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树家专利>正文

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50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救生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救生衣,特别涉及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包括前幅、后幅、中间有一个套头的洞,充气口、放气口,其特征在于救生衣中有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一组两个循环吸充气口一端连接到救生衣的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另一端可以连一套呼吸气管供给使用者空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一方面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浮于水的浮力,另一方面使用者可以得到呼吸空气的补充,可以延长等待救助的时间,增加脱险机会。(*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救生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救生衣,特别涉及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
技术介绍
传统救生衣着重物料的使用、外型设计,往往太多倚赖机械物理原理,许多配件放置时间过长令功能难以保证,且内置金属配件使用时锐角多,易使救生衣刺破。救生衣一般设计是提供使用者于应付水灾(水患)危机时,把使用者因应救生衣的物料或设计浮于水面上,从而得到时间空间待救出险境。但由于使用者往往遇险时所处的空间所提供的空气量不足或不宜呼吸,虽然可以浮起不至溺水,但使用者能会因呼吸空气不足导致窒息而出现生命危险失救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出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一方面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浮于水的浮力,另一方面使用者可以得到呼吸空气的补充,可以延长等待救助的时间,增加脱险机会。本技术的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设计制作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包括前幅、后幅、中间有一个套头的洞,充气口、放气口,其特征在于救生衣中有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一组两个循环吸呼气口一端连接到救生衣的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另一端可以连一套呼吸气管供给使用者空气。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充气口、放气口、循环吸充气口不使用时分别有塞子塞住。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一个是救生衣原有空间、另一个是置于救生衣原有空间内的气囊。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气管包括输出部分、空气导管换向部分、空气处理部分、空气输入人体部分。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导管换向部分设计成双层座式,表层带两个气孔连接到口咬型呼吸嘴的两条气喉及旋动把手,下层为连接至救生衣主体内的两个独立空气空间。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处理部分,有水气及二氧化碳吸附剂。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入人体部分末端有一个口咬型呼吸嘴。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救生衣还有多组两个循环吸充气口,及对应多个双层气囊,两个循环吸充气口分别连接在气囊的两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辐有两条粘接带,使用时与后辐粘连9所述的一种救生衣,其特征在于配套有小型压缩空气瓶。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配套有小型压缩空气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的穿着状态使用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的衣体部分展开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充吸气口部分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充吸气口上半部分的横切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充吸气口下半部分的横切面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的呼吸气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在图1-图6中,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包括前幅1、后幅2、中间有一个套头的洞3,充气口4、放气口5,其特征在于救生衣中有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6、7、一组两个循环吸充气口8一端连接到救生衣的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6、7、另一端可以连一套呼吸气管9供给使用者空气。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充气口4、放气口5、循环吸充气口8不使用时分别有塞子11塞住。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6、7一个是救生衣原有空间6、另一个是置于救生衣原有空间内的气囊7。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气管9包括输出部分91、空气导管换向部分92、空气处理部分93、空气输入人体部分94。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导管换向部分92设计成双层座式,表层带两个气孔8连接到的两条气管95及旋动把手10,下层为连接至救生衣主体内的两个独立空气空间6、7。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处理部分93有水气及二氧化碳吸附剂。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入人体部分94末端有一个口咬型呼吸嘴941。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救生衣还有多组两个循环吸充气口8,及对应多个双层气囊6、7,两个循环吸充气口8分别连接在气囊的两个相对封闭的空间6、7。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辐有两条粘接带11,使用时与后辐2粘连。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配套有小型压缩空气瓶12。这样,当需要充气时,充气孔由配套设计的充气喉咀的充气设备或配套喉咀的压缩空气装置(小型装,易携型),将空气由充气口依次进入救生衣原有空间、置于原有空间内的气囊及附属的多个双层气囊。放气孔当充气孔进行充气程序时(当充气时,置于原有空间的气囊需呈充满状态),气囊内的空气由于压力差异关系,充气压大于放氧压力,气囊内的空气会循一切通道经放气口放离,直至气袋内的空气完全排出为止,充气过程完结。当需呼气、吸气时,吸气孔一个配套的导气管,有两条喉咀分别插进呼吸气口,一般(2~3米)深度下的水压不影响呼吸过程。当旋转的把手转动使上下两层的开口对齐则处于使用状态,可呼吸空气。把手转动使上下两层的开口错开时则是充气状态或不能呼吸使用。本技术的一种可提供呼吸空气的救生衣适用于任何密封空间,如沙井、矿坑、不宜呼吸及带毒性空气中、水或液体中工作时使用;具有以下优点1、穿着容易,备用时可穿在外衣外面或里面,天气或工作环境寒冷时可充一点气作保温用;2、充气份量由使用者自行决定,有利于水中工作者于需要时使用;3、人手充气动作简易,正常充气于数秒内可完成;4、无需经常性保养,衣主体由物理操作原理设计,压缩空气于使用前简易测试喷气功能便可;5、无须担心长时间摆放及摆放状态,易于收藏;6、可无限次充气以延长使用者需要的工作时间,压缩空气瓶可多携备用;7、群体集中工作者更可用“加油站”式充气设计,更节省成本;8、衣主体可连接到另外可受气的附加设计(不规定外型,可设计成带工具功能,如桌椅等等);9、充气时不需特定空间进行。权利要求1.一种救生衣,包括前幅、后幅、中间有一个套头的洞,充气口、放气口,其特征在于救生衣中有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一组两个循环吸充气口一端连接到救生衣的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另一端可以连一套呼吸气管供给使用者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充气口、放气口、循环充呼气口不使用时分别有塞子塞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一个是救生衣原有空间、另一个是置于救生衣原有空间内的气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气管包括输出部分、空气导管换向部分、空气处理部分、空气输入人体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导管换向部分设计成双层座式,表层带两个气孔连接到口咬型呼吸嘴的两条气喉及旋动把手,下层为连接至救生衣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救生衣,包括前幅、后幅、中间有一个套头的洞,充气口、放气口,其特征在于救生衣中有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一组两个循环吸充气口一端连接到救生衣的两个独立的充气空间、另一端可以连一套呼吸气管供给使用者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家
申请(专利权)人:刘树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