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事卫星导航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976735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31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卫星导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事卫星导航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北斗双模定位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1、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10、晶振Y1、三极管Q2、三极管Q3、二极管D10、三极管Q1,所述芯片U1的引脚27接电阻R10的一端,所述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包括芯片U3、芯片U4、电阻R1、电阻R2、二极管D1、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4,光电耦合U4、所述芯片U3的引脚1接电阻R1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芯片U5的引脚1接其引脚4和引脚6且都接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卫星导航
,尤其涉及一种海事卫星导航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北斗双模定位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1、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10、晶振Y1、三极管Q2、三极管Q3、二极管D10、三极管Q1,所述芯片U1的引脚27接电阻R10的一端,所述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包括芯片U3、芯片U4、电阻R1、电阻R2、二极管D1、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4,光电耦合U4、所述芯片U3的引脚1接电阻R1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芯片U5的引脚1接其引脚4和引脚6且都接地。【专利说明】一种海事卫星导航系统
本技术属于卫星导航
,尤其涉及一种海事卫星导航系统。
技术介绍
以往海上船舶通讯多数采取以下几种通讯方式:手机、短波电台、长波电台海事卫星电话,具体特性如下:手机通讯:通话质量最好,无干扰;覆盖范围小海岸直线距离30海里外几乎没有信号,而现在船只行业作业区域多数为海岸线外60-80海里。短波电台:常用于海上船舶之间近距离通话,传输距离为直线,超过12海里无法实现通讯,且为单工通讯方式,同频率信号多干扰严重,通话没有保密性。单边带:由于其主要靠电离层反射信号,虽然传输距离比较远,相反近海反而是盲区,会出现能呼叫到印度洋却呼叫不到渤海湾的情况,通讯方式也为单工通讯方式,同频率信号多干扰严重,通话没有保密性。海事卫星电话:相对与以上几种为性能最为满足海上客户要求的通讯方式,距离远,无盲区,通话清晰,只是价格偏贵,中小船舶或者不敢频繁使用,或者干脆装备不起。船舶之间只能在预先知道对方min1-c识别码的前提下进行短信通信,Min1-c站不能为船只提供海图导航服务。以上几种通信方式虽然各有优缺点,但是无一例外的无法解决海上船舶精确定位的问题,即使岸上与船舶建立了语音通话,但是船员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自己所处的海上具体位置,用语音报告经玮度无法保证准确也不直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海事卫星导航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海上船舶无法精确定位的问题。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海事卫星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北斗双模定位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1、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晶振Y1、三极管Q2、三极管Q3、二极管D10、三极管Q1,所述芯片Ul的引脚27接电阻RlO的一端,其引脚28接电阻RlO的另一端、电容Cll的一端、电容ClO的一端,其引脚29接电容ClO的另一端、电容Cll的另一端且都接地,其引脚17接三极管Ql的基极,其引脚10接电容C12的一端、晶振Yl的一端,其引脚9接晶振Yl的另一端、电容C13的一端,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电容C13的另一端且都接地,其引脚3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基极,其引脚2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lO的阴极,其发射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lO的阳极接电压+5V,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电容C13的另一端且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阻Rll的一端且都接电压+12V,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接电阻Rll的另一端,所述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包括芯片U3、芯片U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二极管Dl、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4,光电耦合U4、所述芯片U3的引脚I接电阻Rl的一端、二极管Dl的阳极,其引脚2接二极管Dl的阴极且都接地,其引脚6接地,其引脚5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芯片U5的引脚2,其引脚3接电阻R3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且接电压+12V,所述芯片U5的引脚I接其引脚4和引脚6且都接地,其引脚3接电阻R5的一端、光电耦合U4的引脚3,其引脚5接电阻R7的一端、芯片Jl的引脚7,其引脚8接电阻R7的另一端、芯片Jl的引脚6,所述光电耦合器U4的引脚I接二极管D3的阴极,其引脚2接电阻R6的一端且都接芯片Ul的引脚23,其引脚4接电阻R4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接芯片Ul的引脚22,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4的阳极且都接电压+12V,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4的阴极,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接芯片21,所述芯片Jl的引脚I接电阻R2的一端、发光二级管D2的阴极,其引脚2接芯片Ul的引脚6,其引脚3接芯片Ul的引脚7,其引脚4接起引脚5、二极管D7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7的另一端节电压+12V。 所述芯片Ul选用CPU芯片。 所述芯片U2选用6N137光耦合器。 所述芯片U3选用MAX485型号的芯片。 所述芯片Jl选用HwaNavChip-1芯片。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的北斗双模定位模块中,采用芯片U3、芯片U2、光电耦合其及外围电路组建成全双工通信模式,建立差模传输,大大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能给ECDIS和雷达等导航设备提供实时北斗导航定位信息。 2、本专利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利用HwaNavChip-1芯片对进行卫星信号的二维捕获、载波相位和码相位的跟踪,并将信号传递给CPU处理,测算出伪距,实现海上船舶精确定位,解决海上船舶无法精确定位的问题。 3本专利的海事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较快的捕获速度、极高的动态跟踪范围和测量精度。 4本专利的核心板采用多层PCB板设计,而底板采用双层板,从而大大的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5本专利的海事卫星导航系统,结构简单,应用性较强,具有超强信号灵敏度、多路径抑制能力及抗干扰能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主控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技术的北斗双模定位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包括:主控模块(图1)、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图2)。 图1中,主控模块包括芯片仍、电阻1?10、电阻1?11、电容(:10、电容(:11、电容(:12、电容C13、晶振Y1、三极管Q2、三极管Q3、二极管D10、三极管Q1,芯片Ul的引脚27接电阻RlO的一端,其引脚28接电阻RlO的另一端、电容Cll的一端、电容ClO的一端,其引脚29接电容ClO的另一端、电容Cll的另一端且都接地,其引脚17接三极管Ql的基极,其引脚10接电容C12的一端、晶振Yl的一端,其引脚9接晶振Yl的另一端、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接电容C13的另一端且都接地,其引脚3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基极,其引脚2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lO的阴极,其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lO的阳极接电压+5V,电容C12的另一端接电容C13的另一端且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阻Rll的一端且都接电压+12V,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接电阻Rll的另一端。 图2中,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包括芯片U3、芯片U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二极管D1、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4,光电耦合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事卫星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北斗双模定位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1、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晶振Y1、三极管Q2、三极管Q3、二极管D10、三极管Q1,所述芯片U1的引脚27接电阻R10的一端,其引脚28接电阻R10的另一端、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其引脚29接电容C10的另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且都接地,其引脚17接三极管Q1的基极,其引脚10接电容C12的一端、晶振Y1的一端,其引脚9接晶振Y1的另一端、电容C13的一端,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电容C13的另一端且都接地,其引脚3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基极,其引脚2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10的阴极,其发射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0的阳极接电压+5V,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电容C13的另一端且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阻R11的一端且都接电压+12V,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接电阻R11的另一端,所述北斗双模定位模块包括芯片U3、芯片U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二极管D1、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4,光电耦合U4、所述芯片U3的引脚1接电阻R1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其引脚2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且都接地,其引脚6接地,其引脚5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芯片U5的引脚2,其引脚3接电阻R3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且接电压+12V,所述芯片U5的引脚1接其引脚4和引脚6且都接地,其引脚3接电阻R5的一端、光电耦合U4的引脚3,其引脚5接电阻R7的一端、芯片J1的引脚7,其引脚8接电阻R7的另一端、芯片J1的引脚6,所述光电耦合器U4的引脚1接二极管D3的阴极,其引脚2接电阻R6的一端且都接芯片U1的引脚23,其引脚4接电阻R4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接芯片U1的引脚22,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4的阳极且都接电压+12V,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4的阴极,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芯片21,所述芯片J1的引脚1接电阻R2的一端、发光二级管D2的阴极,其引脚2接芯片U1的引脚6,其引脚3接芯片U1的引脚7,其引脚4接起引脚5、二极管D7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7的另一端节电压+12V。...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理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信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