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式机械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54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船式机械形成“水垫”的润滑装置,其特征是在船头下部月牙形侧挡板之间加装一或几块前挡板,用它承受拥土和压土压力,并形成船头与前挡板之间的自然注水缝,水从注水缝流入船底形成“水垫”。采用本装置所述的船壳,可在船底形成“水垫”,达到完全泥水垫润滑效果,极大延长船体使用寿命和减少船体的滑行阻力。(*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自然注水形成船式机械壳体底部“水垫”的装置,它可以使 船式拖拉机、插秧机、耕整机、水陆两用坦克和 水陆海涂(或飘浮于沼泽)三用运输装置底部形成“水垫”。现有船式机械在水田中工作时,其机体的重量主要由船体(或滑板)承受,由于机体重量的作用,土壤表层的泥水被挤压出船壳底部,使船壳底部与土壤直接接触,因此,滑行阻力大,船底摩 损严重。为了减少船体的滑行阻力,延长船体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人曾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船壳,它在壳体底部两侧边各加装一条档条,用以防止船底与土壤之间的泥水外泄,在机体前进时,泥水强迫流入船底与土壤之间,使其形成一层泥水膜,这将减少船体的滑行阻力和摩损。该船壳已申请并获得专利权CN86203229。为了进一步减少船体滑行阻力和摩损,本专利技术人又设计出月牙形侧档板,並将它固定在船头两边侧档条上,这样两月牙形侧档板、船头钢板和土壤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大喇叭口,它的储水量远远大于没有月牙形侧档板的船体,在船体向前行驶时,强迫压入船底的泥水量将明显提高,润滑和减阻效果将显著提高。该装置已申请了专利(CN89202728)。由于船式机械在水田中前进时,船头要产生拥土和压实土壤,使其成为沟槽,因而船头下部要受到土壤的压力(压力的分布如图2所示),泥水要从头部强迫进入船底要受到拥土压力的阻档,因此,加档条和月牙形侧档板后,能大大改善船底的润滑条件,但是要使其达到“船底水垫”就不可能了。该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船底形成“水垫”后,可达到极大改善船底润滑条件,极大减少船体滑行阻力、油耗率和提高船体使用寿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在船底形成“水垫”的装置是在CN86203229和CN89202728所述新壳体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其具体措施是在船头下部两月牙形侧档板之间加装一块(或几块)前档板,板与船头就形成一条缝,在船前进时,前档板将承受拥土压力,由于水和船头的相对运动产生速度的分速度,泥水就自然流畅地从缝的上部流到船底缝的下部出口处,出口处由于前档板底部高速刮泥和有高速泥水流通过,並将形成负压,有吸水作用,从而加强了泥水的注入速度,使船底形成了“水垫”,达到极大改善船底润滑条件、极大减少船体滑行阻力和提高船体寿命的目的。其具体结构如附图所示。附图说明图1为正视图;图2为侧剖图;图3为仰视图;图中1为船壳;2为侧档条;3为月牙形侧档板;4为“水垫”,5为水表面;6为土壤表面;7为前档板;P为拥土压力。前档板可采用1.5~2的薄钢板或3mm~6mm的塑料板,先弯成所需形状,然后用焊接或螺丝固定而成。权利要求1.一种船式机械壳体,由船壳或滑板和船底侧档条组成,其特征是在船头下部加装前档板,此板与船头形成一条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式机械壳体,其特征在于前档板的板厚根据缝的宽窄定为1.5~2mm钢板或3mm~6mm塑料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式机械壳体,其特征在于船头下部的前档板由1块或几块板组合,档板与船头下部通过焊接或螺丝固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船式机械形成“水垫”的润滑装置,其特征是在船头下部月牙形侧挡板之问加装一或几块前挡板,用它承受拥土和压土压力,并形成船头与前挡板之间的自然注水缝,水从注水缝流入船底形成“水垫”。采用本装置所述的船壳,可在船底形成“水垫”,达到完全泥水垫润滑效果,极大延长船体使用寿命和减少船体的滑行阻力。文档编号B63B38/00GK2078289SQ9020537公开日1991年6月5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李振镛, 李屹 申请人:浙江农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式机械壳体,由船壳或滑板和船底侧档条组成,其特征是在船头下部加装前档板,此板与船头形成一条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镛李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