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换轨作业车及其作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5357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6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换轨作业车及其作业方法,作业车仅包括一节车体,作业车还包括设置在车体前后两端底部的转向架。作业车进一步包括扣件回收装置、吊钳装置,以及六个以上的钢轨收放装置。扣件回收装置、吊钳装置,以及六个以上的钢轨收放装置彼此间隔地设置在车体前后两端底部的转向架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快速换轨作业车及其作业方法能够达到7km/h以上的换轨作业速度,并能在25米内完成换轨作业,能够很好地适应铁路快速换轨的需要,并适用于曲线半径较小路段的施工,具有安全和高度自动化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作业车仅包括一节车体,作业车还包括设置在车体前后两端底部的转向架。作业车进一步包括扣件回收装置、吊钳装置,以及六个以上的钢轨收放装置。扣件回收装置、吊钳装置,以及六个以上的钢轨收放装置彼此间隔地设置在车体前后两端底部的转向架之间。本专利技术能够达到7km/h以上的换轨作业速度,并能在25米内完成换轨作业,能够很好地适应铁路快速换轨的需要,并适用于曲线半径较小路段的施工,具有安全和高度自动化的优点。【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工程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铁路工程和设备维护领域的。
技术介绍
在铁路施工作业中,常常要对钢轨进行夹持,如换轨、铺轨、换枕等作业过程。在上述作业过程中,既要使钢轨按作业要求移动,又要对因此移动产生的作用力进行控制,在各种作业工况下,铁路施工机械对钢轨夹持面、承托面的不同,均会对施工作业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的铁路换轨方法及机械已有多种,如中国专利CN101718066A、CN2263610Y、CN2871617Y、CN2510526Y、CN1152169C就公开了多种不同类型适应于不同用途的轨道更换机械。这些换轨机械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是将新钢轨摆放于旧轨旁,并拆除旧钢轨的大部分扣件后,通过机械边行走边将旧钢轨逐段、连续搬离承轨槽,同时将新钢轨逐段连续安置于承轨槽内的连续作业方式。 在专利CN101718066A中所描述的换轨车,采用两节车体的型式,第一台车主要用于回收扣件,第二台车主要用于换轨作业。如附图1所示,当旧钢轨放置于轨枕中间时,第二台车的第二钢轨夹持装置101、第三钢轨夹持装置102和第五钢轨夹持装置104夹持旧钢轨,第一钢轨夹持装置100、第四钢轨夹持装置103和第六钢轨夹持装置105夹持新钢轨。当旧钢轨需要放置轨枕两边时,第二台车的第二钢轨夹持装置101、第三钢轨夹持装置102和第四钢轨夹持装置103夹持旧钢轨,第一钢轨夹持装置100、第五钢轨夹持装置104和第六钢轨夹持装置105夹持新钢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时间极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极大地增加了操作的难度。此外,由于整台设备长度过长,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操作麻烦、编组困难,并且成本较高。并且在旧钢轨内放、旧钢轨外放两种工况下,钢轨夹持机构的组合形式不一样,极大地增加了操作难度。此外,由于每个封锁点换轨里程都在2公里左右,扣件回收十分困难、材料丢失严重、人工回收效率低。大型施工机械的扣件回收装置不能适应于曲线半径较小,如曲线半径小于180米的路段施工。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换轨方法和装置未提供可快速换轨并同时快速回收金属扣件的机械,不适应于利用天窗点快速换轨的需要,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换轨作业车,能够实现快速换轨作业,很好地适应于铁路快速换轨的需要,并能够在较短的距离范围内完成换轨,适应曲线半径较小路段的施工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了一种快速换轨作业车的技术实现方案,一种快速换轨作业车,所述作业车仅包括一节车体,所述作业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前后两端底部的转向架。所述作业车进一步包括扣件回收装置、吊钳装置,以及六个以上的钢轨收放装置。所述扣件回收装置、吊钳装置,以及六个以上的钢轨收放装置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车体前后两端底部的转向架之间。 优选的,所述钢轨收放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钢轨收放装置、第二钢轨收放装置、第三钢轨收放装置、第四钢轨收放装置、第五钢轨收放装置和第六钢轨收放装置。所述扣件回收装置进一步包括扣件输送装置和扣件回收斗,所述吊钳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吊钳装置、第二吊钳装置和第三吊钳装置。所述第一钢轨收放装置、第一吊钳装置、扣件输送装置、第二吊钳装置、第二钢轨收放装置、第三钢轨收放装置、扣件回收斗、第四钢轨收放装置、第三吊钳装置、第五钢轨收放装置和第六钢轨收放装置依次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车体前后两端底部的转向架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轨收放装置和第二钢轨收放装置具有与钢轨轨底和钢轨侧面滚动接触的夹持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三钢轨收放装置、第四钢轨收放装置和第五钢轨收放装置具有与钢轨轨底滑动接触、与钢轨侧面滚动接触的夹持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六钢轨收放装置具有与钢轨侧面滚动接触的夹持结构。 优选的,所述快速换轨作业车能应用于7km/h以上的换轨作业。 优选的,所述快速换轨作业车能在25米以内完成换轨作业。 优选的,所述车体的长度低于35米。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快速换轨作业车实现快速换轨作业的方法,能够达到5km/h的换轨作业速度,很好地适应铁路快速换轨的需要,并具有安全和高度自动化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还另外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快速换轨作业车进行快速换轨作业方法的技术实现方案,当新钢轨放置于轨道旁,需将旧钢轨放置于轨道中心时,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旧钢轨按照承轨槽、吊钳装置、第三钢轨收放装置、第四钢轨收放装置、轨道中心的轨迹放置入所述轨道中心; 所述新钢轨按照轨道旁、吊钳装置、第一钢轨收放装置、第二钢轨收放装置、第五钢轨收放装置、第六钢轨收放装置、承轨槽的轨迹放置入所述承轨槽内。 本专利技术还另外提供了另一种利用上述快速换轨作业车进行快速换轨作业方法的技术实现方案,当新钢轨放置于轨道旁,需将旧钢轨放置于轨枕两侧时,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旧钢轨按照承轨槽、吊钳装置、第三钢轨收放装置、第四钢轨收放装置、轨枕两侧的轨迹放置入所述轨枕两侧; 所述新钢轨按照轨道旁、吊钳装置、第一钢轨收放装置、第二钢轨收放装置、第五钢轨收放装置、第六钢轨收放装置、承轨槽的轨迹放置入所述承轨槽内。 通过实施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I)本专利技术快速换轨作业车的整台设备仅由一节车构成,缩短了整车的长度,便于施工作业及长途挂运的编组,并且结构更加紧凑,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能够达到7km/h以上的换轨作业速度,很好地适应于铁路快速换轨的需要,并能在25米内完成换轨,适应曲线半径较小路段的施工需要,同时还具有安全和高度自动化的优点; (2)本专利技术快速换轨作业方法对旧钢轨进行内放和外放的操作均由同一组装置完成,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本专利技术方法能够达到5km/h的换轨作业速度,并根据换轨需要夹持、移动钢轨,从而有效控制钢轨夹持的作用力,适应铁路换轨作业的需要。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是现有技术快速换轨作业车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快速换轨作业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快速换轨作业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扣件回收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快速换轨作业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钢轨收放装置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快速换轨作业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钢轨收放装置的结构示意侧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换轨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车仅包括一节车体(1),所述作业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1)前后两端底部的转向架(10);所述作业车进一步包括扣件回收装置、吊钳装置,以及六个以上的钢轨收放装置;所述扣件回收装置、吊钳装置,以及六个以上的钢轨收放装置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车体(1)前后两端底部的转向架(1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涌李石平刘莎汪海周彦珠王强胡小吉方继武刘启灵李清科刘卫新肖少坤王增宝张子国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