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转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164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插秧机转向器,包括条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中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向接头,所述转向接头与壳体之间连接有防尘罩,所述壳体内设有与转向接头连接的齿条,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与齿条啮合的转向齿轮,所述转向齿轮上键连接有转向杆。壳体可以采用整体式结构,壳体与壳体上的安装座一次性加工而成,通过这样的结构,转向器安装的同轴度等一些形位公差,均可以完全保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向器采用机械式转向结构,在插秧机转向系统的匹配上,能够大大降低转向器的安装结构,相对于传统的液压转向能够优化安装结构,提高转向时的稳性能,改善驾驶员的手感,较好的满足了使用性能上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齿条型的转向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插秧机转向器
技术介绍
插秧机的工作过程,因结构不同而各有差异,但基本流程大致相同。秧苗以群体状态整齐放入秧箱,随秧箱作横向移动,使取秧器逐次分格取走一定数量的秧苗,在插秧轨迹控制机构作用下,按农艺要求将秧苗插入泥土中,取秧器再按一定轨迹回至秧箱取秧。各种插秧机栽插部分的组成基本相同:人力插秧机由秧箱、分插秧机构、机架和浮体等组成,自走式机动插秧机还设有动力驱动、行走装置、送秧机构等部分。人力插秧机以船板为承载浮体,支承机器的全部重量,一般不设行走装置,作业时由人力牵引,使船板在泥面滑行。自走式机动插秧机的行走装置包括驱动轮、导向轮和陆地运输轮等。驱动轮多采用叶片式铁轮,并有独轮驱动、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等类型,其承载浮体有整式船板和间隔配置的浮板两种类型,支承机器的部分重量。导向轮一般是设置在机体的前端,数量一般是两个,转向时需要两个导向轮同时转动,实现机体运行状态中的转向。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很多液压动力转向器、机械式转向器,均采用壳体与油缸压装在一起的结构,同时通过压紧以使壳体与油缸固定,以防止压力过高时壳体与油缸拉脱,导致漏油等失效问题。现有的转向器,壳体一般采用铸造材料。将转向器壳体与转向器油缸压装在一起后,容易造成转向器壳体与转向器油缸之间的同轴度偏差,影响整体结构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秧机转向器,采用机械式转向结构,在恶劣环境中可靠性较高,并克服了复杂的液压转向器壳体与转向器油缸之间的安装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插秧机转向器,包括条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中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向接头,所述转向接头与壳体之间连接有防尘罩,所述壳体内设有与转向接头连接的齿条,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与齿条啮合的转向齿轮,所述转向齿轮上键连接有转向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壳体可以采用整体式结构,壳体与壳体上的安装座一次性加工而成,通过这样的结构,转向器安装的同轴度等一些形位公差,均可以完全保证。本专利技术的转向器采用机械式转向结构,在插秧机转向系统的匹配上,能够大大降低转向器的安装结构,相对于传统的液压转向能够优化安装结构,提高转向时的稳性能,改善驾驶员的手感,较好的满足了使用性能上的要求。另外,转向接头处通过防尘罩的包裹能够防止杂质进入其中,使得该转向器在恶劣环境中使用仍能有较高的可靠性。进一步,所述安装座设有两个,所述的两个安装座位于壳体的同侧。该设置能够方便进行安装,并且能够平衡受力,使得结构稳定。进一步,所述位于壳体两端的两个防尘罩之间连接有防尘罩通气管。该设置能够平衡两个防尘罩之间的压力,避免使用中两端防尘罩的压力不均。进一步,所述转向接头的端部为连接叉。设置连接叉结构能够方便进行安装和拆卸,便于维修和更换。【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插秧机转向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插秧机转向器,包括条形的壳体1,壳体I的中部设有安装座2,安装座2设有两个,两个安装座2位于壳体I的同侧。该设置能够方便转向器的安装,并且能够平衡受力,使得结构稳定。壳体I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向接头3,转向接头3的端部为连接叉。设置连接叉结构能够方便进行安装和拆卸,便于维修和更换。转向接头3与壳体I之间连接有防尘罩4,位于壳体两端的两个防尘罩4之间连接有防尘罩通气管41。该设置能够平衡两个防尘罩4之间的压力,避免使用中两端防尘罩4的压力不均。壳体I内安装有与转向接头3连接的齿条5,壳体I内还设有与齿条5啮合的转向齿轮6,转向齿轮6上键连接有转向杆。通过转动转向杆,带动转向齿轮6 —并转动,转向齿轮6再驱动啮合的转向齿条5转动。通过转向齿条5带动转向接头3的转动,从而实现转向的功能。本专利技术中,壳体I可以采用整体式结构,壳体I与壳体I上的安装座2 —次性加工而成,通过这样的结构,转向器安装的同轴度等一些形位公差,均可以完全保证。本专利技术的转向器采用机械式转向结构,在插秧机转向系统的匹配上,能够大大降低转向器的安装结构,相对于传统的液压转向能够优化安装结构,提高转向时的稳性能,改善驾驶员的手感,较好的满足了使用性能上的要求。另外,转向接头3处通过防尘罩4的包裹能够防止杂质进入其中,使得该转向器在恶劣环境中使用仍能有较高的可靠性。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主权项】1.插秧机转向器,包括条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中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向接头,所述转向接头与壳体之间连接有防尘罩,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内设有与转向接头连接的齿条,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与齿条啮合的转向齿轮,所述转向齿轮上键连接有转向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转向器,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座设有两个,所述的两个安装座位于壳体的同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转向器,其特征是,所述位于壳体两端的两个防尘罩之间连接有防尘罩通气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转向器,其特征是,所述转向接头的端部为连接叉。【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插秧机转向器,包括条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中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向接头,所述转向接头与壳体之间连接有防尘罩,所述壳体内设有与转向接头连接的齿条,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与齿条啮合的转向齿轮,所述转向齿轮上键连接有转向杆。壳体可以采用整体式结构,壳体与壳体上的安装座一次性加工而成,通过这样的结构,转向器安装的同轴度等一些形位公差,均可以完全保证。本专利技术的转向器采用机械式转向结构,在插秧机转向系统的匹配上,能够大大降低转向器的安装结构,相对于传统的液压转向能够优化安装结构,提高转向时的稳性能,改善驾驶员的手感,较好的满足了使用性能上的要求。【IPC分类】A01C11-02【公开号】CN104871701【申请号】CN201510261531【专利技术人】唐昌兵 【申请人】凤冈县凤鸣农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2日【申请日】2015年5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插秧机转向器,包括条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中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向接头,所述转向接头与壳体之间连接有防尘罩,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内设有与转向接头连接的齿条,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与齿条啮合的转向齿轮,所述转向齿轮上键连接有转向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昌兵
申请(专利权)人:凤冈县凤鸣农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