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转子电机的发动机起停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转子电机的发动机起停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为了降低汽车发动机燃料消耗,减小大气污染,人们专利技术了许多新的技术,例如汽油发动机缸内直喷技术、曲轴箱通风系统、混合动力驱动技术以及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发动机起停系统等等。发动机起停系统根据车辆运行状况起动或停止发动机运转,能有效降低发动机怠速时间,或是减少发动机低效工作时间,从而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能。发动机启停系统是当前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必备系统,也是常规燃油发动机汽车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有效手段。目前发动机起停系统的实现方法较多,常见的是利用发动机控制单元控制电机驱动发动机,现实发动机的起动与停机,例如专利201410788349.6、200610161415.2、201310271929.3,也有的采用飞轮储能装置进行发动机启停,例如专利201410162786.7,或是采用致动蓄能器,利用液压马达原理起动发动机例如专利201110297026.3。以上思路与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都存在系统复杂、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双转子电机的发动机起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双转子电机、行星齿轮机构、电磁离合器、复合电源以及驱动控制系统;所述双转子电机包括内转子(2)、外转子(3)和定子(4),所述内转子(2)的轴一端与发动机(1)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9)连接,所述外转子(3)的轴与变速箱(23)输入轴连接,所述定子(4)位于内转子(2)和外转子(3)之间,定子(4)一端通过螺栓与发动机(1)缸体连接,另一端设有定子端盖(5);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齿圈(6)、行星轮(7)、行星轮架(8)和太阳轮(9);所述齿圈(6)嵌于外转子(3)内,太阳轮(9)与内转子(2)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转子电机的发动机起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双转子电机、行星齿轮机构、电磁离合器、复合电源以及驱动控制系统;所述双转子电机包括内转子(2)、外转子(3)和定子(4),所述内转子(2)的轴一端与发动机(1)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9)连接,所述外转子(3)的轴与变速箱(23)输入轴连接,所述定子(4)位于内转子(2)和外转子(3)之间,定子(4)一端通过螺栓与发动机(1)缸体连接,另一端设有定子端盖(5);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齿圈(6)、行星轮(7)、行星轮架(8)和太阳轮(9);所述齿圈(6)嵌于外转子(3)内,太阳轮(9)与内转子(2)共轴,且同步旋转,行星轮(7)套装在行星轮架(8)上,且与齿圈(6)内啮合,与太阳轮(9)外啮合,行星轮架(8)的环形架的外圆面有外花键;所述电磁离合器包括驱动线圈(10)、衔铁(12)、衔铁导向板(13)、摩擦盘(14);所述驱动线圈(10)设于定子端盖(5)的凹槽内,所述定子端盖(5)的外侧设有衔铁导向板(13),衔铁导向板(13)上设有衔铁(12),所述衔铁(12)能够在衔铁导向板(13)上左右移动,所述衔铁导向板(13)外侧设有衔铁外侧压板(15),衔铁外侧压板(15)和衔铁导向板(13)之间设有摩擦盘(14),摩擦盘(14)通过花键套装在行星轮架(8)的环形架上;所述复合电源由多种电能存储装置组合而成;所述驱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25)、发动机控制单元(16)、电磁离合器驱动电路(22)、内电机驱动电路(17)、外电机驱动电路(19)以及电源电量检测电路(20);所述双转子电机中,所述内转子(2)外圆柱面上装有内转子永磁体(21),外转子(3)内圆柱面装有外转子永磁体(31),定子(4)的内圆柱面、外圆柱面上分别装有定子内电枢线圈(41)和定子外电枢线圈(42),内转子永磁体(21)与定子内电枢线圈(41)构成内电机,外转子永磁体(31)与定子外电枢线圈(42)构成外电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转子电机的发动机起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离合器中,所述驱动线圈(10)和衔铁(12)之间还设有回位弹簧(11);所述摩擦盘(14)两侧装有环状摩擦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