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可调的AUV并联充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2545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5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可调的AUV并联充电机,包括充电机箱体及置于充电机箱体内的电压调节机构、电流调节机构、散热风扇和充电电路板,所述的充电机箱体上设有电压调节旋钮、电流调节旋钮、电压及电流显示电路、航空插头输出口、接线端子输出口、充电指示灯及散热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个隔离降压模块,使每个充电管理电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从而实现多路并联充电的目的;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充电机设置了电压调节机构及电流调节机构,可通过旋钮调节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可满足多种AUV电池的充电,增强了充电机的通用性;且采用并联充电,每块电池相互独立,可保证每块电池都能充满,有利于延长电池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可调的AUV并联充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可调的AUV并联充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充电器都是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不可调的串联充电器。电池组是由一块一块单体电池串联而成,充电器串联在电池组上给电池组充电。由于每块电池放电深度不一样,串联充电并不能保证每块电池都充满,时间长了会损坏电池,影响电池的寿命。且串联充电器是专用的,即一款充电器只能充一种电池组。由于并联充电具有诸多优势,AUV(自主式水下潜器)采用并联充电已成为一种趋势。然而目前,专门为AUV充电的并联充电机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强、充电效率高并且利于延长电池寿命的充电电压及充电电流可调的AUV并联充电机。本专利技术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可调的AUV并联充电机,包括充电机箱体及置于充电机箱体内的电压调节机构、电流调节机构、散热风扇和充电电路板,所述的充电机箱体上设有电压调节旋钮、电流调节旋钮、电压与电流显示电路、航空插头输出口、接线端子输出口、充电指示灯及散热窗;所述的电压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26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和27个第一齿轮,一个第一齿轮的中心通过连杆与电压调节旋钮固连,其余26个第一齿轮的中心分别与26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的旋转轴一一连接,26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依次错向固定在第一安装架的两个相对面上,27个第一齿轮依次咬合;所述的电流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架、26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和27个第二齿轮,一个第二齿轮的中心通过连杆与电流调节旋钮固连,其余26个第二齿轮的中心分别与26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的旋转轴一一连接,26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依次错向固定在第二安装架的两个相对面上,27个第二齿轮依次咬合;所述的电压与电流显示电路采用MSP430芯片,包括上述电压调节机构26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中的任一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上述电流调节机构26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中的任一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及两个阻值100K的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均与3.3V直流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及上述调压旋转式变阻器的滑动片接线端接入芯片的AD1引脚,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及上述调流旋转式变阻器的滑动片接线端接入芯片的AD2引脚,上述调压旋转式变阻器的电阻片接线端及上述调流旋转式变阻器的电阻片接线端接地;所述的充电电路板包括整流电路、将整流后的电压转换为27个24V直流电压的第一降压模块,25个将24V直流电压转换为12V的隔离降压模块、一个将24V直流电压转换为12V的第二降压模块、一个将24V直流电压转换为3.3V的第三降压模块及25个充电管理电路,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入端,第一降压模块的27个输出端分别与25个隔离降压模块的输入端、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入端及第三降压模块的输入端一一相连,25个隔离降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25个充电管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25个充电管理电路并联,每个充电管理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连接航空插头输出口及接线端子输出口,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散热风扇,第三降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压及电流显示电路;所述的充电管理电路采用电池充电芯片bq24620,每个充电管理电路中具有上述电压调节机构其余25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中的任一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及上述电流调节机构其余25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中的任一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调压旋转式变阻器的电阻片接线端接入bq24620芯片的VF8引脚,滑动片接线端与充电管理电路输出端正极连接,调流旋转式变阻器的滑动片接线端接入bq24620芯片的ISET引脚,电阻片接线端接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多个隔离降压模块,使每个充电管理电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从而实现多路并联充电的目的;且本专利技术的充电机设置了电压调节机构及电流调节机构,可通过旋钮调节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可满足多种AUV电池的充电,增强了充电机的通用性;且采用并联充电,每块电池相互独立,可保证每块电池都能充满,有利于延长电池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AUV并联充电机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AUV并联充电机中电压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AUV并联充电机中电流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AUV并联充电机并联充电电路原理框图;图5是AUV并联充电机中充电管理电路原理图;图6是AUV并联充电机中电压与电流显示电路原理图;图7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AUV并联充电机进行恒压恒流充电过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6,本专利技术的充电电压及充电电流可调的AUV并联充电机,包括充电机箱体1及置于充电机箱体内的电压调节机构、电流调节机构、散热风扇和充电电路板,所述的充电机箱体1上设有电压调节旋钮2、电流调节旋钮7、电压与电流显示电路4、航空插头输出口3、接线端子输出口5、充电指示灯6及散热窗8;如图2所示,所述的电压调节机构包括包括第一安装架12、26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10-2和27个第一齿轮10-1,一个第一齿轮的中心通过连杆与电压调节旋钮2固连,其余26个第一齿轮10-1的中心分别与26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10-2的旋转轴一一连接,26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10-2依次错向固定在第一安装架12的两个相对面上,27个第一齿轮10-1依次咬合;采用这样的结构,当调节旋钮时,可保证26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同步变化,电阻大小始终相等;转动旋钮可调节恒压阶段的充电电压;如图3所示,所述的电流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架13、26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11-2和27个第二齿轮11-1,一个第二齿轮11-1的中心通过连杆与电流调节旋钮7固连,其余26个第二齿轮11-1的中心分别与26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11-2的旋转轴一一连接,26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11-2依次错向固定在第二安装架13的两个相对面上,27个第二齿轮11-1依次咬合;同理,当转动电流调节旋钮,可保证26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同步变化,电阻大小始终相等;转动旋钮可调节恒流阶段的充电电流;如图4所示,所述的充电电路板包括整流电路14、将整流后的电压转换为27路24V直流电压的第一降压模块15,25个将24V直流电压转换为12V的隔离降压模块16、一个将24V直流电压转换为12V的第二降压模块17、一个将24V直流电压转换为3.3V的第三降压模块18及25个充电管理电路19,整流电路14的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一降压模块15的输入端,第一降压模块15的27个输出端分别与25个隔离降压模块16的输入端、第二降压模块17的输入端及第三降压模块18的输入端一一相连,25个隔离降压模块16的输出端分别与25个充电管理电路19的输入端连接,25个充电管理电路19并联,每个充电管理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连接航空插头输出口3及接线端子输出口5,第二降压模块17的输出端连接散热风扇,第三降压模块18的输出端连接电压及电流显示电路4;本专利技术的充电机设置有两种充电输出接口,一种为圆形的26针航空插头输出口,另一种为条状的插拔式26针接线端子输出口,这两种充电输出接口不可同时使用;充电时,可根据AUV电池组单体电池的数量,将航空插头输出口或接线端子输出口中的输出针与AUV单体电池连接进行恒压恒流充电。如图6所示,所述的电压与电流显示电路4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可调的AUV并联充电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可调的AUV并联充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机箱体(1)及置于充电机箱体(1)内的电压调节机构、电流调节机构、散热风扇和充电电路板,所述的充电机箱体(1)上设有电压调节旋钮(2)、电流调节旋钮(7)、电压与电流显示电路(4)、航空插头输出口(3)、接线端子输出口(5)、充电指示灯(6)及散热窗(8);所述的电压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12)、26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10‑2)和27个第一齿轮(10‑1),其中一个第一齿轮的中心通过连杆与电压调节旋钮(2)固连,其余26个第一齿轮(10‑1)的中心分别与26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10‑2)的旋转轴一一连接,26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10‑2)依次错向固定在第一安装架(12)的两个相对面上,27个第一齿轮(10‑1)依次咬合;所述的电流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架(13)、26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11‑2)和27个第二齿轮(11‑1),其中一个第二齿轮(11‑1)的中心通过连杆与电流调节旋钮(7)固连,其余26个第二齿轮(11‑1)的中心分别与26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11‑2)的旋转轴一一连接,26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11‑2)依次错向固定在第二安装架(13)的两个相对面上,27个第二齿轮(11‑1)依次咬合;所述的电压与电流显示电路(4)采用MSP430芯片,包括上述电压调节机构26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中的任一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10‑2)、上述电流调节机构26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中的任一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11‑2)及两个阻值100K的电阻(R3、R4),第一电阻(R3)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4)的一端均与3.3V直流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R3)的另一端及上述调压旋转式变阻器(10‑2)的滑动片接线端接入芯片的AD1引脚,第二电阻(R4)的另一端及上述调流旋转式变阻器(11‑2)的滑动片接线端接入芯片的AD2引脚,上述调压旋转式变阻器(10‑2)的电阻片接线端及上述调流旋转式变阻器(11‑2)的电阻片接线端接地;所述的充电电路板包括整流电路(14)、将整流后的电压转换为27个24V直流电压的第一降压模块(15),25个将24V直流电压转换为12V的隔离降压模块(16)、一个将24V直流电压转换为12V的第二降压模块(17)、一个将24V直流电压转换为3.3V的第三降压模块(18)及25个充电管理电路(19),整流电路(14)的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一降压模块(15)的输入端,第一降压模块(15)的27个输出端分别与25个隔离降压模块(19)的输入端、第二降压模块(17)的输入端及第三降压模块(18)的输入端一一相连,25个隔离降压模块(16)的输出端分别与25个充电管理电路(19)的输入端连接,25个充电管理电路(19)串联,每个充电管理电路(19)的输出端均分别连接航空插头输出口(3)及接线端子输出口(5),第二降压模块(17)的输出端连接散热风扇,第三降压模块(18)的输出端连接电压及电流显示电路(4);所述的充电管理电路(19)采用电池充电芯片bq24620,每个充电管理电路中具有上述电压调节机构其余25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中的任一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10‑2)及上述电流调节机构其余25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中的任一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11‑2),调压旋转式变阻器(10‑2)的电阻片接线端接入bq24620芯片的VF8引脚,滑动片接线端与充电管理电路输出端正极连接,调流旋转式变阻器(11‑2)的滑动片接线端接入bq24620芯片的ISET引脚,电阻片接线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可调的AUV并联充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机箱体(1)及置于充电机箱体(1)内的电压调节机构、电流调节机构、散热风扇和充电电路板,所述的充电机箱体(1)上设有电压调节旋钮(2)、电流调节旋钮(7)、电压与电流显示电路(4)、航空插头输出口(3)、接线端子输出口(5)、充电指示灯(6)及散热窗(8);所述的电压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12)、26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10-2)和27个第一齿轮(10-1),其中一个第一齿轮的中心通过连杆与电压调节旋钮(2)固连,其余26个第一齿轮(10-1)的中心分别与26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10-2)的旋转轴一一连接,26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10-2)依次错向固定在第一安装架(12)的两个相对面上,27个第一齿轮(10-1)依次咬合;所述的电流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架(13)、26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11-2)和27个第二齿轮(11-1),其中一个第二齿轮(11-1)的中心通过连杆与电流调节旋钮(7)固连,其余26个第二齿轮(11-1)的中心分别与26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11-2)的旋转轴一一连接,26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11-2)依次错向固定在第二安装架(13)的两个相对面上,27个第二齿轮(11-1)依次咬合;所述的电压与电流显示电路(4)采用MSP430芯片,包括上述电压调节机构26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中的任一个调压旋转式变阻器(10-2)、上述电流调节机构26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中的任一个调流旋转式变阻器(11-2)及两个阻值100K的电阻(R3、R4),第一电阻(R3)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4)的一端均与3.3V直流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R3)的另一端及上述调压旋转式变阻器(10-2)的滑动片接线端接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骏龙建杨灿军张俊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