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能、风能和地热能综合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9504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能、风能和地热能综合利用装置包括蓄电池、控制器、逆变器、电表、风机、光伏板、换热器、地源或水源井、热泵、智能控制系统和终端;风机和光伏板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蓄电池可逆连接,控制器与逆变器、电表顺次连接,电表分别与换热器、热泵、智能控制系统连接,风机与光伏板、智能控制系统分别连接,光伏板与换热器、智能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换热器与地源或水源井、智能控制系统连接,终端与热泵、智能控制系统分别连接;热泵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终端为用户,用户有Ni个。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是一种热泵技术,用于光—电,光—热,风—电,风—电—热的多能源互补、复合转化,综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热泵技术,特别是一种光能、风能和地热能综合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能源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也 相应的持续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化石能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显,且这种稀缺性也逐渐在 能源商品的价格上反应出来。在化石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可 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燃煤、燃油、燃气等供能模式,存在运营成本高、污染性大、安全性不高、使 用寿命有限的技术问题。利用新能源供热包括太阳能板、地热能热泵(包括地源热泵和水源 热泵)、光-热泵、风-光热泵等几种形式。单一形式的光能、风能和地热能等新型清洁能源 供能存在波动性大、稳定性差、利用率不高、供能终端利用率不高等弊端。 太阳能应用包括光伏发电和光伏发热,光伏发电包括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发电;光 伏发热包括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式集热器、板式集热器等。这种供热模式优点在于属于清 洁能源且储量接近于无限,缺点在于由太阳经角变化和地理条件变化产生光照时间和强度 变化很大,造成其稳定性差、其波动性大、应用条件要求较高,转化效率受环境影响较大。 地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通常小于400米深)作为冷热源,进行 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地表浅层地热资源可以称之为地能(EarthEnergy),是指地表 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地热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 节能空调设备。 地源热泵是在采暖季通过热泵提取土壤中的热量作为低位热源,通过热泵提升为 高位热源再通过换热器供室内取暖;夏季提取地下水中的热量作为低位热源,通过热泵系 统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供室内制冷,同时补充采暖季从地下取走的热量,保证地下能量平 衡。其优点在于最大限度的利用清洁地下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较传统供热而言节能 30%以上,全自动运行,运行维护费用低;其缺点是施工条件要求高,一次性投入大。 水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水源(一般在1000米以内),如地下水、地表的河 流、湖泊和海洋,中吸收太阳能、地热能而蕴藏的低温位热能。水源是地球表面浅层水源的 简称。水源的温度一般都十分稳定。水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输入少量高品位 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水体分别作为冬季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 空调的冷源,即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水体中去,由于水源温度低,所 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以达到夏季给建筑物室内制冷的目的;而冬季,则是通过水源热泵 机组,从水源中"提取"热能,送到建筑物中采暖。 光-热泵技术是综合光-热、地热能热泵技术,采用真空管式/板式集热器产生的 热能作为系统热源之一,与地热能的低位热源互补供热,实现节能降耗。其优点是双能源互 补,降低单一的地热能热泵装机功率和打井数量,实现节能降耗;其主要缺点表现为光-热 转化波动性大,需要并网取电驱动热泵,综合利用率较高。 风-光热泵技术是基于风-电和光-热技术发展而来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主 要是应用光-热技术进行集热,储存到蓄热水箱,再通过循环系统换热对室内进行供热。 风-电技术应用是在无光照条件下风能转化成电能,电能再转化成热能进行集热,是对 光-热转化的一种补充。其优点是风-电技术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无光照条件下 光-热无转化的劣势;其缺点是单一制热,在连续无光照条件下效果差需要电网取电补充 且耗电量较高,波动性较大,稳定性一般。 迄今为止,只有光能和风能的二源合一的利用装置。尚且未有一种光能、风能和地 热能综合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能、风能和地热能综合利用装 置。本专利技术的地热能包括地能和地表浅层水源的低温位热能,地表浅层水源简称水源。本 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能、风能和地热能综合利用装置有效解决高寒环境温差大、全年日照不均、 热损耗高、转换效率低、施工难度大等技术难点,且具有复合性和多功能性,是新能源发展 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能、风能和地热能综合利用装置包括蓄电池、控制器、逆变器、 电表、风机、光伏板、换热器、地源或水源井、热泵、智能控制系统和终端;风机和光伏板均与 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蓄电池可逆连接,控制器与逆变器、电表顺次连接,电表分别与换热 器、热泵、智能控制系统连接,风机与光伏板、智能控制系统分别连接,光伏板与换热器、智 能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换热器与地源或水源井、智能控制系统连接,终端与热泵、智能控制 系统分别连接;热泵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终端为用户,用户有Ni个,i为等于或大于1的 正整数; 所述的控制器是将风机、光伏板产生的直流电整合至蓄电池进行储存,用电时将蓄电 池中的电能调出至逆变器的设备;所述的热泵系统充注R290作为循环工质,循环管路内工 质的循环均通过循环泵作为动力源; 所述的光伏板由顺次连接的自洁玻璃、第一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第二高硼硅超 透单向滤膜玻璃、光伏电池片、第一铅导热片、流体导管、第二铅导热片、纳米碳纤维发热 层、保温层和底板构成;所述的流体导管是碳纳米管或盘旋状的铜管; 太阳光入射到光伏板后,经自洁玻璃透过第一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第二高硼硅 超透单向滤膜玻璃到电池片进行光-电转化发电;此时,第一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 第二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分别会有一定量的光反射到洁玻璃、第一高硼硅超透单向滤 膜玻璃,由于自洁玻璃、第一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第二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均为 单向玻璃,所以反射光再次透过第二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到电池片进行光-电转化发 电,产生的直流电经控制器整合至蓄电池进行蓄电,用电时蓄电池的储存电能通过控制器 传递给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再由电表行计量后供应系统中相关器件使用; 所有入射光除去光-电转化的特定波段的光,其他波段的光均透过电池片进入第一铅 导热片进行光-热转化成热;第一铅导热片行光-热转化成的热传递给流体导管; 纳米碳纤维发热层与风机直连,利用风机的低压直流电进行电-热转化成热后,经铅 导热片吸收后将热传递给流体导管; 流体导管将传递来的所有的热送到换热器,然后作为低位热源供给热泵;同时,流体导 管带走热量,还能对光伏板中的电池片进行冷却,以保证电池片的最佳发电效率的温度;该 电池片的最佳发电效率的温度优选为28°C。 本专利技术的光伏板之所以为两层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即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 玻璃、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是经过科学实验的结果。 经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光伏板的不同结构做对比试验:光伏板的结构为单层高硼硅超透 单向滤膜玻璃、或为两层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或为三层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其 余的结构相同,同时将它们置于同一地点的室外,经过相同时间测量,光伏板为两层高硼硅 超透单向滤膜玻璃,光-热吸收转化热能效果最好。其机理尚待进一步研宄。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光伏板的结构较普通光伏板的结构差异在于:普通光伏板的顶 层只有一层玻璃,为自洁玻璃或增透玻璃;一层EVA-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增加耐水性、 腐蚀性;一层电池片;一层TPT的背板保护材料;一层底板。因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光能、风能和地热能综合利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光伏板由于在 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能、风能和地热能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1)、控制器(2)、逆变器(3)、电表(4)、风机(5)、光伏板(6)、换热器(7)、地源或水源井(8)、热泵(9)、智能控制系统(10)和终端(11);风机(5)和光伏板(6)均与控制器(2)连接,控制器(2)与蓄电池(1)可逆连接,控制器(2)与逆变器(3)、电表(4)顺次连接,电表(4)分别与换热器(7)、热泵(9)、智能控制系统(10)连接,风机(5)与光伏板(6)、智能控制系统(10)分别连接,光伏板(6)与换热器(7)、智能控制系统(10)分别连接,换热器(7)与地源或水源井(8)、热泵(9)、智能控制系统(10)连接,终端(11)与热泵(9)、智能控制系统(10)分别连接;热泵(9)与智能控制系统(10)连接;终端(11)有Ni个子单元, i为等于或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的控制器(2)将风机(5)、光伏板(6)产生的直流电整合至蓄电池(1)进行储存,用电时将蓄电池(1)中的电能调出至逆变器(3);所述的热泵系统充注R290作为循环工质,所有循环管路内工质的循环均通过循环泵作为动力源;所述的光伏板(6)由顺次连接的自洁玻璃(601)、第一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602)、第二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602)、光伏电池片(604)、第一铅导热片(605)、流体导管(606)、第二铅导热片(607)、纳米碳纤维发热层(608)、保温层(609)和底板(6010)构成;所述的流体导管(606)是碳纳米管或盘旋状的铜管;太阳光入射到光伏板(6)后,经自洁玻璃(601)透过第一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602)、第二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602)到电池片(604)进行光‑电转化发电;此时,第一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602)、第二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602)分别会有一定量的光反射到洁玻璃(601)、第一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602),反射光再次透过第二高硼硅超透单向滤膜玻璃(602)到电池片(604)进行光‑电转化发电,产生的所有的直流电经控制器(2)整合至蓄电池(1)进行蓄电,用电时蓄电池(1)的储存电能通过控制器(2)传递给逆变器(3)转化为交流电,再由电表(4)行计量后供应系统中相关器件使用;所有入射光除去光‑电转化的特定波段的光,其他波段的光均透过电池片(604)进入第一铅导热片(605)进行光‑热转化成热;第一铅导热片(605)行光‑热转化成的热传递给流体导管(606);纳米碳纤维发热层(608)与风机(5)直连,利用风机(5)的低压直流电进行电‑热转化成热后,经第二铅导热片(607)吸收后将热传递给流体导管(606);流体导管(606)将传递来的所有的热送到换热器(7),然后作为低位热源供给热泵(9);同时,流体导管(606)带走热量,还能对光伏板(6)中的电池片(604)进行冷却;风机(5)通过风‑电转化产生的直流电,经控制器(2)整合至至蓄电池(1)进行蓄电,用电时蓄电池储存电能通过控制器(2)传递给逆变器(3)转化为交流电再由电表(4)行计量后供应系统中相关器件使用;所述的热泵(9)包括蒸发器(901)、换向阀(902)、压缩机(903)、节流装置(904)和冷凝器(905);蒸发器(901)与换向阀(902)、冷凝器(905)、节流装置(904)顺次连接,节流装置(904)与蒸发器(901)连接,压缩机(903)与换向阀(902)连接;换热器(7)与压缩机(903)连接;从地源或水源井(8)提取热量,通过循环管路进入换热器(7),与光伏板(6)中电池片(604)进行光‑电转化发电时产生的余热、光伏板(6)直接进行光‑热转化吸收所产生的热量、利用风机(5)的风‑电转化产生的直流电驱动光伏板(6)中的纳米碳纤维发热层(608)产生的热量一起进入换热器(7)作为热泵(9)的低位热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坤杨立楠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圣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