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井井下仪器打捞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5621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井井下仪器打捞矛,包括打捞筒、筒体总成、总成固定螺栓、卡簧、打捞杆、捞杆连接丝扣、打捞爪、平衡块,位于打捞筒上部的筒体总成的外径为变径结构,靠近打捞筒部分外径大,靠近卡簧部分外径小,凸台形成在打捞爪所在的位置,在大外径段的凸台上形成有外螺纹,在筒体总成小外径段套有能在小外径段滑动的带有内螺纹的安全锁紧螺母,安全锁紧螺母的内螺纹与大外径段凸台上的外螺纹相匹配,在靠近卡簧端的筒体总成外侧设置有突出的圆柱凸起,在安全锁紧螺母上冲着圆柱凸起开有L形贯通槽,使安全锁紧螺母能卡在圆柱凸起上悬挂固定。有效防止多点仪器掉落在井眼中和钻井平台事故的发生,保证打捞作业的成功率,提高打捞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捞矛,特别是一种钻柱内捞取仪器的钻井井下仪器打捞矛
技术介绍
石油钻井过程中需要检查井眼轨迹数据,通常采用井下多点仪器进行井斜、方位等数据测量,操作人员将电子多点仪器从钻柱内水眼里投入,仪器下行至专用无磁钻铤内工具内,后进行多点仪器连续测量;测量结束后,用钻机做动力采用井口设备起出钻柱,当这种仪器距钻井平台面出口 10?30米时,需要下入专用仪器打捞矛捞取此仪器,操作人员将打捞矛从井口平台投放到钻柱水眼内进行打捞多点仪器作业,工具出平台面后进行吊放作业将其放置到地面进行拆卸,打捞矛为安全方便打捞钻柱内仪器的专用工具。如图1、2所示,现有技术的钻井井下仪器打捞矛包括打捞筒1、筒体总成2、总成固定螺栓3、卡簧5、打捞矛杆6、捞杆连接丝扣7、打捞爪9、平衡块11,打捞矛依靠下行重力快速下行,筒体总成2内的打捞爪9与被打捞多点仪器的顶部打捞接头相互咬合,然后再通过与打携矛连接的钢丝绳,使用钻井平台上的气动绞车吊起打携矛。当仪器与打携矛杆6起出钻具端面时,由于咬合连接多点仪器打捞头的打捞矛上的打捞爪9,采用上下变径卡紧方式,当工作人员用手拉挤卡簧时,由于打捞爪9压紧力由筒体总成2的卡簧5提供,因此会受外力影响反应敏感,打捞爪9卡口易扩张打开,造成多点仪器上的打捞接头舌部脱离,仪器会掉入钻具水眼内或井眼环空中,发生仪器落井、损坏事故。现有技术在打捞仪器时存在以下缺点:安全隐患:当起出原打携矛时,在工具起过程中,需要打携操作人员牵引吊送到地面拆卸,此操作过程中,人员或其它装备可能会碰到筒体总成2,吊送工具过程由于外力作用。经常出现打捞矛及多点仪器起止中途脱落造成落入井眼环空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钻井风险高:由于打捞仪器作业在井口操作,如打捞过程中起出仪器打捞矛操作出现问题,井口操作时间过长,钻井作业过程本身风险性较高,当发生井下气浸及其它井控风险时会造成井喷风险。现有技术因设计结构原因,时常发生捞出仪器在吊送过程中,因无锁紧装置,频繁出现因外力作用联接失效而脱落,仪器工具掉入井口环空井眼中,因在裸眼中无法打捞,造成仪器报费,另外,掉落在平台上,首先会对平台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其次,仪器因强震将损坏电子多点仪器,因此,急需能够防掉、起下过程安全的钻柱内电子多点仪器打捞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钻井井下仪器打捞矛,提高打捞提升仪器作业运行的安全性,保护作业人员及仪器的安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井井下仪器打捞矛,包括打捞筒、筒体总成、总成固定螺栓、卡簧、打捞杆、捞杆连接丝扣、打捞爪、平衡块,位于打捞筒上部的筒体总成的外径为变径结构,靠近打捞筒部分外径大,靠近卡簧部分外径小,凸台形成在打捞爪所在的位置,在大外径段的凸台上形成有外螺纹,在筒体总成小外径段套有能在小外径段滑动的带有内螺纹的安全锁紧螺母,安全锁紧螺母的内螺纹与大外径段凸台上的外螺纹相匹配,在靠近卡簧端的筒体总成外侧设置有突出的圆柱凸起,在安全锁紧螺母上冲着圆柱凸起开有L形贯通槽,使安全锁紧螺母能卡在圆柱凸起上悬挂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优化筒体总成增加安全锁接螺纹及螺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可防止打捞矛在捞出多点仪器,因打捞爪在吊起作业中受力脱掉,有效防止多点仪器掉落在井眼中和钻井平台事故的发生,保证打捞作业的成功率,提高打捞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井下仪器打捞矛的主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钻井井下仪器打捞矛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钻井井下仪器打捞矛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钻井井下仪器打捞矛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钻井井下仪器打捞矛的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是相同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所以不再叙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不同点是筒体总成结构不同,下面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3、4所示,本技术的钻井井下仪器打捞矛,包括打捞筒1、筒体总成2、总成固定螺栓3、卡簧5、打捞杆6、捞杆连接丝扣7、打捞爪9、平衡块11,位于打捞筒I上部的筒体总成2的外径为变径结构,靠近打捞筒I部分外径大,靠近卡簧5部分外径小,凸台形成在打捞爪9所在的位置,在大外径段的凸台上形成有外螺纹8,在筒体总成2小外径段套有能在小外径段滑动的带有内螺纹的安全锁紧螺母4,安全锁紧螺母4的内螺纹与大外径段凸台上的外螺纹8相匹配,在靠近卡簧5端的筒体总成2外侧设置有突出的圆柱凸起10,在安全锁紧螺母4上冲着圆柱凸起10开有L形贯通槽12,使安全锁紧螺母4能卡在圆柱凸起10上悬挂固定。所述的打捞筒I与筒体总成2通过内丝扣连接,所述筒体总成2内有二只对称的打捞爪9,其上端与卡簧5相连并由其提供弹力,所述打捞爪9与内平衡块11相互支撑防止打其移位。所述的平衡块11由两个总成固定螺栓3固定。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具体的说,所述当钻机将井眼内钻柱即将起完,井口只剩10 - 30米专用测量钻柱时停下来,操作人员在井口进行打捞作业,所述的打捞矛在钻井平台上连接一段加重杆与打捞杆丝扣7相接,其后端带绳帽用钢丝绳相连,操作人员将其投至井中钻柱水眼内,打捞下行过程中,打捞筒I当碰到多点仪器本体打捞头时,在重力作用下筒体总成2内的打捞爪9张开,当多点打捞头变径舌部过打捞爪后,在弹性力作用下打捞爪9卡住多点仪器打捞头变径处,打捞成功后,所述的打捞矛起出钻柱后,用操作人员用手将安全锁紧螺母4使其从上挂圆柱凸起10处分离,将其下行到筒体总成2公扣丝扣处上紧。后吊出钻井平台完成作iko在施工现场,钻井井口平台上部有一个操作台,这个台内有控制上提、下入的逻辑控制器,操作者可启动钻井平台控制器,起出、移动打捞矛及捞矛相连的多点仪器。本技术石油井下仪器打捞矛,通过增加筒体总成前端面的锁紧丝扣(外螺纹8)、安全锁紧螺母相互锁紧筒体总成,有效的限制打捞爪两侧打开,使用时仪器在出平台面时首先进行锁死操作,再进行吊放作业,保障了工具仪器的安全性,有效的防止仪器因连接问题脱落事故的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相同领域内的有识之士可以在本技术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可以轻易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种实施例都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钻井井下仪器打捞矛,包括打捞筒(I)、筒体总成(2)、总成固定螺栓(3)、卡簧(5)、打捞杆(6)、捞杆连接丝扣(7)、打捞爪(9)、平衡块(11),其特征在于,位于打捞筒(I)上部的筒体总成(2)的外径为变径结构,靠近打捞筒(I)部分外径大,靠近卡簧(5)部分外径小,凸台形成在打捞爪(9)所在的位置,在大外径段的凸台上形成有外螺纹(8),在筒体总成(2)小外径段套有能在小外径段滑动的带有内螺纹的安全锁紧螺母(4),安全锁紧螺母(4)的内螺纹与大外径段凸台上的外螺纹(8)相匹配,在靠近卡簧(5)端的筒体总成(2)外侧设置有突出的圆柱凸起(10),在安全锁紧螺母⑷上冲着圆柱凸起(10)开有L形贯通槽(12),使安全锁紧螺母⑷能卡在圆柱凸起(10)上悬挂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钻井井下仪器打捞矛,包括打捞筒、筒体总成、总成固定螺栓、卡簧、打捞杆、捞杆连接丝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井井下仪器打捞矛,包括打捞筒(1)、筒体总成(2)、总成固定螺栓(3)、卡簧(5)、打捞杆(6)、捞杆连接丝扣(7)、打捞爪(9)、平衡块(11),其特征在于,位于打捞筒(1)上部的筒体总成(2)的外径为变径结构,靠近打捞筒(1)部分外径大,靠近卡簧(5)部分外径小,凸台形成在打捞爪(9)所在的位置,在大外径段的凸台上形成有外螺纹(8),在筒体总成(2)小外径段套有能在小外径段滑动的带有内螺纹的安全锁紧螺母(4),安全锁紧螺母(4)的内螺纹与大外径段凸台上的外螺纹(8)相匹配,在靠近卡簧(5)端的筒体总成(2)外侧设置有突出的圆柱凸起(10),在安全锁紧螺母(4)上冲着圆柱凸起(10)开有L形贯通槽(12),使安全锁紧螺母(4)能卡在圆柱凸起(10)上悬挂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林毛凯薜银亮梁云鹏吴冬凤刘文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