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玉杰专利>正文

前后轮独立悬挂减振、双助力、变速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0536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前后轮独立悬挂减振、双助力、变速自行车,它缩小车架成1字形,与前轮是由易动的平行四边形减振架支承,与后轮是由后减振架支承。当前后轮弹跳时或人体重力移动时,由于杠杆作用于变速箱内传动机构,使前后轮减振架上下摆动中,转变成旋转力带动后轮,它无需操作,不消耗人力。双向助力可减少往复传动的驱动力短断续性,在减振的同时,可助脚踏力的三分之二。抽下前后减振弹簧固定杆,可缩小车体,便利搬运和储存。(*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以轮代步简单的机械,特别是前后轮独立悬挂减振、双助力、变速自行车的装置。自行车是靠人力脚踏驱动的,由车架、前轮、前叉、车把、车闸、鞍座、脚蹬子、车大腿、中轴、牙盘、链条、飞轮和后轮等部件组合成一个操纵、传递、行路等完整车体。可作短途交通工具,又可作体育健身器。不产生三害是可取的。但这一简单灵活方便的交通工具,有这样的问题,单一的脚踏驱动,不仅动力不足,而却容易使人疲倦,尤其是路面不平时车轮的弹跳使人感到振动不舒服,也容易损坏机件和车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降低车速,加固车架,中国专利申请CN202927U提出将自行车所受的颠簸力,经超越离器增速机构的传递变为惯性轮的转动力矩,然后再转变为自行车前进力。但对自行车来说很难实施,一方面要求机构结构上可行,另一方面由于自行车是靠人力驱动,常常在不同的路面上行进,有了沉重的惯性轮增添了自行车的笨重,给上坡和起步加大了困难。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前后轮独立悬挂减振、双助力、变速自行车装置,它在缩小车架成1字形,增加了可动的部位,可以伸缩车体,便利搬运和储存,尤其是在易动中,有效地利用了脚踏力、人体重力,行车中的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以轮代步的简单机械中,特别是前后轮独立悬挂减振、双助力、变速自行车装置,该装置在呈现1字型的车架(1)上端有鞍座(2),中间有支承架(65)、后托架(3),下端有变速箱(18);前部是由前轮(4)、前叉(11)、前闸(5)、前叉轴管(63)、车把(9)、闸钳(8)、上摆(13)、前摆(14)、前减振弹簧(20)组成的前轮独立悬挂减振架;后部是由后轮(6)、后摆(15)、后蹬杆(68)、后减振弹簧(19)组成的后轮独立悬挂减振架;变速箱(18)中,主轴有中轴(23)、前摆轴(26)、后摆轴(25)、传动轴有变速二轴(24)、花键轴(39),其特征在于上摆(13)的两端分别以轮轴式支承在前叉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玉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