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子像素信号亮暗切换时过驱动目标值的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2094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9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子像素信号亮暗切换时过驱动目标值的计算方法,通过按照一定顺序尝试过驱动目标值来确定符合目标亮度的过驱动目标值的R/G/B亮度-时间响应曲线,比较符合目标亮度的R/G/B亮度-时间响应曲线的响应时间,并从中确定过驱动目标值,进而可以自动计算过驱动表格中的过驱动目标值,匹配规则包括:当子像素从低灰阶切换到高灰阶时,该过驱动目标值的R/G/B亮度-时间响应曲线中的最大亮度不超过目标亮度的110%;当子像素从高灰阶切换到低灰阶时,该过驱动目标值的R/G/B亮度-时间响应曲线中的最小亮度不低于目标亮度的90%。通过设置更强的亮度匹配规则,可以实现H/L变换中高灰阶和低灰阶之间进行快速切换,兼顾了大视角和穿透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MVA-1XD
,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MVAIXD显示设备中,大视角的图像容易因为cell gap不均产生大视角漏光(wash out)现象。业界提出了很多改善此大视角显示效果的方案,譬如mult1-domain,IGlDcoupling 以及 2D1G 技术。所谓2D1G技术,就是指在液晶面板中,将每一像素单元(pixel)分为面积不等的主像素区域(Main pixel)和次像素区域(Sub pixel),同一像素单元中的主像素区域和次像素区域连接到不同的数据线(Data line)和相同扫描线(Gate line)。通过对主像素区域和次像素区域输入不同的数据信号(不同的灰阶值),产生不同的显示亮度和斜视亮度,达到降低侧看或斜视时产生的色偏问题。在2D1G的技术中,可以对主像素区域(Main pixel)和次像素区域(Sub pixel)分别提供信号,由此带来了通过采用不同的ga_a曲线来改善大视角显示效果的可能。但是2D1G的技术,会带来穿透率的下降问题。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兼顾大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子像素信号亮暗切换时过驱动目标值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根据待填写过驱动表中一个表格的起始灰阶与终止灰阶,进行四帧动态切换,四帧包括第一帧至第四帧;S2、尝试一过驱动目标值,以获得该过驱动目标值的R/G/B亮度‑时间响应曲线;S3、以步骤S1中第三帧的亮度值作为目标亮度,判断所述过驱动目标值的R/G/B亮度‑时间响应曲线中的亮度是否与该目标亮度匹配,若匹配则转至步骤S4,否则重复步骤S2至S3,匹配规则包括:当子像素从低灰阶切换到高灰阶时,该过驱动目标值的R/G/B亮度‑时间响应曲线中的最大亮度不超过目标亮度的110%;当子像素从高灰阶切换到低灰阶时,该过驱动目标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黎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