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历明专利>正文

儿童四肢协调运动训练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9024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儿童四肢协调运动训练车包括踏板、扶手及偏心轮组成,其特征在于偏心轮安装在踏板的两侧,扶手安装在踏板的前部。(*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儿童四肢运动训练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儿童四肢运动协调训练车。儿童的运动协调训练是很重要工作,目前除了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有一部分相应的玩具做为辅助训练以外,对四肢特别是对腿的运动与上肢的运动如何更好地协调一致尚无有效且又易被儿童们乐于接受的训练器材,只能依靠人工的指导和对错误的四肢运动(如“顺拐”)手把手地改正,极为不便,最接近此训练目的的是传统的儿童脚踏三轮车,它因前轮的脚踏驱动而对双腿的相互运动协调有一定的训练意义,然而它对上肢与下肢的运动协调一致、特别是解决儿童中常见的“顺拐”等现象却无济于事,它对一些残疾儿童(如“婴儿瘫”后遗症小患儿)的早期四肢协调运动或肢体替代性运动训练,则几乎无意义。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四肢运动协调训练车,它能在被儿童乐意地接受的同时,方便有效地训练儿童的四肢运动协调能力,解决某些儿童的“顺拐”和某些上下肢体不能良好地共用问题;同时,更为残疾儿童早期四肢协调运动或肢体替代性运动训练,提供一种简单可靠,有效地训练装置。本技术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在二块踏板两侧,安装有偏心轮,二踏板中间有两个偏心轮由双偏心轴固定在两踏板侧面,以此造成一个踏板向前下方转动时;另一踏板势必向后上方运动的效果;安装在踏端的交叉向内的扶手将这个运动方式交叉传递给双手,以此达到左右手的运动与右左脚完全对应的合理的协调的四肢运动;反之,由手主动用力以腿脚协调从动亦可,以上两种用力方式也完全可以有“正、反转”之分,还可有四肢按排列组合形成的主动、从动搭配,以便达到四肢运动协调性训练的目的。说明书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以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儿童四肢协调运动训练车,是由踏板(3)、(4)、扶手(1)、(2)及偏心轮(5)组成、偏心轮(5)、安装在踏板(3)、(4)的两侧,扶手(1)、(2)安装在踏板(3)、(4)的前部,踏板(3)、(4)分左右设置,两侧共安装有6只偏心轮(5),其中间两只为两踏板(3)、(4)共用,两踏板(3)、(4)中间的两只偏心轮(5)由两根偏心轴(6)分别固定在左右两踏板(3)、(4)上,使两踏板(3)、(4)上下水平距离与两偏心轴(6)距离相等。左右踏板(3)、(4)的前部各安装一个扶手(1)、(2),且两扶手(1)、(2)左右交叉,即左踏板(4)上的扶手顶端位于右踏板(3)的上部,右踏板(3)上的扶手(1)的顶端位于左踏板(4)的上部,为了避免左右扶手(1)、(2)在运动中相互碰接,在两扶手相互交叉的位置上各加工一个弧度。实施例本技术的儿童四肢协调运动训练车的制作与使用非常方便,儿童只要将双脚站立在左右踏板上,双手扶在左右扶手上便可踏动左右踏板使车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该训练车具有很好的运动性和趣味性,很适合少儿的体能训练,尤其是有残儿童的体能训练,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权利要求1.儿童四肢协调运动训练车包括踏板、扶手及偏心轮组成,其特征在于偏心轮安装在踏板的两侧,扶手安装在踏板的前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车,其特征在于踏板分左右设置,其两侧共安装有6只偏心轮,其中中间两只偏心轮为两踏板共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训练车,其特征在于两踏板中间的两个偏心轮上由两根偏心轴,分别固定在左右两踏板上,使两踏板上下水平距离与两偏心轴距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车,其特征在于左右踏板前部各安装一个扶手,且两扶手左右交叉,左踏板上的扶手顶端位于右踏板的上部,右踏板上的扶手位于左踏板的上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训练车,其特征在于两扶手的交叉处各加工有一个避免相碰的弧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儿童四肢协调运动训练车,其结构是由踏板、扶手及偏心轮组成,偏心轮安装在踏板的两侧,扶手安装在踏板的前部,儿童可双脚站在踏板上双手扶住扶手踏动踏板使车向前或向后运动,具有很好的运动性和娱乐性,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文档编号B62M1/36GK2202091SQ94241189公开日1995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吕历明 申请人:吕历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历明
申请(专利权)人:吕历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