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金松专利>正文

新型儿童手扳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48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儿童手扳车,包括车架(3)、手柄(1)、链轮及链条(10)、前后轮(7,11),车架(3)前方置有一轮,后方为两轮,车架(3)上设有座凳(18),其特征在于:可转向的前轮(7)两侧置有搁脚板(6),车架(3)前部置有能绕扳杆轴(4)转动的扳杆(2),扳杆(2)上部与手柄(1)相连,下部与链条(10)一端相接,链条(10)经链轮后与一拉簧(9)固接,拉簧(9)另一端定位在车架(3)上;链轮轴(13)上还设有一只大齿轮(14),大齿轮(14)与主动轴(12)上的小齿轮相啮合。(*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靠人力驱动的儿童车辆。
技术介绍
在本实用作出之前,适于儿童骑行的车辆种类繁多,但主要是用脚蹬踏脚来驱动车轮行驶,缺少童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任何能源及充气,既适合儿童健身锻炼、又能作为儿童代步工具的手扳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车架、手柄、链轮及链条、前后轮等的新型儿童手扳车,车架前方置有一轮,后方为两轮,车架上设有座凳,其结构要点是可转向的前轮两侧置有搁脚板,车架前部置有能绕轴转动的扳杆,扳杆上部与手柄相连,下部与链条一端相接,链条经链轮后与一拉簧固接,拉簧另一端定位在车架上;链轮轴上还设有一只大齿轮,大齿轮与主动轴上的小齿轮相啮合。行驶时,坐在座凳上的行车人,手握手柄,两脚分搁在搁脚板上,当向身体方向扳动手柄时,链条驱动链轮旋转,链轮经大齿轮、小齿轮、主动轴,最后带动两只后轮运动,并用脚通过前轮达到控制行车方向的目的。当扳动手柄之力消失时,拉簧使扳杆复位,再次扳动手柄使车辆连续行驶。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与座凳相连的基杆上开有移动槽并设有定位件,以便调节座凳的前后位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儿童车辆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的优点。儿童在使用时,利用双脚控制方向,手扳前后运动,即能行驶与转向,从而提高少年儿童手与脚的协调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手扳扳杆类似做扩胸运动,有利于增加少年儿童的肺活量,因此,该车寓健身锻炼于乐,健身增智,趣味性强。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中序号分别表示手柄1,扳杆2,车架3,扳杆轴4,方向固定座5,搁脚板6,前轮7,链条定位销8,拉簧9,链条10,后轮11,主动轴12,链轮轴13,大齿轮14,车架后身15,座凳支撑杆16,座凳基杆17,座凳18,前叉19。参见附图,车架3前部经扳杆轴4设扳杆2,扳杆2呈竖直状,使之能前后转动。扳杆轴4前方的车架杆倾斜与方向固定座5成一体,方向固定座5下端经轴承座及轴承与前叉19连接,前叉19定位前轮7,其两侧设置搁脚板6。扳杆2上部与手柄1相连,下部与链条10一端相接,链条10经链轮(位于大齿轮14的后面,采用自行车飞轮)后与拉簧9固接,拉簧9另一端定位在车架3下方。大齿轮14与连接两只后轮的主动轴12上的小齿轮(图中末画出)相啮合。车架3的后部呈“U”字形,主动轴12及链轮轴13定位在其上,大齿轮14与链轮同轴。具体实施时,与座凳18相连的座凳基杆17上开有移动槽并设有定位螺丝,以便调节座凳的前后位置。前后轮可采用橡胶塑料或其它材料制作的轮子;大、小齿轮可采用增强尼龙塑料制作。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儿童手扳车,包括车架(3)、手柄(1)、链轮及链条(10)、前后轮(7,11),车架(3)前方置有一轮,后方为两轮,车架(3)上设有座凳(18),其特征在于可转向的前轮(7)两侧置有搁脚板(6),车架(3)前部置有能绕扳杆轴(4)转动的扳杆(2),扳杆(2)上部与手柄(1)相连,下部与链条(10)一端相接,链条(10)经链轮后与一拉簧(9)固接,拉簧(9)另一端定位在车架(3)上;链轮轴(13)上还设有一只大齿轮(14),大齿轮(14)与主动轴(12)上的小齿轮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儿童手扳车,其特征是与座凳(18)相连的基杆(17)上开有移动槽,设有座凳(18)的定位件。专利摘要新型儿童手扳车,包括车架、链轮及链条、前后轮等,车架前方置有一轮,后方为两轮,车架上设有座凳,其要点是可转向的前轮两侧置有搁脚板,车架前部置有能绕轴转动的扳杆,扳杆上部与手柄相连,下部与链条一端相接,链条经链轮后与一拉簧固接,拉簧另一端定位在车架上。链轮轴上设有一只大齿轮,大齿轮与主动轴上的小齿轮相啮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儿童车辆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的优点。儿童在使用时,利用双脚控制方向,手扳前后运动,即能行驶与转向,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手与脚的协调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手扳扳杆类似做扩胸运动,有利于增加少年儿童的肺活量,因此,该车寓健身锻炼于乐,健身增智,趣味性强。文档编号B62K9/00GK2658038SQ0325620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8日专利技术者郑金松 申请人:郑金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松
申请(专利权)人:郑金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