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仁章专利>正文

一种双链条的自行车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0555 阅读:5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链条的自行车变速装置,在主链轮与从链轮之间设置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变速轮对,主链轮通过主链条与各变速轮对的同平面齿轮相配合,从链轮通过从链条与另一同平面齿轮相配合,上述变速轮对均由两个相同齿数或不同齿数的链轮组成,二链轮之间采用棘轮棘爪配合结构,并设置有与控制线相连的控制环,本变速装置具有变速性能好、结构简单合理以及使用方便、易于维修、变速装置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的变速装置,主要是涉及一种采用两条链条来分别带动两组链轮的变速装置,尤指一种双链条的自行车变速装置。现有的自行车变速装置种类很多,但基本上均采用单链条带动方式,即通过一条链条连接于主链轮和从链轮之间,其主链轮和从链轮均采用同轴的多个不同齿数的链轮结构,其变速功能是通过上述链条与主链轮和从链轮之间的不同齿轮组合而完成,这种结构较好地实现了自行车的变速功能,但存在着变速时,需将链条偏离传动平面,使链轮的齿受到轴向的力,并且该过程是在骑行中才能完成,因而容易造成链轮的损坏的不足,另外由于在同轴上装有多个齿轮,造成其中心轴和后轮轴太长,影响自行车的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双链条的自行车变速装置,以通过其独特的双链条结构和各变速齿轮与主链轮及从链轮不同轴的结构,较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有效地保留现有技术的各种使用功能和优点的同时,还具有变速性能好、结构简单合理、变速时不会对链轮产生任何损坏以及使用方便、易于维修等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一种双链条的自行车变速装置,主要是由主链轮、从链轮以及变速轮对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主链轮与从链轮之间设置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变速轮对,主链轮通过主链条与各变速轮对的同平面齿轮相配合,从链轮通过从链条与各变速轮对的另一同平面齿轮相配合,上述变速轮对均由两个相同齿数或不同齿数的链轮组成,二链轮之间采用棘轮棘爪配合结构,并设置有与控制线相连的控制环。采用本技术的一种双链条的自行车变速装置,由于采用了独特的双链条结构和各变速齿轮与主链轮及从链轮不同轴的结构,使之较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并在有效地保留现有技术的各种使用功能和优点的同时,还具有变速性能好、结构简单合理、变速时不会对链轮产生任何损坏以及使用方便、易于维修、变速装置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自行车变速装置。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四组变速轮对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变速轮对结构示意图。其中1-后轮轴,2-从链轮,3-变速轮I,4-变速轮II,5-从链条,6-变速轮III,7-变速轮IV,8-主链条,9-压轮,10-主链轮,11-变速轮V(VI),12-变速轮VII,13-变速轮VIII,14-踏脚拐,15-棘轮,16-控制环,17-控制线,18-连接轴,19-棘齿。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本附图是本技术的一种四组变速轮对实施例。本技术的双链条的自行车变速装置,主要由主链轮(10)、从链轮(2)以及变速轮对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主链轮(10)与从链轮(2)之间设置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变速轮对,在本实施例中共设置有四对变速轮对,主链轮(10)通过主链条(8)与各变速轮对的同平面齿轮相配合,即与变速轮对中变速轮II(4)、变速轮III(6)、变速轮V(11)和变速轮VII(12)连为一完整的链轮链条传动系统,从链轮(2)则通过从链条(5)与各变速轮对的另一同平面齿轮相配合,即与变速轮I(3)、变速轮IV(7)、变速轮VI(11)和变速轮VIII(13)连为一完整的链轮链条传动系统,上述变速轮对均由两个相同齿数或者不同齿数的链轮组成,其中各齿轮的齿数决定了变速的档数以速度的倍数。在本实施例中,各变速轮分别采用齿数为从链轮-14齿,变速轮I-21齿,变速轮II-14齿,变速轮III-21齿,变速轮IV-14齿,主链轮-52齿,变速轮V和VI均为21齿,变速轮VII-27齿,变速轮VIII-14齿,由上述变速轮相互配合分别可形成空档、慢速、普通速度、快速和高速等不同速度。在上述每一组变速轮对中,二链轮之间均采用棘轮棘爪配合结构,即在其中一链轮上设置有连为一体的棘轮(15),在另一链轮上设置有由弹簧定位的棘齿(19),二链轮通过连接轴(18)装置在一起,二链轮之间设置有与控制线(17)相连的控制环(16)。该控制线直接连接在自行车轮把的调速器上。上述主链轮装置在自行车的中轴上并设置有踏脚拐(14),从链轮即为飞轮,装置在自行车的后轮轴上,各变速轮对装置在定位于自行车平叉上的变速轮架上。在使用操作时,骑行者利用自行车轮把上的调速器,通过控制线来操纵控制环,当某一变速轮对中的控制环被拉紧时,链轮上的棘齿卡入另一链轮的棘轮齿中,使得二轮作同速转动,从而通过从链条带动飞轮(从链轮)转动,使自行车前行;如操作不同的变速轮对,可得到不同的速度。如所有变速轮对均为放松状态,则为空档。权利要求1.一种双链条的自行车变速装置,主要由主链轮(10)、从链轮(2)以及变速轮对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主链轮(10)与从链轮(2)之间设置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变速轮对,其中主链轮(10)通过主链条(8)与各变速轮对的同平面齿轮相配合,从链轮(2)通过从链条(5)与各变速轮对的另一同平面齿轮相配合,上述变速轮对均由两个相同齿数或者不同齿数的链轮组成,二链轮之间采用棘轮棘爪配合,二链轮之间设置有与控制线(17)相连的控制环(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链条的自行车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每一组变速轮对中,二链轮之间均采用棘轮棘爪配合结构,即在其中一链轮上设置有连为一体的棘轮(15),在另一链轮上设置有由弹簧定位的棘齿(19),二链轮之间通过连接轴(18)装置在一起。专利摘要一种双链条的自行车变速装置,在主链轮与从链轮之间设置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变速轮对,主链轮通过主链条与各变速轮对的同平面齿轮相配合,从链轮通过从链条与另一同平面齿轮相配合,上述变速轮对均由两个相同齿数或不同齿数的链轮组成,二链轮之间采用棘轮棘爪配合结构,并设置有与控制线相连的控制环,本变速装置具有变速性能好、结构简单合理以及使用方便、易于维修、变速装置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文档编号B62M9/00GK2298196SQ97208820公开日1998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4日专利技术者王仁章 申请人:王仁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链条的自行车变速装置,主要由主链轮(10)、从链轮(2)以及变速轮对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主链轮(10)与从链轮(2)之间设置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变速轮对,其中主链轮(10)通过主链条(8)与各变速累对的同平面齿轮相配合,从链轮(2)通过从链条(5)与各变速轮对的另一同平面齿轮相配合,上述变速轮对均由两个相同齿数或者不同齿数的链轮组成,二链轮之间采用棘轮棘爪配合,二链轮之间设置有与控制线(17)相连的控制环(1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章
申请(专利权)人:王仁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