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基板与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0306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4 01:43
一种电极基板(100)与触控面板(10、20),电极基板包括可挠性透光基板(110)以及电极层(120),电极层位于可挠性基板的一表面(112)上,且电极层包括多个透明导电条(122、122’),透明导电条彼此平行设置,其中各透明导电条沿第一方向(D1)延伸,各透明导电条的厚度由其第一侧边沿相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D2)逐渐升高而具有一倾斜面(122S1、122S1’)。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极基板与触控面板的有益效果是,斜向通过电极基板的光线,无论是否有通过透明导电条,都可以朝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射出以朝向使用者行进,斜视角度的影像显示质量可以大致均匀,以呈现理想的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及电极基板与触控面板领域,更具体地说,设及一种具有条状电极 的电极基板与具有此电极基板的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无线行动通讯和信息家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了达到携带便利、 体积轻巧化W及操作人性化的目的,许多信息产品已由传统之键盘或鼠标等输入设备,转 变为使用触碰面板作为输入设备。目前,触控面板大致可区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 及超音波式等触控面板,其中W电阻式触控面板与电容式触控面板为最常见的产品。 触控面板往往被安装于显示面板上方。如此一来,用户可W直接点选显示面板所 显示图像来进行触控操作。因此,触控面板除了必须具有触控感测功能之外,往往被要求能 够提供理想的可见光穿透率W降低显示效果受到影响。不过,触控面板中的电极与承载电 极用的基板原本就具备不同的物理特性,即便是电极与基板两者都具有透光性质,仍旧很 难不对视觉效果造成影响。特别是,W-定角度斜视显示面板时,电极与基板的折射率差 异,将使影像光线受到不同程度弯折,而朝不同方向行进。因此,在触控面板的设置下,显示 设备在倾斜视角下往往无法提供均匀的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斜向穿透的 光线被偏折至不同行进路径而无法提供均匀的显示质量的现象缺陷,提供了一种电极基板 与触控面板。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电极基板,包括:可 提性透光基板W及电极层,电极层位于所述可提性基板的一表面上,且该电极层包括多个 透明导电条,该些透明导电条彼此平行设置,其中各透明导电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各透明导 电条的厚度由其第一侧边沿相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逐渐升高而具有一倾斜面。 在本技术的电极基板中,上述第一方向垂直于上述第二方向。 在本技术的电极基板中,各透明导电条的厚度由第一侧边沿第二方向逐渐升 高至一至高点形成倾斜面,再由该至高点沿第二方向逐渐降低至第二侧边W形成一反倾斜 面,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彼此相对设置,倾斜面与可提性透光基板具有第一夹角,反倾 斜面与可提性透光基板具有第二夹角,且第一夹角小于第二夹角。 在本技术的电极基板中,第一夹角在1度与17. 46度之间,第二夹角在75度 与90度之间。 在本技术的电极基板中,可提性透光基板具有第一侧、与第一侧相对设置的 第二侧,各透明导电条的第一侧边相较于第二侧边较靠近第一侧而较远离第二侧。 在本技术的电极基板中,其中该些透明导电条的材质包括聚二氧己基唾吩聚 苯己締横酸、聚苯胺、聚化咯、石墨締、奈米碳管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该可提性透光基板的材 质包括聚醋系树脂、己酸聚醋系树脂、聚碳酸醋系树脂、聚酷胺系树脂、聚酷亚胺系树脂、聚 偏二氯己締系树脂、聚締姪系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还进一步提供了一 种触控面板,包括;第一电极基板,包括;第一可提性透光基板W及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 层位于第一可提性基板的一表面上,且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透明导电条,该些第一透 明导电条彼此平行设置,各第一透明导电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各第一透明导电条的厚度由 其第一侧边沿相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逐渐升高而具有一倾斜面;W及第二电极基板, 与所述第一电极基板相对并且相隔一间距,该第二电极基板包括;第二可提性透光基板W 及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位于第二可提性基板的一表面上,且该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 二透明导电条,该些第二透明导电条彼此平行设置,各第二透明导电条沿相交于第一方向 的第S方向延伸。 在本技术的触控面板中,第S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 在本技术的触控面板中,还包括间隔结构,位于第一电极基板与第二电极基 板之间W维持上述间距,间隔结构包括光学胶层W及框胶层,框胶层、第一电极基板、第二 电极基板围成一空间而光学胶层填充与该空间中。 在本技术的触控面板中,还包括间隔结构,位于第一电极基板与所述第二电 极基板之间W维持所述间距,间隔结构包括框胶层W及多个间隔物,框胶层、第一电极基 板、第二电极基板围成一空间而多个间隔物分布在该空间中。 实施本技术的电极基板与触控面板,具有W下有益效果;利用厚度具有变化 的透明导电条构成触控感测用的电极层,W调整斜向通过电极基板的光线的行进路径。具 体而言,斜向通过电极基板的光线,无论是否有通过透明导电条,都可W朝向大致相同的方 向射出W朝向使用者行进,如此一来,本技术的电极基板W及具有电极基板的触控面 板装设于显示面板上方时,斜视角度的影像显示质量可W大致均匀,W呈现理想的显示质 量。【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电极基板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001引图2是本技术的图1的电极基板沿剖线Z-Z'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图2中区域E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透明导电条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面放大图; 图5是本技术的触控面板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的触控面板10中电极基板100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触的控面板10中电极基板200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的的触控面板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符号说明】【主权项】1. 一种电极基板(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挠性透光基板(110);以及 电极层(120),位于所述可挠性基板(110)的一表面(112)上,且该电极层(120)包括 多个透明导电条(122、122'),所述多个透明导电条(122、122')彼此平行设置,其中各透明 导电条(122、122')沿第一方向(Dl)延伸,各透明导电条(122、122')的厚度其由第一侧边 (122A、122A')沿相交于第一方向(Dl)的第二方向(D2)逐渐升高而具有一倾斜面(122S1、 122S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Dl)垂直于所述第二 方向(D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透明导电条(122、122')的厚 度由所述第一侧边(122A、122A')沿第二方向(D2)逐渐升高至一至高点(122T')形成所 述倾斜面(122S、122S1'),再由该至高点(122T')沿第二方向(D2)逐渐降低至第二侧边 (122B、122B')以形成一反倾斜面(122S2、122S2'),所述第一侧边(122A、122A')与所述第 二侧边(122B、122B')彼此相对设置,所述倾斜面(122S1、122S1')与所述可挠性透光基板 (110)具有第一夹角(A1),所述反倾斜面(122S、122S2')与所述可挠性透光基板(110)具 有第二夹角(A2),且第一夹角(Al)小于第二夹角(A2)。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Al)在1度与17. 46 度之间,所述第二夹角(A2)在75度与90度之间。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性透光基板(110)具有第 一侧(110A)、与第一侧(110A)相对设置的第二侧(110B),所述各透明导电条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基板(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挠性透光基板(110);以及电极层(120),位于所述可挠性基板(110)的一表面(112)上,且该电极层(120)包括多个透明导电条(122、122’),所述多个透明导电条(122、122’)彼此平行设置,其中各透明导电条(122、122’)沿第一方向(D1)延伸,各透明导电条(122、122’)的厚度其由第一侧边(122A、122A’)沿相交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逐渐升高而具有一倾斜面(122S1、122S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鸿利韩心瑜黄志腾
申请(专利权)人: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