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粉机负压风选流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103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粉机负压风选流道,包括选粉机驱动电机、选粉机叶轮、外筒、进料口、选粉机支架、软连接、磨粉机主机,还包括锥形内筒,锥形内筒设于外筒内部并与外筒同轴心设置,锥形内筒的底部宽度大于磨粉机流道的宽度,锥形内筒宽于磨粉机流道的部分形成回料通道,回料通道与上阶磨辊进料口相应设置,锥形内筒顶面高于选粉机叶轮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锥形内筒与外筒的间隙流道相比磨粉机流道的截面积突然加大,流速减小,风压降低,粉体中一些较大的颗粒发生第一次沉降,即较大颗粒的粉体沿锥形内筒的斜面下滑,重新进入磨粉机进行研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磨粉机,具体说是一种磨粉机负压风选流道
技术介绍
负压风选系统是由风机或真空泵提供负压,气体带着磨粉机研磨成的粉料通过流道来到选粉机处,在选粉机叶轮旋转形成的离心力场作用下,细度合格的产品通过叶轮进入成品收集系统,细度不合格的产品重新回到磨粉机研磨。流道的设计对选粉效率和选粉质量有较明显的影响。老式的流道设计如图1所示,结构简单,粉体的上升和沉降都在外筒内完成,气流紊乱,选粉效率低下。第二代磨粉机流道设计如图2所示,在外筒内部,加了一层直的内筒,内筒的直径与磨粉机流道的直径相同,使内外筒的间隙形成了上升的流道,有效抑制了图1筒体内的乱流现象,相比第一代的流道(图1),提高了选粉效率和选粉质量,但还不是很理想,因为通常磨粉机的流道中混杂了较多粒度不同的粉体颗粒,这些颗粒随风机或者真空泵的负压抽出会造成堵塞现象并且大的粉体颗粒得不到很好的研磨,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磨粉质量低,出粉的粒度也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磨粉机负压风选流道,对磨粉机流道进行了重新设计,在外筒的内部,增加了一个精确设计的锥形内筒,锥形内筒的底部宽度大于磨粉机流道的宽度。当空气裹挟着粉体从磨粉机流道刚上升到锥形内筒位置时,锥形内筒与外筒的间隙流道相比磨粉机流道的截面积突然加大,流速减小,风压降低,粉体中一些较大的颗粒发生第一次沉降,即较大颗粒的粉体沿锥形内筒的斜面下滑,重新进入磨粉机进行研磨。并且在设计时,锥形内筒上面高出选粉机叶轮,空气和粉体随着锥形内筒与外筒的间隙流道上升到最上端,折而向下,从选粉机叶轮上部进入选粉机的离心力场,有效地利用了选粉机叶轮的整个外表面积,提高了选粉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磨粉机负压风选流道,包括选粉机驱动电机、选粉机叶轮、外筒、进料口、选粉机支架、软连接、磨粉机主机,磨粉机主机外缘设置有磨粉机流道,磨粉机主机底部的下阶磨辊出料口与磨粉机流道相贯通,磨粉机主机顶部的上阶磨辊进料口设于磨粉机流道内侧,磨粉机主机上部设有外筒,外筒与磨粉机主机之间通过软连接相连,外筒的侧面设有贯穿外筒伸入筒体的进料口,外筒的顶部设有顶盖、选粉机叶轮、选粉机驱动电机、出粉口,顶盖设于外筒顶部,选粉机叶轮通过选粉机驱动电机驱动,选粉机叶轮上部为出粉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锥形内筒,锥形内筒设于外筒内部并与外筒同轴心设置,锥形内筒的底部宽度大于磨粉机流道的宽度,锥形内筒宽于磨粉机流道的部分形成回料通道,回料通道与上阶磨辊进料口相应设置,锥形内筒顶面高于选粉机叶轮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选粉机叶轮外设有过滤网。本技术的优点是:对磨粉机流道进行了重新设计,在外筒的内部,增加了一个精确设计的锥形内筒,锥形内筒的底部宽度大于磨粉机流道的宽度。当空气裹挟着粉体从磨粉机流道刚上升到锥形内筒位置时,锥形内筒与外筒的间隙流道相比磨粉机流道的截面积突然加大,流速减小,风压降低,粉体中一些较大的颗粒发生第一次沉降,即较大颗粒的粉体沿锥形内筒的斜面下滑,重新进入磨粉机进行研磨。并且在设计时,锥形内筒上面高出选粉机叶轮,空气和粉体随着锥形内筒与外筒的间隙流道上升到最上端,折而向下,从选粉机叶轮上部进入选粉机的离心力场,有效地利用了选粉机叶轮的整个外表面积,提高了选粉效率。本技术能够有效地梳理了选粉机外部流场,减少了乱流,明显地提高了选粉机选粉的质量。对选粉机叶轮的有效利用率高,而且在选粉机选粉之前,先进行第一次大颗粒沉降,提高了选粉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磨粉机流道示意图。图2为第二代磨粉机流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在图中:1.选粉机驱动电机;2.选粉机叶轮;3.外筒;4.进料口 ;5.选粉机支架;6.软连接;7.磨粉机主机;8.磨粉机流道;9.锥形内筒;10_回料通道;11_下阶磨辊出料口 ; 12-上阶磨辊进料口,13-内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图4,磨粉机负压风选流道,包括选粉机驱动电机、选粉机叶轮、外筒、进料口、选粉机支架、软连接、磨粉机主机,磨粉机主机外缘设置有磨粉机流道,磨粉机主机底部的下阶磨辊出料口与磨粉机流道相贯通,磨粉机主机顶部的上阶磨辊进料口设于磨粉机流道内侧,磨粉机主机上部设有外筒,外筒与磨粉机主机之间通过软连接相连,外筒的侧面设有贯穿外筒伸入筒体的进料口,外筒的顶部设有顶盖、选粉机叶轮、选粉机驱动电机、出粉口,顶盖设于外筒顶部,选粉机叶轮通过选粉机驱动电机驱动,选粉机叶轮上部为出粉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锥形内筒,锥形内筒设于外筒内部并与外筒同轴心设置,锥形内筒的底部宽度大于磨粉机流道的宽度,锥形内筒宽于磨粉机流道的部分形成回料通道,回料通道与上阶磨辊进料口相应设置,锥形内筒顶面高于选粉机叶轮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选粉机叶轮外设有过滤网。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主权项】1.磨粉机负压风选流道,包括选粉机驱动电机、选粉机叶轮、外筒、进料口、选粉机支架、软连接、磨粉机主机,磨粉机主机外缘设置有磨粉机流道,磨粉机主机底部的下阶磨辊出料口与磨粉机流道相贯通,磨粉机主机顶部的上阶磨辊进料口设于磨粉机流道内侧,磨粉机主机上部设有外筒,外筒与磨粉机主机之间通过软连接相连,外筒的侧面设有贯穿外筒伸入筒体的进料口,外筒的顶部设有顶盖、选粉机叶轮、选粉机驱动电机、出粉口,顶盖设于外筒顶部,选粉机叶轮通过选粉机驱动电机驱动,选粉机叶轮上部为出粉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锥形内筒,锥形内筒设于外筒内部并与外筒同轴心设置,锥形内筒的底部宽度大于磨粉机流道的宽度,锥形内筒宽于磨粉机流道的部分形成回料通道,回料通道与上阶磨辊进料口相应设置,锥形内筒顶面高于选粉机叶轮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粉机负压风选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粉机叶轮外设有过滤网。【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磨粉机负压风选流道,包括选粉机驱动电机、选粉机叶轮、外筒、进料口、选粉机支架、软连接、磨粉机主机,还包括锥形内筒,锥形内筒设于外筒内部并与外筒同轴心设置,锥形内筒的底部宽度大于磨粉机流道的宽度,锥形内筒宽于磨粉机流道的部分形成回料通道,回料通道与上阶磨辊进料口相应设置,锥形内筒顶面高于选粉机叶轮设置。本技术锥形内筒与外筒的间隙流道相比磨粉机流道的截面积突然加大,流速减小,风压降低,粉体中一些较大的颗粒发生第一次沉降,即较大颗粒的粉体沿锥形内筒的斜面下滑,重新进入磨粉机进行研磨。【IPC分类】B02C15-08, B02C23-30【公开号】CN204583354【申请号】CN201520117897【专利技术人】张陆克, 张少华, 吕永池 【申请人】上海科利瑞克机器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磨粉机负压风选流道,包括选粉机驱动电机、选粉机叶轮、外筒、进料口、选粉机支架、软连接、磨粉机主机,磨粉机主机外缘设置有磨粉机流道,磨粉机主机底部的下阶磨辊出料口与磨粉机流道相贯通,磨粉机主机顶部的上阶磨辊进料口设于磨粉机流道内侧,磨粉机主机上部设有外筒,外筒与磨粉机主机之间通过软连接相连,外筒的侧面设有贯穿外筒伸入筒体的进料口,外筒的顶部设有顶盖、选粉机叶轮、选粉机驱动电机、出粉口,顶盖设于外筒顶部,选粉机叶轮通过选粉机驱动电机驱动,选粉机叶轮上部为出粉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锥形内筒,锥形内筒设于外筒内部并与外筒同轴心设置,锥形内筒的底部宽度大于磨粉机流道的宽度,锥形内筒宽于磨粉机流道的部分形成回料通道,回料通道与上阶磨辊进料口相应设置,锥形内筒顶面高于选粉机叶轮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陆克张少华吕永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利瑞克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