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下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563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下水装置,包括滑道和滑板,其特征是:所述滑道由若干滑道单元通过螺栓连接组成的下水滑道,滑道单元截面形状呈马槽形,其内壁设有面板,在其两端设有连接耳板,所述滑板是由若干滑块单元通过滑块连接链串联的滑板,滑块单元包括滑块骨架、垫木和低摩擦耐压介质面,滑块骨架是钢板框架结构,其顶面固定垫木,滑块骨架的侧面和底面固定连接低摩擦耐压介质面。有益效果:采用组合化滑道,安装、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能够满足船舶岸上或船上下水的要求;采用低摩擦材料无环境污染;通过滑块与滑道直接接触的结构,消除了由于船体底面不平对滑动造成的影响和船体滑动时产生的振动,避免了滑动过程中出现卡死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下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滑块和滑道组合化的船 舶下水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纵向涂油滑道使船舶下水,纵向涂油滑道是船台和 滑道合一的下水设施,为了便于滑板在滑道上滑行,在滑板与滑道之间涂 上一定厚度的油脂,以减小摩擦阻力,船舶下水时,松开制动装置,船舶 便连同滑板和支架一起借助滑力沿着滑道滑入水中。这种船舶下水装置在 长期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油脂配方和施工工艺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进,但仍有无法克服的缺点(1)下水工艺比 较复杂,劳动强度较大;(2)滑道位置不可移动,船舶下水位置有局限性; (3)油脂的承载能力有限,滑动摩擦系数较大;(4)油脂不能重复使用, 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近年来国内研制了一系列船舶下水装置,其中较 为典型的是纵向钢珠下水装置。纵向钢珠下水装置主要有钢珠、保距器和 轨板组成,它利用钢珠代替油脂,便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既进一步减小 了滑板与滑道之间的摩擦力,钢珠又可重复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但仍具有一定的缺点(l)耗用金属较多,初次投机较大;(2)滑板笨重, 移动不方便,劳动强度较大;(3)船舶下水过程中振动较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滑块和滑道 的组合化的船舶下水装置,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消 除了船底不平对滑动的影响和船体滑动时产生的振动,增强了承载能力,避免了环境污染。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下水装置,包 括滑道和滑板,其特征是所述滑道由若干滑道单元通过螺栓连接组成的 下水滑道,所述滑道单元截面形状呈马槽形,其内壁设有面板,在其两端 设有连接耳板,所述滑板是由若干滑块单元通过滑块连接链串联的滑板, 所述滑块单元包括滑块骨架、垫木和低摩擦耐压介质面,所述滑块骨架是 钢板框架结构,其顶面固定垫木,滑块骨架的侧面和底面固定连接低摩擦 耐压介质面。所述两个连接的滑道单元连接耳板下方设有连接垫板。 所述滑块骨架顶面周边设有限位挡板,其两侧设有半环形连接环。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l)采用组合化滑道,安装、拆卸方便,可移至不同地域重复利用, 能够满足船舶岸上或船上下水的要求;(2 )低摩擦材料一次投资可重复使用,无环境污染;(3) 低摩擦材料摩擦系数稳定,承载能力较强;(4) 通过滑块与滑道直接接触的结构,消除了由于船体底面不平对滑 动造成的影响和船体滑动时产生的振动,避免了滑动过程中出现卡死现象。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滑道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 一种船舶下水装置,包括滑道和滑板,所述滑道由若干滑道单元1通过螺栓2连接组成的下水滑道,所述滑道单元截面形状呈马槽形,槽钢内表面贴附不锈钢面板3,在其两端设有连接耳板4,所述滑板5 是由若干滑块单元通过滑块连接链6串联的滑板,所述滑块单元包括滑块 骨架7、垫木8和低摩擦耐压介质面9,所述滑块骨架是钢板框架结构,其 顶面固定方形垫木,滑块骨架的侧面和底面利用开槽沉头螺钉13紧固连接 低摩擦耐压介质面。所述两个连接的滑道单元连接耳板下方设有连接垫板 10。所述滑块骨架顶面周边设有限位挡板11,其两侧设有半环形连接环12。 滑道固定于地面或船舶曱板上,串列滑块置于滑道槽内,用于承载船体。 通过低摩擦耐压材料与不锈钢板形成的摩擦介质,实现船体沿滑道的单向 滑动下水。滑块连接链实际长度由滑块放置位置确定,可利用卸扣进行调 节。滑道固定于地面上可利用不同高度的支架配合调整安装高度,用以适 应现场地貌的要求。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任 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船舶下水装置,包括滑道和滑板,其特征是所述滑道由若干滑道单元通过螺栓连接组成的下水滑道,所述滑道单元截面形状呈马槽形,其内壁设有面板,在其两端设有连接耳板,所述滑板是由若干滑块单元通过滑块连接链串联的滑板,所述滑块单元包括滑块骨架、垫木和低摩擦耐压介质面,所述滑块骨架是钢板框架结构,其顶面固定垫木,滑块骨架的侧面和底面固定连接低摩擦耐压介质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下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两个连接的滑 道单元连接耳板下方设有连接垫板。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船舶下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块骨架顶面 周边设有限位挡板,其两侧设有半环形连接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下水装置,包括滑道和滑板,其特征是所述滑道由若干滑道单元通过螺栓连接组成的下水滑道,滑道单元截面形状呈马槽形,其内壁设有面板,在其两端设有连接耳板,所述滑板是由若干滑块单元通过滑块连接链串联的滑板,滑块单元包括滑块骨架、垫木和低摩擦耐压介质面,滑块骨架是钢板框架结构,其顶面固定垫木,滑块骨架的侧面和底面固定连接低摩擦耐压介质面。有益效果采用组合化滑道,安装、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能够满足船舶岸上或船上下水的要求;采用低摩擦材料无环境污染;通过滑块与滑道直接接触的结构,消除了由于船体底面不平对滑动造成的影响和船体滑动时产生的振动,避免了滑动过程中出现卡死现象。文档编号B63C3/00GK101209748SQ20071006019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宁 丁, 周良生, 张继泽, 王广东, 许华力, 隋传剑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下水装置,包括滑道和滑板,其特征是:所述滑道由若干滑道单元通过螺栓连接组成的下水滑道,所述滑道单元截面形状呈马槽形,其内壁设有面板,在其两端设有连接耳板,所述滑板是由若干滑块单元通过滑块连接链串联的滑板,所述滑块单元包括滑块骨架、垫木和低摩擦耐压介质面,所述滑块骨架是钢板框架结构,其顶面固定垫木,滑块骨架的侧面和底面固定连接低摩擦耐压介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东周良生张继泽隋传剑丁宁许华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