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窗型微波消融针的针头结构,包括有:氧化锆刺头和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外导体的前部被间隔的切割掉两段并露出介质层,形成两个发射窗口,同轴电缆的前端通过锡焊将外导体与内导体短路,锡焊与氧化锆刺头中心盲孔之间,以及发射窗口处的介质层与氧化锆刺头中心盲孔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胶实现固定。本微波消融天线针头结构开设有双窗结构,适合肺组织的介电系数,完全匹配肺脏组织;其消融直径可达到5cm以上,对于肺癌,特别是大肺癌的消融是一个有利的武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适用于肿瘤介入治疗的微波消融天线,特别是具有双窗接口的微波消融天线针头结构,属于微波消融针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技与肿瘤学的进步,近十年来,国内微波肿瘤消融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紧张。微波肿瘤消融是利用微波能作用组织即可产生热效应,在数分钟到十数分钟的时间内,其热场中心温度可达100°c以上,肿瘤组织在瞬间高温下被凝固、灭活,达到肿瘤消融治疗的目的。微波肿瘤消融术是将微波消融针介入人体组织的病灶,由其前端持续发射微波能,以实施手术,因其效率高,创口小,并且对组织的作用深度及范围大小均可控,适用于全身实体肿瘤的消融手术。现有的微波消融天线均为单发射窗结构,适用于肝癌等肿瘤的治疗。但由于肺癌组织的界电系数和肝脏、其他器官不一样,现有消融天线无法适用于肺癌的治疗。并且肺癌的肿瘤体积大,因此要求天线具有较大的消融直径,这也是传统消融天线无法做到的。而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适用于肺癌手术的消融天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肺癌介入治疗的双窗型微波消融针的针头结构。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双窗型微波消融针的针头结构,包括:氧化锆刺头和同轴电缆,所述氧化锆刺头设置有轴向的中心盲孔,所述同轴电缆插入该中心盲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前部开设有两个发射窗口,同轴电缆的前端通过锡焊将外导体与内导体短路,两个发射窗口的宽度范围为0.9mm-1.1mm,两个发射窗口之间的外导体长度范围为4.1-4.3mm,第一节外导体的尾端至所述锡焊前端的距离范围为2.0-2.2mm,所述锡焊与氧化锆刺头中心盲孔之间,以及发射窗口处的介质层与氧化锆刺头中心盲孔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胶实现固定。本技术双窗型微波消融针的针头结构还具有如下特征:1、所述同轴电缆外导体的前部被间隔的切割掉两段并露出介质层,形成所述的两个发射窗口。2、氧化锆刺头与针杆的直径范围为1.3-1.7mm,同轴电缆外导体的直径范围为0.7-0.9mm。3、优选的,氧化锆刺头与针杆的直径为1.5mm,同轴电缆外导体的直径范围为0.8mmο4、作为优选,两个发射窗口的宽度为1mm,两个发射窗口之间的外导体长度为4.2_,第一节外导体的尾端至所述锡焊前端的距离为2.1_。5、所述锡焊呈半球形。本技术消融天线针头结构适合肺组织的介电系数,完全匹配肺脏组织,对于肺癌,特别是大肺癌的消融是一个有利的武器。本针头较细,创口小,除了适和于肺癌手术以外,还可用于其他肿瘤的消融手术。本消融天线的针头设有双窗结构,微波从两个窗口向外发射,增加了消融尺寸,适合于肺癌肿瘤的介入消融治疗。发射窗的位置及参数,以及针头和同轴电缆的参数为重要,并且本技术给出了一个最优的方案,使得具有本针头结构的天线的有效加热区域(消融范围)能够达到5cm以上,并且烧出的形状较接近圆形,有利于主刀医生对手术的控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具有双窗结构的消融针前端部分剖视图。图中标号示意图下: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氧化锆刺头,2-球形焊锡,3-同轴电缆,4-堵水轴,5-引水管,6-针杆,7-环氧树脂胶,8-外导体,9-介质层,15-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为装有本技术针头结构的消融天线前端部分剖视图,主要包括有:氧化锆刺头1、同轴电缆3、堵水轴4、引水管5、针杆6,氧化锆刺头I设置有轴向的中心盲孔,同轴电缆3插入该中心盲孔内。该同轴电缆外导体8的前部被间隔的切割掉两段并露出介质层,形成两个发射窗口,同轴电缆的前端通过球形锡焊2将外导体8与内导体(在介质层9的内部,图中未画出)短路,两个发射窗口的宽度为1_,两个发射窗口之间的外导体长度为4.2_,第一节外导体的尾端至球形锡焊前端的距离为2.1_,球形锡焊2与氧化锆刺头I中心盲孔之间,以及发射窗口处的介质层9与氧化锆刺头中心盲孔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胶7,实现同轴电缆与氧化锆刺头的固定。堵水轴4套在同轴电缆3上,其头部抵住氧化锆刺头I后端面,尾部与同轴电缆3外导体8密封焊接,引水管5的前端套在堵水轴4外圆上,并与堵水轴4焊接固定。氧化锆刺头I外圆具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嵌入有密封圈15,针杆6前端套装在氧化锆刺头I的外圆上,并使用环氧树脂胶将针杆6与氧化锆刺头1、堵水轴4进行粘结固定,使密封圈被环形槽与针杆限位;射频同轴连接器与同轴电缆3的尾部焊接。如图所示,进水管前部为斜面,并在背部开设出水孔,堵水轴4为两段式,两段的内孔径相同,且与同轴电缆3外导体8相适应,前段部分的外径与针杆6内径相适应,后端部分的外径小于针杆6内径,形成抬肩外圆,进水管斜面的前端与堵水轴4抬肩外圆焊接固定。氧化锆刺头I的尾部外圆的外径与堵水轴4前段部分的外径相等。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双窗型微波消融针的针头结构,包括:氧化锆刺头和同轴电缆,所述氧化锆刺头设置有轴向的中心盲孔,所述同轴电缆插入该中心盲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前部开设有两个发射窗口,同轴电缆的前端通过锡焊将外导体与内导体短路,两个发射窗口的宽度范围为0.9mm-1.1mm,两个发射窗口之间的外导体长度范围为4.1-4.3_,第一节外导体的尾端至所述锡焊前端的距离范围为2.0-2.2_,所述锡焊与氧化锆刺头中心盲孔之间,以及发射窗口处的介质层与氧化锆刺头中心盲孔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胶实现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窗型微波消融针的针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外导体的前部被间隔的切割掉两段并露出介质层,形成所述的两个发射窗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窗型微波消融针的针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氧化锆刺头与针杆的直径范围为1.3-1.7mm,同轴电缆外导体的直径范围为0.7-0.9_。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窗型微波消融针的针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氧化锆刺头与针杆的直径为1.5mm,同轴电缆外导体的直径范围为0.8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窗型微波消融针的针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发射窗口的宽度为1_,两个发射窗口之间的外导体长度为4.2_,第一节外导体的尾端至所述锡焊前端的距离为2.1mm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窗型微波消融针的针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锡焊呈半球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窗型微波消融针的针头结构,包括有:氧化锆刺头和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外导体的前部被间隔的切割掉两段并露出介质层,形成两个发射窗口,同轴电缆的前端通过锡焊将外导体与内导体短路,锡焊与氧化锆刺头中心盲孔之间,以及发射窗口处的介质层与氧化锆刺头中心盲孔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胶实现固定。本微波消融天线针头结构开设有双窗结构,适合肺组织的介电系数,完全匹配肺脏组织;其消融直径可达到5cm以上,对于肺癌,特别是大肺癌的消融是一个有利的武器。【IPC分类】A61B18-18【公开号】CN204600678【申请号】CN2015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窗型微波消融针的针头结构,包括:氧化锆刺头和同轴电缆,所述氧化锆刺头设置有轴向的中心盲孔,所述同轴电缆插入该中心盲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的前部开设有两个发射窗口,同轴电缆的前端通过锡焊将外导体与内导体短路,两个发射窗口的宽度范围为0.9mm‑1.1mm,两个发射窗口之间的外导体长度范围为4.1‑4.3mm,第一节外导体的尾端至所述锡焊前端的距离范围为2.0‑2.2mm,所述锡焊与氧化锆刺头中心盲孔之间,以及发射窗口处的介质层与氧化锆刺头中心盲孔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胶实现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明,张鹏,杨婷,
申请(专利权)人:王华明,南京维京九洲医疗器械研发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