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连接组件和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98824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连接组件和发动机冷却系统。该连接组件包括具有进液口的第一管状件(13)和具有出液口的第二管状件(30),所述第二管状件(30)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管状件(13)上,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通过内部的节流通道相互连通,所述进液口的液体流入方向与所述出液口的液体流出方向非同轴设置,从而能够在实现节流的同时,缩短除气装置的长度,并增加接口方向的自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连接组件以及包括该连接组件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在工作时由于发动机气缸中的压力较高,从而容易使高压气进入到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另外,若冷却系统的密封不严,外部气体也容易进入到冷却系统中。如果在冷却系统中有气体存在而无法有效地排出,这些气体将会形成大量的气泡,滞留在冷却系统内形成气阻。而由于气体的导热性很差,当大量气泡滞留而使冷却液损失严重时,会导致冷却循环的效率较低,从而造成发动机过热。因而,在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中提供除气接头,该除气接头对混有气体的冷却液进行节流,保证适量的混有气体的冷却液通过与之连接的胶管进入膨胀水箱,流入膨胀水箱中的混有气体的冷却液流速放缓并滞留在膨胀水箱内,从而利于气体与冷却液的分离,进而能够仅使除气后的冷却液被送回冷却系统。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除气接头的轴向长度较长,接口方向单一,因而容易在布置发动机时与其他部件干涉,导致发动机的布置存在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能够在实现节流的同时,缩短除气装置的长度,并增加接口方向的自由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包括具有进液口的第一管状件和具有出液口的第二管状件,所述第二管状件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管状件上,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通过内部的节流通道相互连通,所述进液口的液体流入方向与所述出液口的液体流出方向非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管状件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二管状件轴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度。优选地,所述节流通道包括:第一腔,该第一腔与所述进液口连通且在所述第一管状件内沿所述第一管状件长度方向延伸;和第二腔,该第二腔与所述出液口连通并在所述第二管状件内沿所述第二管状件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腔通过形成在所述第一管状件上的径向开孔而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腔中设置有节流口。优选地,在所述第二腔中,所述节流口的通流面积最小。优选地,所述节流口的直径为3mm至4mm。优选地,所述第一管状件为空心螺栓,所述第一腔从所述空心螺栓的底部向螺栓头部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一管状件贯穿所述第二管状件并与所述第二管状件形成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管状件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到发动机冷却系统上的外螺纹。优选地,所述第一管状件和所述第二管状件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该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设置在该发动机冷却系统最高点的膨胀水箱和与所述发动机相连的循环管路,该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安装有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优选地,该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节温器和散热器,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节温器和连接在该节温器上的发动机除气管之间,和/或者,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散热器和连接在所述散热器上的散热器除气管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述第二管状件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管状件上,并使所述进液口的液体流入方向与所述出液口的液体流出方向非同轴设置,不但缩短了除气装置的长度,并增加了接口方向的自由度。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 发动机2节温器3 发动机除气管 4液位视窗5 膨胀水箱6压力盖7 散热器除气管 8加注管9 散热器10远程旁通管11变速箱冷却器 12水泵13第一管状件20第一腔21连通腔22径向开孔30第二管状件40第二腔41连接腔42节流口43延伸腔44连接容纳腔45流体容纳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连接组件,如图1-2所示,该连接组件包括具有进液口的第一管状件13和具有出液口的第二管状件30,第二管状件30可旋转地连接在第一管状件13上,进液口与出液口通过内部的节流通道相互连通,进液口的液体流入方向与出液口的液体流出方向非同轴设置。本技术所述连接组件能够通过在第一管状件13和第二管状件30之间所形成的可旋转的铰接,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气接头所存在的接口方向单一的问题。也就是说,通过使第二管状件相对于第一管状件的旋转,来灵活地改变管路的连接方向,从而解决发动机布置时的干涉问题。该第一管状件13和第二管状件30之间能够形成为球铰链连接,从而使第二管件30能够相对第一管状件13旋转任意角度。优选第一管状件13轴向方向与第二管状件30轴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度。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二管状件30在垂直于第一管状件13轴向的平面上绕第一管状件13轴向旋转,从而不但能够通过旋转第二管状件来避免发动机布置时的干涉问题,还能够使第一管状件13和第二管状件30上节流通道形成90度夹角来缩短连接组件的轴向长度,进一步地提高了发动机布置的灵活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节流通道包括第一腔20和第二腔40。该第一腔20与进液口连通且在第一管状件13内沿第一管状件13长度方向延伸;该第二腔40与出液口连通并在第二管状件30内沿第二管状件30长度方向延伸,第二腔40通过形成在第一管状件13上的径向开孔22而与第一腔20连通,第二腔40中设置有节流P 42 ο具体地,第二腔40包括连接腔41和一侧连通在连接腔41上的节流口 42,该连接腔41能够容纳第一管状件13的插入,从而使得该第二管状件30能够绕第一管状件13旋转。更加优选连接腔41包括连接容纳腔44和流体容纳腔45。其中,连接容纳腔44与第一管状件13之间形成间隙配合,从而对节流通道起到一定程度的密封作用。流体容纳腔45沿第二管状件30的轴向延伸设置,并相对于连接容纳腔44的表面向外侧凸出,以形成有用于容纳用冷却液的间隙,从而使冷却液在节流口 42节流时获得更好的流量稳定性。优选在第二腔40中,节流口 42的通流面积最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节流口 42的直径为3mm至4mm。另外,第二腔40还包括有延伸腔43,该延伸腔43连通在节流口 42的另一侧。通过采用比节流口 42通流面积大的延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组件包括具有进液口的第一管状件(13)和具有出液口的第二管状件(30),所述第二管状件(30)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管状件(13)上,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通过内部的节流通道相互连通,所述进液口的液体流入方向与所述出液口的液体流出方向非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志慧耿立军秦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