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抓力锚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253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大抓力锚、锚链筒、锚唇、锚台等。大抓力锚锚唇锚台的设计采用的技术是重力滑行内倾翻转原理,利用锚的重心在其销轴的上部,设计时将锚链筒的俯仰角设计成35°-50°,锚唇的内口设计成里部段平直、中部段线性收缩、外部段扩展型,外口光顺圆弧。锚链筒以45°的俯仰焊接在船体与上甲板上,锚链筒的下端口与锚唇内下口焊接,锚台侧面弧板上口与锚唇外下口焊接,锚台侧面弧板下口与设定的锚链筒的船体扩展相贯线处焊接。当大抓力锚到达锚唇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达到大抓力锚顺利翻转,进而贴合在锚唇锚台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简单,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欠缺,降低了船舶的建造成本,提高了造船领域的竞争能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锚唇和锚台设计技术,特别涉及5万吨级以上应用大抓力锚的船舶的锚唇和锚台设计。
技术介绍
大抓力锚是大吨位船舶优选的设备,其本身重量小、抓力大的性能在近阶段被船主普遍认可,而且大抓力锚既经济,效率又高,所以大吨位的船舶多采用大抓力锚。但是我国相关的设计部门到目前为止,均无大抓力锚的船舶的锚唇和锚台的成熟的设计技术,涉及到大抓力锚船舶的锚唇和锚台设计均委托国外设计,不但使船舶造价增加,还会使交船期得不到保证,影响船厂的造船能力和对各种大型船舶的承接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大抓力锚翻转空间小和贴合困难的大抓力锚锚唇和锚台设计技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抓力锚锚唇锚台设计技术,包括大抓力锚、锚链筒、锚唇、锚台等。大抓力锚(沪东重机铸造厂产)主要包括锚杆、锚抓、销轴。锚抓绕销轴左右转动,其左右摆角最大为35°,重心在销轴中心线以上250-300mm处。锚唇设计成内口里部段平直、中部段线性收缩、外部段扩展各坐标截面尺寸各异,外口光顺圆弧的一个整体结构。锚台设计依据坐标将构成锚台的侧面弧板等分成多块,等分的多块侧面弧板各上口与相应的锚唇外下口光顺圆弧过渡,其各下口沿锚唇外下口型值与设定的锚链筒的船体扩展相贯线过渡,尺寸各异的多块侧面弧板拼装焊接构成锚台。锚链筒以35°-50°的俯仰角穿过船体至上甲板处,并焊接在船体和上甲板上,锚链筒的下端口与锚唇内下口焊接,锚台侧面弧板上口与锚唇外下口焊接,锚台侧面弧板下口与设定的锚链筒的船体扩展相贯线处焊接,使锚唇固定连接在锚台上,锚台固定连接在船体上。上述的锚链筒的俯仰角设计为45°。上述的锚唇内外口中间设有加强圈。上述的锚台设计,依据坐标45°将构成锚台的侧面弧板分成八等分,尺寸各异的八等分侧面弧板拼装焊接构成锚台。上述锚台的45°八等分侧面弧板与平行锚链筒中心线的截面设有T型加强肘板。本专利技术在15.9万吨原油轮上的成功应用及后续的几条新船上的应用,充分证明了该项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降低了我国造船行业在锚唇和锚台制造成本,又提高了造船领域的技术,对承接各种大型船舶提供了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锚唇和锚台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坐标。图3为0°-180°坐标截面结构图。图4为图3的A向视图。图5为大抓力锚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侧视图。图7为大抓力锚在起锚时的行走轨迹及大抓力锚在本专利技术锚唇处翻转后贴合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大抓力锚锚唇锚台设计技术,包括大抓力锚21、锚链筒16、锚唇1、锚台11等。大抓力锚锚唇锚台设计采用的技术原理是重力滑行内倾翻转原理,大抓力锚的构造与其他形式锚所不同的是本身的重心25在销轴24的上部,其重心25对称的落在两锚爪23上,锚爪23绕销轴24的摆角为左右35°,所以大抓力锚21的锚爪23就限制了大抓力锚21的翻转空间和贴合区域。设计时为防止锚爪23摆角从35°摆至垂线的死点位置,设计时将锚链筒16的俯仰角15设计成45°,(既俯仰角15大于35°),再将锚唇1的上口处设计成流线型,达到大抓力锚21顺利翻转和滑行的目的。锚唇1的整体形状设计是按大抓力锚21的特点将锚唇1的内口2设计成里部段3平直、中部段4线性收缩、外部段5扩展、外口6光顺圆弧、且各坐标截面尺寸各异的一个整体结构。所述的锚唇1内口2、外口6宽度差较大为保证强度在内口2、外口6之间设有加强圈7。锚台11的设计,依据坐标45°将构成锚台11的侧面弧板17等分成八块,如图4所示八等分的侧面弧板17各弧板上口9与相应的锚唇1的外下口8光顺圆弧过渡,各弧板下口18沿锚唇1外下口8型值与设定的锚链筒16的船体13扩展相贯线过渡,尺寸各异的八块侧面弧板17拼装焊接,再将45°八等分与平行锚链筒16中心线的截面处以T型加强肘板12加固,T型加强肘板12一侧与锚链筒16焊接,另一侧与侧面弧板17采用塞焊形式焊接,构成锚台。锚唇1和锚台11的装配,将锚链筒16以45°的俯仰角15穿过船体13至上甲板14处,并焊接在船体13和上甲板14上,锚链筒16的下端口与锚唇内下口10焊接,锚台11的侧面弧板上口9与锚唇外下口8焊接,锚台侧面弧板下口18与设定的锚链筒16的船体13扩展相贯线处焊接,使锚唇1固定连接在锚台11上,锚台11固定连接在船体13上。大抓力锚21的翻转与贴合,参照图7,利用重力滑行内倾翻转原理,当电动液压组合锚机启动,通过锚链将大抓力锚21沿行走轨迹拉到锚唇1,锚杆22顺利进入锚唇内口2扩展型外部段5,当锚杆22经锚唇内口2线性收缩型中部段4时大抓力锚21开始翻转,此时锚杆22的俯仰角与锚链筒16的俯仰角相同,两锚爪23上的重心25在重力的作用下将锚爪23向内倾斜,同时大抓力锚21在锚唇上口坡度19滑动旋转,由侧向翻转到正向使大抓力锚21贴合在锚唇1和锚台11上,锚杆22在锚唇内口2的突起部20处限定及固定。权利要求1.大抓力锚锚唇锚台设计技术,包括大抓力锚(21)、锚链筒(16)、锚唇(1)、锚台(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唇(1)其内口(2)设计成里部段(3)平直、中部段(4)线性收缩、外部段(5)扩展型,其外口(6)光顺圆弧且各坐标截面尺寸各异的一个整体结构;所述的锚台(11)设计,依据坐标将构成锚台(11)的侧面弧板(17)等分成多块,等分的多块侧面弧板(17)上口(9)与相应的锚唇外下口(8)光顺圆弧过渡,各侧面弧板(17)的下口(18)沿锚唇外下口(8)型值向设定的锚链筒(16)的船体(13)扩展相贯线过渡,尺寸各异的多块侧面弧板拼装焊接构成锚台(11);所述的锚链筒(16)以大于35°并小于50°的俯仰角(15)穿过船体(13)至上甲板(14)处,并焊接在船体(13)和上甲板(14)上,锚链筒(16)的下端口与锚唇内下口(10)焊接,锚台(11)侧面弧板上口(9)与锚唇外下口(8)焊接,锚台(11)侧面弧板下口(18)与设定的锚链筒(16)的船体(13)扩展相贯线处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抓力锚锚唇锚台设计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链筒(16)的俯仰角(15)设计为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抓力锚锚唇锚台设计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唇内口(2)与锚唇外口(6)中间设有加强圈(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抓力锚锚唇锚台设计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台(11)设计,依据坐标45°将构成锚台(11)的侧面弧板(17)分成八等分,尺寸各异的八等分侧面弧板(17)拼装焊接构成锚台(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抓力锚锚唇锚台设计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台(11)的45°八等分侧面弧板(17)与平行锚链筒(16)中心线的截面设有T型加强肘板(12)。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包括大抓力锚、锚链筒、锚唇、锚台等。大抓力锚锚唇锚台的设计采用的技术是重力滑行内倾翻转原理,利用锚的重心在其销轴的上部,设计时将锚链筒的俯仰角设计成35°-50°,锚唇的内口设计成里部段平直、中部段线性收缩、外部段扩展型,外口光顺圆弧。锚链筒以45°的俯仰焊接在船体与上甲板上,锚链筒的下端口与锚唇内下口焊接,锚台侧面弧板上口与锚唇外下口焊接,锚台侧面弧板下口与设定的锚链筒的船体扩展相贯线处焊接。当大抓力锚到达锚唇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达到大抓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抓力锚锚唇锚台设计技术,包括大抓力锚(21)、锚链筒(16)、锚唇(1)、锚台(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唇(1)其内口(2)设计成里部段(3)平直、中部段(4)线性收缩、外部段(5)扩展型,其外口(6)光顺圆弧且各坐标截面尺寸各异的一个整体结构;所述的锚台(11)设计,依据坐标将构成锚台(11)的侧面弧板(17)等分成多块,等分的多块侧面弧板(17)上口(9)与相应的锚唇外下口(8)光顺圆弧过渡,各侧面弧板(17)的下口(18)沿锚唇外下口(8)型值向设定的锚链筒(16)的船体(13)扩展相贯线过渡,尺寸各异的多块侧面弧板拼装焊接构成锚台(11);所述的锚链筒(16)以大于35°并小于50°的俯仰角(15)穿过船体(13)至上甲板(14)处,并焊接在船体(13)和上甲板(14)上,锚链筒(16)的下端口与锚唇内下口(10)焊接,锚台(11)侧面弧板上口(9)与锚唇外下口(8)焊接,锚台(11)侧面弧板下口(18)与设定的锚链筒(16)的船体(13)扩展相贯线处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顺
申请(专利权)人: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