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贵东专利>正文

自行充气的救生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48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充气的救生衣,它包括与游泳衣连为一体的气囊,内有限向阀的充气导管、阀门和贮气罐连接构成,打开阀门,贮气罐放出大量的气体,经阀门、充气导管、限向阀充入气囊。气囊充入气体后,充气导管中的限向阀,将气体封闭在气囊中,实现自动充气的目的,同时救生衣能牢固地附着在身体上,用后打开排气阀,使游泳衣恢复原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携带方便。解决了现有水中救助,游泳用品体积大不宜携带的缺点,更不需配备空气压缩机。(*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游泳衣,特别是可以自行充气救生的游泳衣。目前,游泳用品匀无自救系统,此外现有的水中救生用品中,固体救生服体积很大,而充气的求生圈类,则需另配一个充气用的空气压缩机,但不论哪种,携带、应用都很不方便。本技术的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携带方便,能牢固的附着在身体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危险时打开充气阀门,便可迅速充气自救。本技术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与游泳衣连为一体的气囊,内带限向阀的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安固在气囊上,另一端与阀门相通,阀门是控制贮气罐的开关,当打开阀门时,由于液化气体的气化,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带限向阀的导气管进入气囊,液体气化后体积急剧膨胀,从而达到了充气的目的。贮气罐若有火柴盒大小的容积,就可达到单人救生的目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携带方便,在游泳时宜可以携带穿用自如,能牢固地附着在腋下,具有安全性,发生危险时,迅速充气形成环形气囊。外部形状、大小也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能重复使用,充气迅速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俯视剖面图。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如图游泳衣1中带有气囊2充入气体起到增大浮力的作用;贮气罐6是存贮压缩成液态气体的容器,其上带有阀门4,起到控制气体流量的作用,导气管3与阀门4相连接,导气管3中的限向阀7控制气体回流。导气管安固在气囊2上,是气体进入气囊2的通道,气囊2上另有一可控排气阀5,其作用是排出工作后气囊中的气体,使游泳衣恢复原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作用如图所示。需要充气时,首先打开阀门4,贮气罐6内的液体,由压力经充气阀门流入带限向阀7的导气管3,气化,进入气囊2,气囊2体积增大,即增大了浮力,起到了救助的作用。工作后打开排气阀5,排出气囊内的气体。重新使用时应向贮气罐内充入足量的液化气体或更换新的贮气罐6。权利要求1.一种带自行充气的救生衣,包括与游泳衣为一体的气囊,充气导管、限向阀、阀门和贮气罐构成;其特征在于气囊上有排气阀和导气管,内有限向阀的导气管与阀门、贮气罐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气囊也可以是带夹层的游泳衣的夹层。专利摘要一种自行充气的救生衣,它包括与游泳衣连为一体的气囊,内有限向阀的充气导管、阀门和贮气罐连接构成,打开阀门,贮气罐放出大量的气体,经阀门、充气导管、限向阀充入气囊。气囊充入气体后,充气导管中的限向阀,将气体封闭在气囊中,实现自动充气的目的,同时救生衣能牢固地附着在身体上,用后打开排气阀,使游泳衣恢复原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携带方便。解决了现有水中救助,游泳用品体积大不宜携带的缺点,更不需配备空气压缩机。文档编号B63C9/00GK2299016SQ9622120公开日1998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18日专利技术者孙贵东 申请人:孙贵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自行充气的救生衣,包括与游泳衣为一体的气囊,充气导管、限向阀、阀门和贮气罐构成;其特征在于:气囊上有排气阀和导气管,内有限向阀的导气管与阀门、贮气罐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贵东
申请(专利权)人:孙贵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