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6107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苗器,包括筒体(1)、空心锥形体,其特征在于:空心锥形体由锥形部A(10)和锥形部B(11)组成,锥形部A(10)固定连接在筒体(1)底端,锥形部B(11)与筒体(1)底端可转动地连接,筒体(1)下侧连接有固定手柄(2),固定手柄(2)后部设置有旋转手柄(4),旋转手柄(4)可转动地安装在筒体(1)上,旋转手柄(4)与筒体(1)之间连接有调紧弹簧(5),旋转手柄(4)与锥形部B(11)之间连接有调节连杆。所述调节连杆包括连杆A(6)和连杆B(8),连杆A(6)和连杆B(8)之间连接有调节螺母(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实用、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用机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植苗器
技术介绍
在农业秧苗种植过程中,大多采用人工先挖苗坑、再栽种苗种,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大型复杂机械植苗器仅适用于平原地区,在山区无法使用。现有技术中,已经专利技术了一种植苗器,通过脚蹬带动弹簧、传动杆使锥形尖头打开,从而达到植苗的目的,但是,这种装置结构复杂,还必须要脚助力才能完成植苗,使用不便、效率不高;另有一种植苗器,通过压缩手上操纵杆,实现空心锥形体插入土中的部分的自动张合进行植苗,这类植苗器虽然使用效率得到了提高,但需要双手夹持操作,对于使用者来说操作较为繁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实用、省时省力的植苗器。本技术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植苗器,包括筒体、空心锥形体,其中:空心锥形体由锥形部A和锥形部B组成,锥形部A固定连接在筒体底端,锥形部B与筒体底端可转动地连接,筒体下侧连接有固定手柄,固定手柄后部设置有旋转手柄,旋转手柄可转动地安装在筒体上,旋转手柄与筒体之间连接有调紧弹簧,旋转手柄与锥形部B之间连接有调节连杆。上述植苗器,其中:所述旋转手柄通过转销A连接在筒体下侧。上述植苗器,其中:所述调节连杆包括连杆A和连杆B,连杆A和连杆B之间连接有调节螺母。上述植苗器,其中:所述锥形部B通过转销B与筒体底端相连接。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植苗器,所述空心锥形体由锥形部A和锥形部B组成,锥形部A固定连接在筒体底端,锥形部B通过转销B与筒体底端可转动地连接,实现了空心锥形体的可张合操作,便于苗种的自动落下;筒体下侧连接有固定手柄,固定手柄后部设置有旋转手柄,旋转手柄通过转销A可转动地安装在筒体上,实现了对空心锥形体的扳动式松合,操作方便快捷;旋转手柄与筒体之间连接有调紧弹簧,便于保证植苗器在常态下处于闭合状态;旋转手柄与锥形部B之间连接有调节连杆,调节连杆包括连杆A和连杆B,连杆A和连杆B之间连接有调节螺母,实现了旋转手柄与锥形部B之间距离和角度的可调性。总之,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实用、省时省力,适合农业秧苗植苗过程的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中标识:1、筒体;2、固定手柄;3、转销A ;4、旋转手柄;5、调紧弹簧;6、连杆A ;7、调节螺母;8、连杆B ;9、转销B ;10、锥形部A ;11、锥形部B。【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植苗器【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参见图1至图2,本技术的一种植苗器,包括筒体1、空心锥形体,其中:空心锥形体由锥形部AlO和锥形部BI I组成,锥形部AlO固定连接在筒体I底端,锥形部Bll与筒体I底端可转动地连接,筒体I下侧连接有固定手柄2,固定手柄2后部设置有旋转手柄4,旋转手柄4可转动地安装在筒体I上,旋转手柄4与筒体I之间连接有调紧弹簧5,旋转手柄4与锥形部Bll之间连接有调节连杆。所述旋转手柄4通过转销A3连接在筒体I下侧。所述调节连杆包括连杆A6和连杆B8,连杆A6和连杆B8之间连接有调节螺母7。所述锥形部Bll通过转销B9与筒体I底端相连接。使用时,参见图3,使用者手持固定手柄2用力把空心锥形体下端插入土壤中后,此时空心锥形体处于闭合状态;放置一株待种植的秧苗于筒体I内,扳动旋转手柄4,旋转手柄4绕转销A3转动,克服调紧弹簧5的弹簧力,锥形部Bll在调节连杆拉动下,绕转销B9转动,空心锥形体张开,秧苗落入土壤中,拔出空心锥形体,土壤便会掩埋秧苗根部,即完成了植苗过程。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植苗器,包括筒体(I)、空心锥形体,其特征在于:空心锥形体由锥形部A (10)和锥形部B (11)组成,锥形部A (10)固定连接在筒体(I)底端,锥形部B (11)与筒体(I)底端可转动地连接,筒体(I)下侧连接有固定手柄(2),固定手柄(2)后部设置有旋转手柄(4),旋转手柄(4)可转动地安装在筒体(I)上,旋转手柄(4)与筒体(I)之间连接有调紧弹簧(5 ),旋转手柄(4 )与锥形部B (11)之间连接有调节连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手柄(4)通过转销A(3)连接在筒体(I)下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连杆包括连杆A(6)和连杆B(8),连杆A (6)和连杆B (8)之间连接有调节螺母(7)。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部B(11)通过转销B (9)与筒体(I)底端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植苗器,包括筒体(1)、空心锥形体,其特征在于:空心锥形体由锥形部A(10)和锥形部B(11)组成,锥形部A(10)固定连接在筒体(1)底端,锥形部B(11)与筒体(1)底端可转动地连接,筒体(1)下侧连接有固定手柄(2),固定手柄(2)后部设置有旋转手柄(4),旋转手柄(4)可转动地安装在筒体(1)上,旋转手柄(4)与筒体(1)之间连接有调紧弹簧(5),旋转手柄(4)与锥形部B(11)之间连接有调节连杆。所述调节连杆包括连杆A(6)和连杆B(8),连杆A(6)和连杆B(8)之间连接有调节螺母(7)。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实用、省时省力。【IPC分类】A01C11-02【公开号】CN204579101【申请号】CN201520034352【专利技术人】徐昌松, 周章辉, 江珍, 钟锟 【申请人】镇远县道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徐昌松【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申请日】2015年1月1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苗器,包括筒体(1)、空心锥形体,其特征在于:空心锥形体由锥形部A(10)和锥形部B(11)组成,锥形部A(10)固定连接在筒体(1)底端,锥形部B(11)与筒体(1)底端可转动地连接,筒体(1)下侧连接有固定手柄(2),固定手柄(2)后部设置有旋转手柄(4),旋转手柄(4)可转动地安装在筒体(1)上,旋转手柄(4)与筒体(1)之间连接有调紧弹簧(5),旋转手柄(4)与锥形部B(11)之间连接有调节连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昌松周章辉江珍钟锟
申请(专利权)人:镇远县道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徐昌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