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瓦窑专利>正文

一种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203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童车,它含有车体、车轮、手把,其特征是:前轮设于固定踏板的框架上,该框架经万向轮与车体相连接;有一曲轴连接两后轮,有一连杆的一端与曲轴中部的弯曲处活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带有手把的摇杆活动连接,摇杆上设一横杆,横杆两端与车体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双手摆动摇杆带动车轮转动,一改以往用脚踏的习惯,可适合不同身高的儿童。(*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童车,特别是一种用双手摆动摇杆即可行走的童车。技术背景现有的童车大都用脚蹬行走,这样,不同身高的儿童就得配不同规格的童 车,随着儿童的成长,或许要换好几辆童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双手摆动摇杆即可行走的童车,它可 适合不同身高的儿童。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童车,它含有车体、车轮、手把,其特征是前轮 设于固定踏板的框架上,该框架经万向轮与车体相连接;有一曲轴连接两后轮, 有一连杆的一端与曲轴中部的弯曲处活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带有手把的摇 杆活动连接,摇杆上设一横杆,横杆两端与车体活动连接。为了控制前轮及踏板的转角不至于过大,万向轮旁设有两凸起,与框架上 的凸起相配合,使前轮及踏板的转角在40—60度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手拨摇杆带动车轮转动, 一改以往用脚踏的 习惯,可适合不同身高的儿童。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本技术立体图。 图3为本技术剖示图。图中l.前轮,2.踏板,3.框架,4.万向轮,5.车体,6.曲轴,7.后轮, 8.连杆,9.曲轴中部弯曲处,IO.摇杆,ll.横杆,12.万向轮旁的凸起,13.框 架上的凸起。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童车,如图1和图2所示,它含有车体、车轮、手 把,前轮1设于固定踏板2的框架3上,该框架经万向轮4与车体5相连接; 有一曲轴6连接两后轮7,有一连杆8的一端与曲轴中部的弯曲处9活动连接, 连杆8的另一端与带有手把的摇杆10活动连接,摇杆上设一横杆ll,横杆两端 与车体活动连接。万向轮旁设有两凸起12,与框架上的凸13起相配合,使前轮 l及踏板2的转角在40—60度之间。当用双手来回摆动摇杆10,经连杆8带动 曲轴9及后轮转动,车子运行。前轮及踏板在设定的转角内转动,使行驶更安 全。本技术的车体可设计为各种动物或昆虫的式样,更受儿童的喜爱。权利要求1.一种童车,它含有车体、车轮、手把,其特征是前轮设于固定踏板的框架上,该框架经万向轮与车体相连接;有一曲轴连接两后轮,有一连杆的一端与曲轴中部的弯曲处活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带有手把的摇杆活动连接;摇杆上设一横杆,横杆两端与车体活动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是万向轮旁设有两凸起,与框架 上的凸起相配合,使前轮及踏板的转角在40—60度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童车,它含有车体、车轮、手把,其特征是前轮设于固定踏板的框架上,该框架经万向轮与车体相连接;有一曲轴连接两后轮,有一连杆的一端与曲轴中部的弯曲处活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带有手把的摇杆活动连接,摇杆上设一横杆,横杆两端与车体活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双手摆动摇杆带动车轮转动,一改以往用脚踏的习惯,可适合不同身高的儿童。文档编号B62M1/16GK201016018SQ20072001736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9日专利技术者高瓦窑 申请人:高瓦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童车,它含有车体、车轮、手把,其特征是:前轮设于固定踏板的框架上,该框架经万向轮与车体相连接;有一曲轴连接两后轮,有一连杆的一端与曲轴中部的弯曲处活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带有手把的摇杆活动连接;摇杆上设一横杆,横杆两端与车体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瓦窑
申请(专利权)人:高瓦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