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中澄清池的排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6268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7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中澄清池的排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自吸泵和水下吸泥器,所述自吸泵通过泥浆导管与水下吸泥器连接,所述水下吸泥器上端装有止回阀,其下端设有万向轮,所述水下吸泥器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泥浆吸入口。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水下吸泥器不断移动,在自吸泵的不断抽吸工作,彻底清除百乐克污水处理的澄清池下方越积越多的沉泥,使澄清池浮泥现象得到有效扼制,保证了出水水质达标排放。采用手推车式自吸泵具有移动方便、适应各种地形;水下吸泥器下端装有四个万向轮,防止尖锐物与HDPE防渗膜直接接触,可以有效避免HDPE防渗膜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中澄清池的排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中澄清池的排泥装置。
技术介绍
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BIOLAK)技术是由德国冯·诺顿西公司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研究成功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并在1983年正式投入运行了第一个百乐克工艺污水处理厂。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低负荷活性污泥工艺,通过一种移动式曝气链制造出一种波浪式的混合氧化效果,从而创造出各类特种微生物的良好生长环境,实现较高的除氮磷效果。常见的百乐克工艺流程:除磷池—曝气池(多级A/O功能)—沉淀池—澄清池—达标外排。其中,除磷池:污水与回流污泥一起进该池,在搅拌器作用下充分混合,再进曝气区。污水在该区发生部分水解酸化反应,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减轻后续曝气区的负担,从而减小动力消耗和曝气区的体积。混合区和好氧处理区的延时曝气相配合,对污水的脱氮除磷可起到很好的作用;曝气池:曝气装置为微孔套管摆动曝气形式,曝气器由浮管牵引,悬挂在池中,曝气器与布气管间用软管连接。通气时,曝气器由于受力不均在水中产生运动。由于曝气头的运行,上升气泡形成气浮,运动轨迹加长了气泡在水中的停滞时间,因此提高了氧利用率。沉淀池:污水在澄清沉淀池中固液分离,沉淀在底部的污泥被悬浮式吸泥装置吸出,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曝气池,一部分被剩余污泥泵打至匀质池,脱水;澄清池:澄清池上端尺寸:14.8m×72.08m;下端尺寸:8.2m×56.5m;池深:5m澄清池三面为33.3°坡角,一面为混凝土面墙,斜坡及底部均铺有HDPE防渗膜,防渗膜不能与尖锐物品接触,容易破损,则会使地下水上升至澄清池中。同时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也不能清空澄清池,以防底部HDPE防渗膜被地下水压力过大而漂浮。德国工艺对出水DO有特殊要求,DO必须大于3mg/L才能外排,澄清池即作为一个供氧池使用。然而我国环保部门对出水DO没有要求,但对出水SS有要求,当国内出水标准为一级标准时,为进一步强化水质,常将澄清池作为沉淀池。由于澄清池没有污泥外排系统,导致澄清池下方沉泥越积越多,厌氧后形成大片的浮泥,又严重影响出水各项指标。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澄清池排泥问题,是污水处理厂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中澄清池的排泥装置,彻底清除百乐克污水处理的澄清池下方越积越多的沉泥,使澄清池浮泥现象得到有效扼制,保证了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中澄清池的排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自吸泵和水下吸泥器,所述自吸泵通过泥浆导管与水下吸泥器连接,所述水下吸泥器上端装有止回阀,其下端设有万向轮,所述水下吸泥器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泥浆吸入口。所述自吸泵安装在活动车上构成手推车式自吸泵或自吸泵安装在固定架上,固定架底部设有移动导轨。所述水下吸泥器形状呈长方形罩体,罩体中央设有泥浆吸入口,所述泥浆吸入口与泥浆导管连接,泥浆导管另一端与自吸泵连接,所述水下吸泥器内壁四角设有万向轮,所述水下吸泥器内壁平行设有两条过滤刷毛条。所述水下吸泥器由刚性泥浆导管和水下吸泥横管构成,所述水下吸泥横管上设有若干吸泥孔,其一端与刚性泥浆导管一端垂直固接,其另一端封死,所述水下吸泥横管两端固接有万向轮,刚性泥浆导管另一端与自吸泵连接,所述刚性泥浆导管和水下吸泥横管之间固接有加强筋。所述水下吸泥器形状呈“日”字形框架结构,所述水下吸泥器的框架上设有若干吸泥孔,水下吸泥器的框架上固接有支腿,所述支腿上设有万向轮,水下吸泥器中间的横管垂直固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有止回阀和泥浆导管,泥浆导管另一端与自吸泵连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水下吸泥器不断移动,在自吸泵的不断抽吸工作,彻底清除百乐克污水处理的澄清池下方越积越多的沉泥,使澄清池浮泥现象得到有效扼制,保证了出水水质达标排放。采用手推车式自吸泵具有移动方便、适应各种地形;水下吸泥器下端装有四个万向轮,防止尖锐物与HDPE防渗膜直接接触,可以有效避免HDPE防渗膜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水下吸泥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3的水下吸泥器的侧视图;图4是德国百乐克工艺平面图;图5是百乐克澄清池及排泥装置剖视图;图6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自吸泵,2、水下吸泥器,2-1、刚性泥浆导管,2-2、水下吸泥横管,2-3加强筋3、泥浆导管,4、止回阀,5、万向轮,6、泥浆吸入口,7、过滤刷毛条,8、吸泥孔,9、支腿,10、手推车,11、回流渠,12、走道,13、罩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见附图1-3,一种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中澄清池的排泥装置,包括自吸泵1和水下吸泥器2,所述自吸泵通过泥浆导管3与水下吸泥器连接,所述水下吸泥器上端装有止回阀4,其下端设有万向轮5,所述水下吸泥器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泥浆吸入口6。所述自吸泵安装在活动车上构成手推车式自吸泵或自吸泵安装在固定架上,固定架底部设有移动导轨,手推车式自吸泵沿回流渠11的走道12移动,通过绳索带动泥浆导管3与水下吸泥器2沿池底移动,进行吸泥工作。实施例1所述水下吸泥器形状呈长方形罩体13,罩体中央设有泥浆吸入口6,所述泥浆吸入口与泥浆导管3连接,泥浆导管另一端与自吸泵连接,所述水下吸泥器内壁四角设有万向轮5,所述水下吸泥器内壁平行设有两条过滤刷毛条7,可以阻隔泥浆中的部分杂物,避免堵塞泥浆吸入口。实施例2所述水下吸泥器由刚性泥浆导管2-1和水下吸泥横管2-2构成,所述水下吸泥横管上设有若干吸泥孔8,其一端与刚性泥浆导管一端垂直固接,其另一端封死,所述水下吸泥横管两端固接有万向轮,刚性泥浆导管另一端与自吸泵连接,所述刚性泥浆导管和水下吸泥横管之间固接有加强筋2-3。实施例3所述水下吸泥器形状呈“日”字形框架结构,所述水下吸泥器的框架上设有若干吸泥孔8,水下吸泥器的框架上固接有支腿9,所述支腿上设有万向轮5,水下吸泥器下端的万向轮可调节高度,通过性明显加强,增加排泥效率;水下吸泥器中间的横管垂直固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有止回阀4和泥浆导管3,水下吸泥器上端装的止回阀,保证管道内一直充满水,开机至排出污泥时间极快,增加排泥效率,避免等待时间较长和电机空转烧毁。泥浆导管另一端与自吸泵1连接。泥浆导管采用钢丝软管。本实施例3的具体制作过程一)、手推车式自吸泵由不锈钢方管制作手推车和自吸泵组成,手推车10尺寸长×宽×高设计为700mm×550mm×460mm,自吸泵参数为额定功率4kw,吸程7米,杨程4米。二)、水下吸泥器由Φ75mm,壁厚3mm镀锌钢管制作的边长1000mm的圆角矩形系统,在总长4000mm的镀锌钢管上隔100mm开4个孔径Φ15mm的吸泥孔,互成90度角,共计144个孔洞,在方形系统下方4个角各安装Φ100mm万向轮,高度可调节,上方安装止回阀,用法兰连接。水下吸泥器由绳索牵引移动。手推车式自吸泵与水下吸泥器由Φ75mm钢丝软管连接,长度6000mm。三种实施例的优缺点如下表:三种实施例的出水水质比较(单位:mg/L)综上可以看出,实施例3排泥装置在操作方面及污染物去除量方面均优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中澄清池的排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中澄清池的排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自吸泵和水下吸泥器,所述自吸泵通过泥浆导管与水下吸泥器连接,所述水下吸泥器上端装有止回阀,其下端设有万向轮,所述水下吸泥器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泥浆吸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中澄清池的排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自吸泵和水下吸泥器,所述自吸泵通过泥浆导管与水下吸泥器连接,所述水下吸泥器上端装有止回阀,其下端设有万向轮,所述水下吸泥器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泥浆吸入口;所述水下吸泥器形状呈“日”字形框架结构,所述水下吸泥器的框架上设有若干吸泥孔,水下吸泥器的框架上固接有支腿,所述支腿上设有万向轮,水下吸泥器中间的横管垂直固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有止回阀和泥浆导管,泥浆导管另一端与自吸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中澄清池的排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自吸泵安装在活动车上构成手推车式自吸泵或自吸泵安装在固定架上,固定架底部设有移动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冀郭庆峰任勇蔡华李玉东
申请(专利权)人:宝应创业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