弹片的作用藏于壳体内,并且由盖板盖住,外壳和盖板对其起保护作用。需要时,只要打开盖板或打开设在装置上的开关,盖板和装置体分离,救生器便失去盖板的约束,而在弹片的作用下被推出装置外,并开始恢复其折叠前的形状,同时在外力的作用下,阻片移开盖体顶部而在另一外力作用下使盖体顶部发生形变,向内凹入压迫气孔,迫使气孔畅通,气体通过气孔进入盖体内部,在盖体内部减压后,经导管,对救生器进行充气。救生器澎涨后可由其上面的条状带固定在身上或直接将其系于身上。该装置的携带方式可以有夹带式,如夹于衣服上;手戴式,如戴于手腕上;固定式,如用皮带固定等。由于救生器平时藏于装置内,而装置平时又可夹于衣服上,使其携带更为方便,避免了每次使用或下水都需将救生囊系于身上的不便,使其体积更为缩小,更好地实现以较小的体积较好地起到应急救生的作用;又因它也能把救生囊有效地保护起来,避免了由于阳光的照射、磨擦、水蚀等引起的救生囊老化以致漏气。增强其应急救生的可靠性,并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因它采用液化气充气的方式,避免了化学充气式救生装置需化学反应产生气体的反应过程,加快其充气速度,并避免给重复使用者带来重换药物的不便;又因当其开关等被打开后,它能自动将救生器释放出来并对其充气,使之使用更为方便。因而在游泳或作业过程中,如遇到某种意外情况,如抽筋、疲劳过度等。只要打开装置上的开关,即能把救生器释放出来并对其充气,救生器澎涨后,可通过其上面的条状带固定在身上或直接将其系于身上,使人免于水难。它还可用于替代船用原有体积庞大的救生衣,减少其空载体积,增加其装载量。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一实施例对该装置的构成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其侧面图,图3为放大了的过其轴线的气孔纵向剖面图,图4为放大了的阻片移开后过其轴线的气孔在受压时的纵向剖面图。平时可通过夹[17]夹于衣服上,需要时,只要把开关[1]打开,并向下扳动装置体,这时由于弹簧或弹片[2],重力及手力的作用,使装置体沿固定轴心[3]转开和后盖板[4]成一定角度,救生器[5]被弹片[2]弹出装置外,由于绳子或拉杆[7]一端固定于后盖板,因此阻片[6]同时受拉杆等拉动移开原来的位置,失去阻挡硬性物体,如小钢球[8]的作用,而在弹簧[9]的作用下紧压盖体[10]顶部,而使盖体顶部发生形变向内凹入而直压气孔芯体[11],而使芯体克服气孔内弹簧[12]向内移动,气孔和贮存器[13]内空间相通。如图4,[14]为橡胶垫。气体通过气孔,进入盖体,在盖体内部减压后,通过气管[15]对救生器进行充气,救生器澎涨后,可由附着在其上面的条状带将其固定在身上,或将其直接系于身上。当气体放完后,可将旋盖[16]打开,并将盖体拿出,或将贮存器拿出,用打气机气筒或边炉气筒对其充气,即用打气机气筒倒立紧压气孔,充气完毕可将旋盖按原来旋好。这样便可重新使用了,或在容器上另设一可充气的气孔,方便充气。图1-4为本技术一较好的实施例,只要采用适当强度的金属和塑料,如贮存器可用适当强度的黄铜片或用强度较高的透明塑料制成。盖体和壳体都可用塑料注塑成型。救生器可用透气性低的薄膜,如塑料膜、橡胶膜等。这样,便能很好地实施本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能释放救生器的救生装置,它包括由透气性低的薄膜制成的救生器及能对其充气的气体贮存器等,其特征在于它带有一个能对救生器等起保护作用的壳体。2.由权利1所述的能释放救生器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救生器平时藏于壳体内。3.由权利1所述的能释放救生器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贮存器一气孔部位由一盖体密封罩着,且盖体上有出气孔,或由管道连着。4.由权利1所述的能释放救生器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9]的屈强系数大于气孔内弹簧[12]的屈强系数。专利摘要一种能释放救生器的救生装置。它包括一个气体贮存器、救生器以及能对救生器等起保护作用的壳体等构成。它特别适用于水中作业、游泳及用于船上的救生装置。它平时可夹于衣服上或固定于身上。需要时,只要打开装置上的开关,即能把救生器释放出来,并自动对其充气,使之产生浮力、起到救生作用。它相对于其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释放救生器的救生装置,它包括由透气性低的薄膜制成的救生器及能对其充气的气体贮存器等,其特征在于它带有一个能对救生器等起保护作用的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旭熙
申请(专利权)人:黄旭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