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壁式冷凝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97891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3 03:17
一种间壁式冷凝器装置,涉及热泵系统技术领域。该装置是将微流道盘管(2)缠绕在水箱(1)的外侧,通过安装在水箱(1)外侧上的联箱(3)连接。利用本装置使制冷剂在微流道盘管(2)内进行冷凝放热,对水箱里的生活热水进行加热,当微流道盘管(2)发生损坏时只需将其重新换掉即可,实现了该冷凝器的放热装置与吸热装置完全分离,不会因为其中任意装置的破损而导致制冷剂与水的掺混,损坏压缩机进而造成整个热泵装置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空气源热泵是利用逆卡诺原理,以少量的电能为代价,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低温热能,通过压缩机的压缩变为高温热能,是一种节能高效的热泵技术。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等部件组成,目前应用最广的空气源热泵的冷凝器是冷凝盘管内置于水内,与水长时间接触,高温制冷剂在盘管内进行冷凝放热,由于生活热水水质难以保证和用户的不恰当使用,长时间的换热加热热水很容易导致冷凝盘管局部的破损,原本闭式循环的冷剂系统掺混了生活热水,水进入压缩机后如未及时发现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损坏,大大增加了空气源热泵的维修成本。到目前为止,已有空气源热泵冷凝器未达到本装置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空气源热泵的冷凝器存在的缺陷,解决由于冷凝盘管局部破损使生活热水进入热水器压缩机进而导致整个系统的损坏问题,提出了一种间壁式冷凝器装置,将水与制冷剂完全分离,能够保证在冷凝换热装置损坏时水不会与制冷剂产生混合,降低空气源热泵压缩机的损坏率,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间壁式冷凝器装置,包括水箱1,微流道盘管2,联箱3 ;其特征在于:微流道盘管2缠绕在水箱I的外面,通过安装在水箱I外侧的联箱3连接,使微流道盘管2与水箱I中的水完全分离;水箱I包括水箱壁4 ;联箱3包括冷媒入口 5、冷媒出口 6和第一联箱体3a、第二联箱体3b、第三联箱体3c、第四联箱体3d。水箱壁4是由< 0.5mm厚的搪瓷11和< 4mm厚的薄钢板12组成。微流道盘管2是由多个孔型的流道13组成。微流道盘管2内流路采用的是串并联的分布形式,即从冷媒入口 5到冷媒出口 6采用并联的方式,每组微流道盘管2之间又采用串联连接形式,这种连接形式与制冷剂的状态参数以及水箱内水温的分布相对应,可以提高整体的换热效率。本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生活热水与制冷剂可能发生掺混的问题,降低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维修成本,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1-1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微流道盘管组成的冷凝器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微流道盘管内流道示意图。图中,I一水箱2—微流道盘管3—联箱3a—第一联箱体3b—第二联箱体3c—第三联箱体3d—第四联箱体4一水箱壁5—冷媒入口 6—冷媒出口 7—进水口 8—出水口 9一排污口 10—放气孔11 一搪瓷12—薄钢板13—流道14一紫铜管带粗接头15—紫铜管带细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的描述:在图1中,水箱I内是需要加热的生活热水,被加热的热水由进水口 7流入,从出水口 8流出,采用的是上进下出的方式。水箱I外面缠绕的是微流道盘管2。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从冷媒入口 5流入,首先由第一联箱体3a经并联的微流道盘管2逆时针流进第二联箱体3b中,再由与第二联箱体3b相连的微流道盘管2顺时针流进第三联箱体3c中,冷媒冷凝放热加热水箱中的生活热水,最终液态的冷媒由冷媒出口 6流出,微流道盘管2分布采用的是串并联的形式,即从冷媒入口 5到冷媒出口 6流道13各组间的微流道盘管2采用并联方式,每组微流道盘管2之间采用串联方式,这种连接形式与制冷剂的状态参数以及水箱内水温的分布相对应,可以提高整体的换热效率。图2图1的1-1剖面图,水箱I最内侧是彡0.5mm厚搪瓷11,外侧是彡4mm厚薄钢板12,最外侧缠绕的是微流道盘管2,水箱I内衬搪瓷11目的是防止水箱生锈。在图3中,连接管与冷媒入口 5之间采用紫铜管带粗接头14连接,连接管与冷媒出口 6之间采用紫铜管带细接头15连接。第2、3条微流道盘管2以及第12、13微流道盘管2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是为内胆挂墙的固定支架让出的位置。【主权项】1.一种间壁式冷凝器装置,包括水箱(1)、微流道盘管(2)、联箱(3);其特征在于:微流道盘管(2 )缠绕在水箱(I)的外面,通过安装在水箱(I)外侧的联箱(3 )连接,使微流道盘管(2)与水箱(I)中的水完全分离;水箱(I)包括水箱壁(4);联箱(3)包括冷媒入口(5)、冷媒出口(6)和第一联箱体(3a)、第二联箱体(3b)、第三联箱体(3c)、第四联箱体(3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壁式冷凝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箱壁(4)是由厚<0.5mm的搪瓷(11)和< 4mm厚的薄钢板(12)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壁式冷凝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微流道盘管(2)是由多个孔型的流道(13)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壁式冷凝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微流道盘管(2)内流路采用的是串并联形式,冷媒入口(5)到冷媒出口(6)并联连接,每组微流道盘管(2)之间串联连接。【专利摘要】一种间壁式冷凝器装置,涉及热泵系统
该装置是将微流道盘管(2)缠绕在水箱(1)的外侧,通过安装在水箱(1)外侧上的联箱(3)连接。利用本装置使制冷剂在微流道盘管(2)内进行冷凝放热,对水箱里的生活热水进行加热,当微流道盘管(2)发生损坏时只需将其重新换掉即可,实现了该冷凝器的放热装置与吸热装置完全分离,不会因为其中任意装置的破损而导致制冷剂与水的掺混,损坏压缩机进而造成整个热泵装置的损坏。【IPC分类】F25B39-04【公开号】CN204612268【申请号】CN201520221926【专利技术人】郭敏, 刘潇, 刁乃仁 【申请人】山东建筑大学【公开日】2015年9月2日【申请日】2015年4月1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壁式冷凝器装置,包括水箱(1)、微流道盘管(2)、联箱(3);其特征在于:微流道盘管(2)缠绕在水箱(1)的外面,通过安装在水箱(1)外侧的联箱(3)连接,使微流道盘管(2)与水箱(1)中的水完全分离;水箱(1)包括水箱壁(4);联箱(3)包括冷媒入口(5)、冷媒出口(6)和第一联箱体(3a)、第二联箱体(3b)、第三联箱体(3c)、第四联箱体(3d)。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敏刘潇刁乃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