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缆绕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27742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控制电缆绕线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控制线采用人工折弯,折弯大小不统一,连接效果不好,以及线号标记套容易脱落的问题。它包括将控制线折弯并以可拆式铰接方式连接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上设有弧形凹槽,第二模具设有与所述弧形凹槽相扣合的弧形凸体;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还设有用于将控制线连同线号标记套一起夹紧固定的加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用扭簧合页连接的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用锁紧机构锁紧固定。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将控制线按统一大小和形状折弯,改善连接效果,并解决线号标记套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绕线装置
,具体地说是是一种控制电缆绕线器
技术介绍
控制电缆I主要包括电流、电压和电缆三种控制线,一般为1.5至4平方米的包皮铜线。如图1所示,控制电缆I在连接时,通常是从端子排11底部穿过,然后反向折弯后将自由端固定在端子排11的接线孔中,并且每根控制线上都带有便于区分的线号标记套13。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给接线作业带来许多不便。第一、在实际作业中,一个端子排11上需要连接很多根控制线,而在反向折弯时通常是由接线人员手工来完成,如图1中所示,这往往会导致相邻控制线之间折弯形状和大小不同,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控制线显得比较凌乱,给后期的管理维护带来诸多不便。第二、如图1所示,在控制线连接到端子排11后,控制线I与端子排11的连接过渡处12会因为控制线I本身的回弹作用而向外膨胀顶紧,使该处受力较大从而影响控制线的使用寿命。第三,由于在线号标记套13直接套置在控制线I上,在安装以及后期的拆卸维护过程中很容易脱落丢失,如果线号标记套13脱落丢失,将给后期的区分工作带来很大麻烦。为此,如何避免线号标记套13脱落,并获得一种使控制线折弯大小均匀统一、改善控制电缆在端子排上的连接效果的折弯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宄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控制线采用人工折弯,折弯大小不统一,连接效果不好,以及线号标记套容易脱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电缆绕线器,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控制线折弯成统一的形状和大小,同时在控制线连接端向内折弯,减小控制线与端子排连接过渡处的回弹应力,不仅改善连接效果,而且有效避免线号标记套脱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电缆绕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上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二模具设有与所述弧形凹槽相扣合的弧形凸体;所述第一模具以可拆式铰接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具上,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沿铰接处转动使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弧形凸体扣合;所述第一模具的非铰接端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所述第一夹紧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的非铰接端,所述第二夹紧部利用扭簧合页与所述第一夹紧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二夹紧部能沿所述扭簧合页的铰接处向外转动打开;所述第一夹紧部内侧面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夹紧部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缺口相对应的第三缺口,所述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拼合时,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三缺口拼合成插口;所述第二夹紧部与所述第一夹紧部上端设有将两者扣合锁紧的锁紧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具的上端设有一铰接环,所述第一模具上端设有一铰接支架,所述铰接支架上设有一能插入所述铰接环的第一铰接轴。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扣板、扭簧、第二铰接轴、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夹紧部上端,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夹紧部上端,所述扣板利用套有所述扭簧的所述第二铰接轴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所述扣板在靠近所述第二支撑座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支撑座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卡紧的第二凸起。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凹槽为半圆形凹槽,所述弧形凸体为与所述弧形凹槽相扣合的的半圆形凸体。进一步地,所述插口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分布多个。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凹槽为半椭圆形凹槽,所述弧形凸体为与所述弧形凹槽相扣合的的半椭圆形凸体。进一步地,所述插口在竖直方向上均勾分布多个。进一步地,所述插口为圆形孔或者多边形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它能够将控制电缆利用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折弯成大小、形状统一的弧形结构,使端子排上的控制线之间折弯形状和大小相同,使得控制线整体较为美观,而且便于控制线的理顺,方便后期的管理维护。2、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为可拆式铰接连接,在完成折弯操作后,只需将第一压模沿铰接处拆下即可实现控制电缆与两个压模的分离,保证控制线的折弯形状不受影响。3、第一压模的非铰接端设有控制线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主要包括采用扭簧合页连接的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两个夹紧部结合处设有用于夹紧固定控制线端的插口,该插口可以将控制线连同线号标记套一起夹紧固定。两个夹紧部上端采用锁紧机构锁紧,在完成折线后,只需打开锁紧机构,两个夹紧部在扭簧合页的作用下自然分开,所述插口能随两夹紧部的分开而分开为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此时连同线号标记套一起被折弯的控制线端自然弹出。这样,该夹紧机构可以在控制线端额外折出一个向内突出的折弯,使得控制线端向外撇出,从而减小控制线与端子排连接过渡处的回弹应力,改善连接效果;此外,线号标记套被一起折弯,增加线号标记套的牢固性,使得线号标记套在检修拆下过程中不易脱落。4、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压模上的弧面凹槽,以及与其配合使用的第二压模上的弧面凸体可有多种设置方式,如半圆形、椭圆形等,可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制作合适的折弯模具,从而具有更好的适用性。5、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一次对多根控制线进行折弯操作,从而在保证接线质量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操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控制电缆连接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种实施例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第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压模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第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压模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控制线端子夹紧机构中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利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种实施例进行弯线操作的第一步示意图;图7为利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种实施例进行弯线操作的第二步示意图;图8为利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种实施例进行弯线操作的第三步示意图;图9为利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种实施例进行弯线操作的第四步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利用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进行弯线操作的第一步示意图;图12为利用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进行弯线操作的第二步示意图;图13为利用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进行弯线操作的第三步示意图;图14为利用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种实施例进行弯线操作的第四步示意图;图15为使用本专利技术折弯后控制电缆连接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电缆,11端子排,12过渡处,13线号标记套,2第一压模,(21或21')弧形凹槽,22铰接支架,221第一铰接轴,23第一夹紧部,231第一支撑座,2311第二铰接轴,2312扭簧,232扣板,2321第一凸起,24第二夹紧部,241第二支撑座,2411第一缺口,2412第二凸起,25扭簧合页,26插口,261第二缺口,262第三缺口,3第二压模,(31或31')弧形凸体,32铰接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给出的一种控制电缆绕线器,它能够将控制线折弯成统一的形状和大小,同时在控制线连接端向内折弯,减小控制线与端子排连接过渡处的回弹应力,不仅改善连接效果,而且有效避免线号标记套13脱落。如图2至图14中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3,所述第一模具2上设有弧形凹槽(21或21'),所述第二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电缆绕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3),所述第一模具(2)上设有弧形凹槽(21或21′),所述第二模具(3)设有与所述弧形凹槽(21或21′)相扣合的弧形凸体(31或31′);所述第一模具(2)以可拆式铰接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具(3)上,所述第一模具(2)与所述第二模具(3)沿铰接处转动使所述弧形凹槽(21或21′)与所述弧形凸体(31或31′)扣合;所述第一模具(2)的非铰接端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紧部(23)和第二夹紧部(24),所述第一夹紧部(23)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2)的非铰接端,所述第二夹紧部(24)利用扭簧合页(25)与所述第一夹紧部(23)铰接连接,所述第二夹紧部(24)能沿所述扭簧合页(25)的铰接处向外转动打开;所述第一夹紧部(23)内侧面上设有第二缺口(261),所述第二夹紧部(24)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缺口(261)相对应的第三缺口(262),所述第一夹紧部(23)与所述第二夹紧部(24)拼合时,所述第二缺口(261)与所述第三缺口(262)拼合成插口(26);所述第二夹紧部(24)与所述第一夹紧部(23)上端设有将两者扣合锁紧的锁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垒张晔张健万旭初嫣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