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德顺专利>正文

水中行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5486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带子扣在人体上部或固定在专用服上穿在身上,通过上肢驱动机构和下肢驱动机构,人体上肢拉力作用于摇杆,通过轴,摇臂,把动传递给齿条、齿轮转动,通过轴传给螺旋弹簧,下肢蹬力通过脚蹬环带动绕线轮转动,通过轴传给螺旋弹簧,螺旋弹簧驱动齿轮传递到螺旋桨。把人体四肢运动产生的力能变成机械能,使人在水中行走自如,快速前进的水中行走器。在军事上它可用作深海救生和单人执行军事任务的水上行走工具。作为游泳和水上娱乐工具,它会给人增加乐趣。它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带子扣在人体上或固定在专用服上穿在身上,把人体四肢运动产生的力能变成机械能,驱动螺旋浆,在水中快速行进的水中行走器。现在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救生圈,它只能把人漂浮在水面上,如船在深海遇难,落水者使用救生圈,由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时间太长,会因长时间饥饿、日晒和体温过低等原因,使落水者生还的机会很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把人体四肢运动产生的力能变成机械能,驱动螺旋浆,在水中快速前进的机械装置——水中行走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是人体上肢的拉力作用于摇杆(2),通过轴(4),摇臂(5)把动力传递给齿条(12),齿条(12)啮合齿轮(14)转动,同时棘爪(19)也随之弹动,让齿轮(14)通过,把拉力转换为旋转扭力,通过轴(17)把动力传递给螺旋弹簧(15)。二是下肢的蹬力作用于脚蹬环(29)、(32)通过星形拉线(30)带动绕线轮(25)转动,再通过轴(26)、齿轮(28)、齿轮(16)、棘轮(18)、轴(17),把动力传递给螺旋弹簧(15),安装在轴(17)上的齿轮(14)同时转动,棘抓(19)也随之弹动,让齿轮(14)通过。由于棘抓(19)的止逆作用,阻止齿轮(14)的逆转,把动力储存在螺旋弹簧(15)内。储存在螺旋弹簧(15)内的动力驱动齿轮(13)转动。再经过齿轮(11)、圆椎齿轮(8)、圆椎齿轮(7)、轴(6)把动力传递到螺旋浆(1)。人在水中使用水中行走器,通过上肢驱动机构和下肢驱动机构,把人体四肢运动产生的力充分的传换成机械能,驱动螺旋浆。使人在水中快速前进,且行走自如。它在军事上可用作水上救生,特别是深海救生和单人执行军事任务的水上行走工具。用作体育训练,它可有效的增强人的体质。作为游泳和水上娱乐工具,会给人增加乐趣。由于它的结构简单,所以易加工制作,一般小工厂即可制造。它体积小,重量轻,可装在手提包中随身携带。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由以下附图给出。附附图说明图1根据专利技术提出的水中行走器示意图的主视图。附图2水中行走器示意图主视图的右视图。附图1和附图2的机械零件统一编号。上肢驱动机构摇杆(2)安装在轴(4)上,主体架(3)支承着轴(4)。摇臂(5)的一端安装在轴(4)上,另一端与齿条(12)铰链,螺旋弹簧(36)的内端与摇臂(5)连接,螺旋弹簧(36)的外端与齿条(12)连接。主体架(3)支承着轴(17),轴(17)用键和齿轮(14)连接,棘爪(19)安装在主体架(3)上。棘爪(19)与齿轮(14)啮合。下肢驱动结构星形拉线(30)的一条线通过横向并排安装在主体架(3)上的拉线定位滑轮(21)、(31)形成的槽孔,连接在绕线轮(25)的绕线槽内,另两条线与脚蹬环(29)、(32)连接,绕线轮(25)用键与轴(26)连接,主体架(3)支承着轴(26),齿轮(28)用键与轴(26)连接,螺旋弹簧(27)的内端与主体架(3)连接,螺旋弹簧(27)的外端与齿轮(28)连接,齿轮(28)与齿轮(16)啮合,通过棘轮(18)传动到轴(17)。缓冲、变速和推进机构螺旋弹簧(15)的内端与轴(17)连接,螺旋弹簧(15)的外端与齿轮(13)连接,齿轮(13)与齿轮(11)啮合。主体架(3)支承着轴(10),圆椎齿轮(8)和齿轮(11)用键与轴(10)连接。圆椎齿轮(8)与圆椎齿轮(7)啮合。主体架(3)支承着轴(6),轴(6)的一端在密封箱(20)内用键与圆椎齿轮(7)连接,另一端在密封箱(20)外用键与螺旋浆(1)连接,微型发电机(9)安装在主体架(3)上,主体架(3)安装在密封箱(20)内。绕线轮罩(23)设在密封箱(20)外,罩在绕线轮(25)和拉线定位滑轮(21)(31)上。在密封箱(20)内设有蓄电池(33),收录机(34),对讲机(35)。在密封箱(20)的前部设有导流罩。在密封箱(20)的一侧设有空气平衡箱,另一侧设有食品箱和急救箱。权利要求1.一种由上肢驱动机构,下肢驱动机构,缓冲、变速和推进机构,密封箱(20),主体架(3)组成的水中行走器,其特征在于摇杆(2)安装在轴(4)上,主体架(3)支承着轴(4),摇臂(5)的一端安装在轴(4)上,另一端与齿条(12)铰链,螺旋弹簧(36)的内端与摇臂(5)连接,外端与齿条(12)连接,主体架(3)支承着轴(17),齿轮(14)用键与轴(17)连接,齿条(12)与齿轮(14)啮合,棘爪(19)安装在主体架(3)上,棘爪(19)与齿轮(14)啮合,星形拉线(30)的一条线通过横向并排安装在主体架(3)上的拉线定位滑轮(21)、(31)形成的槽孔,连接在绕线轮(25)的绕线槽内,星形拉线(30)的另两条线与脚蹬环(29)、(32)连接,绕线轮(25)用键与轴(26)连接,主体架(3)支承着轴(26),齿轮(28)用键与轴(26)连接,螺旋弹簧(27)的内端与主体架(3)连接,外端与齿轮(28)连接,齿轮(28)与齿轮(16)啮合,通过棘轮(18)传动到轴(17),螺旋弹簧(15)的内端与轴(17)连接,外端与齿轮(13)连接,齿轮(13)与齿轮(11)啮合,主体架(3)支承着轴(10),圆椎齿轮(8)与圆椎齿轮(7)啮合,主体架(3)支承着轴(6),轴(6)的一端在密封箱(20)内,用键与圆椎齿轮(7)连接,轴(6)的另一端在密封箱(20)外,用键与螺旋浆(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行走器,其特征在于在密封箱(20)的前部设有导流罩,在密封箱(20)的一侧设有空气平衡箱,在密封箱(20)的另一侧设有急救箱、食品箱,在密封箱(20)内设有微 型发电机(9)、蓄电池(33)、收录机(34)、对讲机(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行走器,其特征在于设在密封箱(20)外的绕线轮(25)和绕线定位滑轮(21)、(31)的上面设有绕线轮罩(23)。专利摘要一种用带子扣在人体上部或固定在专用服上穿在身上,通过上肢驱动机构和下肢驱动机构,人体上肢拉力作用于摇杆,通过轴,摇臂,把动传递给齿条、齿轮转动,通过轴传给螺旋弹簧,下肢蹬力通过脚蹬环带动绕线轮转动,通过轴传给螺旋弹簧,螺旋弹簧驱动齿轮传递到螺旋桨。把人体四肢运动产生的力能变成机械能,使人在水中行走自如,快速前进的水中行走器。在军事上它可用作深海救生和单人执行军事任务的水上行走工具。作为游泳和水上娱乐工具,它会给人增加乐趣。它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文档编号B63B35/00GK2212548SQ9422251公开日1995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25日专利技术者叶德顺 申请人:叶德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上肢驱动机构,下肢驱动机构,缓冲、变速和推进机构,密封箱(20),主体架(3)组成的水中行走器,其特征在于:摇杆(2)安装在轴(4)上,主体架(3)支承着轴(4),摇臂(5)的一端安装在轴(4)上,另一端与齿条(12)铰链,螺旋弹簧(36)的内端与摇臂(5)连接,外端与齿条(12)连接,主体架(3)支承着轴(17),齿轮(14)用键与轴(17)连接,齿条(12)与齿轮(14)啮合,棘爪(19)安装在主体架(3)上,棘爪(19)与齿轮(14)啮合,星形拉线(30)的一条线通过横向并排安装在主体架(3)上的拉线定位滑轮(21)、(31)形成的槽孔,连接在绕线轮(25)的绕线槽内,星形拉线(30)的另两条线与脚蹬环(29)、(32)连接,绕线轮(25)用键与轴(26)连接,主体架(3)支承着轴(26),齿轮(28)用键与轴(26)连接,螺旋弹簧(27)的内端与主体架(3)连接,外端与齿轮(28)连接,齿轮(28)与齿轮(16)啮合,通过棘轮(18)传动到轴(17),螺旋弹簧(15)的内端与轴(17)连接,外端与齿轮(13)连接,齿轮(13)与齿轮(11)啮合,主体架(3)支承着轴(10),圆椎齿轮(8)与圆椎齿轮(7)啮合,主体架(3)支承着轴(6),轴(6)的一端在密封箱(20)内,用键与圆椎齿轮(7)连接,轴(6)的另一端在密封箱(20)外,用键与螺旋浆(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德顺
申请(专利权)人:叶德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