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远程监视的工业气瓶耐压及气密性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97788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31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远程监视的工业气瓶耐压及气密性测试系统,包括通过转向阀相互连接第一储气瓶和第二储气瓶、一级气管和水池,转向阀与一级气管相连接,水池设置于一级气管底部;一级气管设置有一级气管分支管,一级气管分支管分支出相互并联的第一二级气管分支管和第二二级气管分支管;第一二级气管分支管前端设置有第一压力检测表,第二二级气管分支管前端设置有第二压力检测表;水池分隔有多个用于放置待测气瓶的腔室;腔室正上方设置有摄像机,摄像机通过数据线连接至LED显示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气瓶气密性检测的远程监控,消除现场监测存在安全隐患,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亦可实现用于气瓶检测的高压气体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远程监视的工业气瓶耐压及气密性测试系统,包括通过转向阀相互连接第一储气瓶和第二储气瓶、一级气管和水池,转向阀与一级气管相连接,水池设置于一级气管底部;一级气管设置有一级气管分支管,一级气管分支管分支出相互并联的第一二级气管分支管和第二二级气管分支管;第一二级气管分支管前端设置有第一压力检测表,第二二级气管分支管前端设置有第二压力检测表;水池分隔有多个用于放置待测气瓶的腔室;腔室正上方设置有摄像机,摄像机通过数据线连接至LED显示屏。本技术可实现对气瓶气密性检测的远程监控,消除现场监测存在安全隐患,与此同时,本技术亦可实现用于气瓶检测的高压气体的循环利用。【专利说明】一种可远程监视的工业气瓶耐压及气密性测试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业气瓶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可远程监视的工业气瓶耐压及气密性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钢质无缝工业气瓶是在工业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高压气瓶,属于特种设备,由于需要承受较高的压力,高压气瓶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压力及气密性测试,检验产品的耐压范围和密封性,检测过程中需要在气瓶中冲入高压气体,采用现有的测试设备测试结束后,将存在于高压气瓶中的高压气体直接排出,造成高压气体的大量浪费,而且高压气体排出时会发生巨大的噪音,影响生产车间的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影响极大;与此同时,现有测试设备未设置有远程监控装置,大多依赖操作者现场观察带测气瓶是否漏气,此种方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现场操作者伤害极大。 基于上述分析,设计一种可远程监视的工业气瓶耐压及气密性测试系统,对整个检测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同时将用于气瓶压力及密封性检测的高压气体循环应用,节省气源,降低高压气体排出的噪音,提高气瓶压力及气密性检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用于工业气瓶气压及气密性测试装置,缺少远程监控装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且不能实现高压气体的循环利用,气体排出噪音大,影响工作人员健康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远程监视的工业气瓶耐压及气密性测试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节省气源,消除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远程监视的工业气瓶耐压及气密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第一储气瓶(I)、第二储气瓶(2)、一级气管(4)和水池(20),所述第一储气瓶 (I)和第二储气瓶(2)通过转向阀(3)相互连接,所述转向阀(3)与一级气管(4)相连接,所述水池(20)设置于一级气管(4)底部; 所述一级气管(4)设置有一级气管分支管(5),一级气管分支管(5)分支出相互并联的第一二级气管分支管(51)和第二二级气管分支管(52); 所述第一二级气管分支管(51)前端设置有第一压力检测表(15),所述第二二级气管分支管(52)前端设置有第二压力检测表(16); 所述水池(20)分隔有多个用于放置待测气瓶的腔室(27),腔室(27)内设置有用于定位待测气瓶的卡位板(28),所述卡位板(28)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卡位板(28)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待测气瓶支撑机构(25),支撑机构(25)底端连接液压驱动缸(24); 所述腔室(27 )正上方设置有摄像机(31),摄像机(31)通过数据线(30 )连接至LED显不屏(29 ); 所述第一二级气管分支管(51)和第二二级气管分支管(52)通过支管连通管(21)相连通,所述支管连通管(21)上设置有四级控制开关(17);所述一级气管分支管(5)靠近一级气管(4) 一端设置有一级控制开关(6)。 进一步,所述支管连通管(21)两侧设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抽真空泵(11)和第二抽真空泵(14),第一抽真空泵(11)通过第一三级气管分支管(22)与支管连通管(21)相连通,第二抽真空泵(14)通过第二三级气管分支管(23)与支管连通管(21)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抽真空泵(1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三级控制开关(9)和第二三级控制开关(10)。 进一步,所述第二抽真空泵(14)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三级控制开关(12)和第四三级控制开关(13)。 进一步,所述一级气管分支管(5)数量不少于8。 进一步,所述第一二级气管分支管(51)上设置有第一二级控制开关(7)。 进一步,所述第二二级气管分支管(52)上设置有第二二级控制开关(8)。 进一步,所述卡位板(28)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待检测气瓶的定位孔(2801)。 进一步,所述支撑机构(25)与待检测气瓶接触部位设置有与待检测气瓶底部形状相一致的弧形腔(2501)。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远程监视的工业气瓶耐压及气密性测试系统,有益效果在于: 1、本技术在用于放置待检测气瓶的腔室(27)的正上方设置有摄像机(31),摄像机(31)通过数据线(30)连接至LED显示屏(29),此种设计结构,可利用摄像机(31)对待检测气瓶是否漏气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然后通过数据线(30)将监测结果传输至LED显示屏(29)并显示,实现操作人员对气瓶检测的整个状态进行远程监控,避免现场监控产生的安全隐患。 2、本技术第一二级气管分支管(51)和第二二级气管分支管(52)通过支管连通管(21)相连通,支管连通管(21)两侧设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抽真空泵(11)和第二抽真空泵(14),第一抽真空泵(11)通过第一三级气管分支管(22)与支管连通管(21)相连通,第二抽真空泵(14)通过第二三级气管分支管(23)与支管连通管(21)相连通;第一抽真空泵(1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三级控制开关(9)和第二三级控制开关(10),第二抽真空泵 (14)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三级控制开关(12)和第四三级控制开关(13);此种设计结构,利用四级控制开关(17)可实现高压气体在第一二级气管分支管(51)和第二二级气管分支管 (52)上的初步转移,利用第一三级控制开关(9)和第二三级控制开关(10),以及第三三级控制开关(12)和第四三级控制开关(13),可实现高压气体在第一二级气管分支管(51)和第二二级气管分支管(52)上的彻底转移,提升了气体的利用率,避免气体排出时产生的噪音对工作人员的危害。 3、本技术第一储气瓶(I)和第二储气瓶(2)通过转向阀(3)相互连接,转向阀(3)与一级气管(4)相连接,通过转向阀控制第一储气瓶(I)和第二储气瓶(2)的工作状态,实现第一储气瓶(I)或第二储气瓶(2)的在线更换,此种设计结构,满足了持续检测工作的需求,避免单一储气瓶在更换气瓶时需要停工更换继而影响检测效率的技术问题。 4、本技术第一二级气管分支管(51)前端设置有第一压力检测表(15),第二二级气管分支管(52)前端设置有第二压力检测表(16),第一压力检测表(15)和第二压力检测表(16)前端分别连接第一待检气瓶(18)和第二待检气瓶(19),此种设计结构可实时对待检气瓶,即第一待检气瓶(18)和第二待检气瓶(19)中气体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在测试压力的同时,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远程监视的工业气瓶耐压及气密性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卡位板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远程监视的工业气瓶耐压及气密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第一储气瓶(1)、第二储气瓶(2)、一级气管(4)和水池(20),所述第一储气瓶(1)和第二储气瓶(2)通过转向阀(3)相互连接,所述转向阀(3)与一级气管(4)相连接,所述水池(20)设置于一级气管(4)底部;所述一级气管(4)设置有一级气管分支管(5),一级气管分支管(5)分支出相互并联的第一二级气管分支管(51)和第二二级气管分支管(52);所述第一二级气管分支管(51)前端设置有第一压力检测表(15),所述第二二级气管分支管(52)前端设置有第二压力检测表(16);所述水池(20)分隔有多个用于放置待测气瓶的腔室(27),腔室(27)内设置有用于定位待测气瓶的卡位板(28),所述卡位板(28)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卡位板(28)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待测气瓶支撑机构(25),支撑机构(25)底端连接液压驱动缸(24);所述腔室(27)正上方设置有摄像机(31),摄像机(31)通过数据线(30)连接至LED显示屏(29);所述第一二级气管分支管(51)和第二二级气管分支管(52)通过支管连通管(21)相连通,所述支管连通管(21)上设置有四级控制开关(17);所述一级气管分支管(5)靠近一级气管(4)一端设置有一级控制开关(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广融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