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增产改造,尤其涉及一种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
技术介绍
1、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高含水后期阶段,油井结垢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油井结垢问题正严重制约着油田正常的生产发展,并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结垢物主要由碳酸钙、硫酸钙、铁锈等无机垢以及胶质、沥青质和蜡等有机垢混合形成,当前利用有机溶剂进行除垢,对于混合垢型难以清除,且存在高毒性、低闪点等问题,单纯热洗井工艺也很难达到目的。
2、生物酶解堵技术近年来在生物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油层解堵技术,其安全稳定性好,对作业人员无伤害,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对油气田管线、管柱无腐蚀,与原油之间只发生生化反应,不改变原油的特性,不产生乳化作用,不产生新的衍生物,所以注入地层后不会因结垢而堵塞油层,也不会污染油层,因此在油气田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生物酶解堵产品解决非均质地层解堵效果不佳,生物酶解堵剂挤入地层后,大多进入渗透性好的高含水层,且生物酶解堵剂仅对蜡质、沥青质等有机堵塞物具有解堵的作用,无法解除碳酸钙、硫酸钙、铁锈等无机垢。大大限制了其在油田解堵工艺中的应用。因此需要形成一种复合解堵体系使其进入地层后,既可以有效解除稠油油藏近井地带的有机堵塞以及无机堵塞,同时能够使得非均质油层中低渗储层得到改造,满足非均质储层油井增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以解决现有酸化解堵技术存在的缺点,具有解除有机、无机的堵塞物,同时暂堵高渗储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向油井中注入生物解堵液;(2)向油井中注入转向酸体系;(3)向油井中注入生物解堵液;(4)向油井中注入顶替液;
4、所述生物解堵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生物酶2-5份,生物酶稳定剂1-3份,表面活性剂0.5-1份,其余为水。
5、进一步的,
6、所述生物酶为嗜热地芽孢杆菌dm-2产生的新型糖蛋白类物质,组成成分包括:葡萄糖、赖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和甘氨酸;
7、所述生物酶稳定剂为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8、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氟化重烷基苯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石油磺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9、进一步的,
10、所述生物解堵液的制备步骤包括:在搅拌罐中加入2-5份生物酶,再加入91-96.5份水,1-3份生物酶稳定剂,0.5-1份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即得。
11、进一步的,
12、所述转向酸体系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工业盐酸15-20份,转向剂5-8份,缓蚀剂1-2份,多效添加剂1-2份,其余为水。
13、进一步的,
14、所述转向剂为油酸酰胺丙基甜菜碱、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椰油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中的任意一种;
15、所述缓蚀剂为醛酮胺缩聚物类缓蚀剂、吡啶季铵盐类缓蚀剂、咪唑啉类缓蚀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以任意比的混合物;
16、所述多效添加剂组成成分包括:柠檬酸、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
17、进一步的,
18、所述多效添加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柠檬酸20-4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0-15份、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5-10份,其余为水。
19、进一步的,
20、所述多效添加剂的制备步骤包括:在装有搅拌装置的釜中加入水,然后加入20-40份柠檬酸,10-15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搅拌1h直至完全溶解,然后加5-10份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搅拌均匀,即得。
21、进一步的,
22、所述转向酸体系的制备步骤包括:在搅拌罐中加入15-20份工业盐酸,然后再加入5-8份转向剂,1-2份缓蚀剂,1-2份多效添加剂,68-88份水,搅拌均匀,即得。
23、进一步的,
24、所述顶替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4份kcl和96-98份水。
25、进一步的,
26、所述生物解堵液的现场用量为40-60方;
27、所述转向酸体系的现场用量为40-60方;
28、所述顶替液的现场使用量为10-20方。
29、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在于:
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解堵液首先进入高渗储层,有效解除蜡质、沥青质沉淀造成的地层有机堵塞,使得包裹其中的无机杂质充分暴露出来,有利于随后转向酸体系对无机堵塞物的溶蚀。注入转向酸体系后,酸液进入高渗储层,有效解除无机垢,满足油井复杂结垢储层解堵。随着酸岩反应的进行,酸液体系粘度逐渐增大,暂堵高渗储层,迫使后续酸液、生物解堵液进入低渗储层,使得低渗油层得到处理,满足非均质油井增产的需要。
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可适用非均质储层油井解堵,该工艺既可以有效解除油井储层近井地带的有机堵塞,又可以清除地层矿物颗粒以及无机垢等形成的堵塞,同时利用转向酸体系具有良好的暂堵转向效果,暂堵高渗储层,迫使后续酸液、生物解堵液进入低渗储层,使得低渗油层得到处理。此外生物解堵液体系不改变原油的特性,不产生乳化作用,不产生新的衍生物,不会污染油层。而转向酸体系遇油后自动破胶,粘度小,无残渣,易于返排,对地层的伤害小;对于非均质储层油井增产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向油井中注入生物解堵液;(2)向油井中注入转向酸体系;(3)向油井中注入生物解堵液;(4)向油井中注入顶替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向油井中注入生物解堵液;(2)向油井中注入转向酸体系;(3)向油井中注入生物解堵液;(4)向油井中注入顶替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质储层生物复合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福员,王云云,谷庆江,谢春捷,何杰玲,杨彬,尹海霞,贾红战,曹骕骕,李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