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子参联合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610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子参联合收获机,包括:机架、升运器、分离滚筒、输送链耙,所述升运器设置在机架左侧上,升运器上端轴连接于机架上,升运器中部通过液压缸连接于机架上,分离滚筒设置在升运器后方的机架上,分离滚筒与升运器之间的机架上安装有滑板,输送链耙设置在分离滚筒后方的机架上,所述升运器前端下侧设有松土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机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坚固耐用、重心低、行走稳定性好;采用履带式行走,转弯半径小,操作灵活,驾驶台在机架的前方右侧,视线好,便于操作;分离滚筒为对开式可更换筛心,筛心由滚子支撑可避免分离过程中缠绕、堵塞的情况;传动由链轮带动固定在筛心两端的链条传动,比滚齿圈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作物收割装置
,具体为一种太子参联合收获机
技术介绍
太子参是一种功效很多的中药材,已经被卫生部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目前,太子参收获机械有牵引式收获机和牵引式单一挖掘机等产品。牵引式收获机通过挖掘铲将作物和泥土挖出,在振动筛上进行分离,然后收集;牵引式单一挖掘机通过挖掘铲将作物和泥土挖出,然后靠人工翻耙分离,然后收集。全程机械化程度水平低,严重制约着太子参产业的发展。现有的太子参收获机大多纯在破损率高、分净率低、效率低等问题,且这些收获机采用拖拉机作为动力,导致收获机的体型较大,不适合在南方山区和丘陵地区进行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太子参联合收获机,以解决目前牵引式收获机和牵引式单一挖掘机等产品收获太子参时效果差、牵引式收获机和牵引式单一挖掘机难以进入道路情况较差的山区和丘陵地区进行作业的情况。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太子参联合收获机,包括:机架、升运器、分离滚筒、输送链耙,所述升运器设置在机架左侧上,升运器上端轴连接于机架上,升运器中部通过液压缸连接于机架上,分离滚筒设置在升运器后方的机架上,分离滚筒与升运器之间的机架上安装有滑板,机架右侧设置有驾驶台,输送链耙设置在分离滚筒后方的机架上,所述升运器前端下侧设有松土铲,机架下侧设有行走驱动轮,行走驱动轮通过行走大梁安装在机架上,行走驱动轮外侧安装有驱动履带,驱动履带上设有托带轮,驱动履带后端设有支重轮,行走驱动轮通过变速器连接于发动机。所述分离滚筒包括筛心、螺旋轨道,筛心安装在螺旋轨道外侧,螺旋轨道安装在滚筒轴上,滚筒轴两端安装在支腿上,筛心与支腿之间通过滚子连接,支腿两端设有双排链条,双排链条通过双排链轮连接于齿轮箱,齿轮箱接于发动机。所述升运器包括底板,底板中部设有调节板,底板上安装有双耳输送链条,双耳输送链条通过升运器轴安装在底板的两端,底板上端设有挂臂,双耳输送链条上安装有耙齿,耙齿通过螺丝均匀固定在双耳输送链条上。所述输送链耙上侧的机架上安装有药箱。所述松土铲上安装有侧刃板。与已公开技术相比,本技术存在以下优点:本技术整机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坚固耐用、重心低、行走稳定性好;采用履带式行走,转弯半径小,操作灵活,驾驶台在机架的前方右侧,视线好,便于操作;分离滚筒为对开式可更换筛心,筛心由滚子支撑可避免分离过程中缠绕、堵塞的情况;传动由链轮带动固定在筛心两端的链条传动,比滚齿圈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离滚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升运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松土铲;3、侧刃板;4、升运器;5、分离滚筒;6、输送链耙;7、药箱;8、液压缸;9、行走驱动轮;10、驱动履带;11、行走大梁;12、支重轮;13、托带轮;14、发动机;15、驾驶台;16、滑板;41、双耳输送链条;42、耙齿;43、调节板;44、挂臂;45、升运器轴;46、底板;51、支腿;52、滚子;53、筛心;54、齿轮箱;55、双排链条;56、双排链轮;57、螺旋轨道;58、滚筒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工作流程、使用方法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不,一种太子参联合收获机,包括:机架1、升运器4、分离滚筒5、输送链耙6,所述升运器4设置在机架左侧上,升运器4上端轴连接于机架上,升运器4中部通过液压缸8连接于机架上,分离滚筒5设置在升运器4后方的机架I上,分离滚筒5与升运器4之间的机架I上安装有滑板16,机架右侧设置有驾驶台15,输送链耙6设置在分离滚筒5后方的机架I上,所述升运器4前端下侧设有松土铲2,机架I下侧设有行走驱动轮9,行走驱动轮9通过行走大梁11安装在机架I上,行走驱动轮9外侧安装有驱动履带10,驱动履带10上设有托带轮13,驱动履带10后端设有支重轮12,行走驱动轮9通过变速器连接于发动机14。如图2所示,所述分离滚筒5包括筛心53、螺旋轨道57,筛心53安装在螺旋轨道57外侧,螺旋轨道57安装在滚筒轴58上,滚筒轴58两端安装在支腿51上,筛心53与支腿51之间通过滚子52连接,支腿51两端设有双排链条55,双排链条55通过双排链轮56连接于齿轮箱54,齿轮箱54接于发动机14。如图3所示,所述升运器4包括底板46,底板46中部设有调节板43,,底板46上安装有双耳输送链条41,双耳输送链条41通过升运器轴45安装在底板46的两端,底板46上端设有挂臂44,双耳输送链条41上安装有耙齿42,耙齿42通过螺丝均匀固定在双耳输送链条41上。所述输送链耙6上侧的机架I上安装有药箱7。所述松土铲2上安装有侧刃板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液压缸8将松土铲2调节地面以下15cm,确保太子参的收获质量,侧刃板3对割幅90cm以外的土块和杂草进行切割,可减少作业过程中的阻力及避免杂草缠绕;泥块和太子参经松土铲挖2出后,被后续药土混合物沿松土铲2斜面推到升运器4的耙齿42下部,顺时针转动的轴45带动双耳输送链条41运动,双耳输送链条41带动用螺丝固定在其上的耙齿42运动,耙齿42的耙尖贴着升运器4的底板46将经松土铲2松土后的药土混合物向上运输。当药土混合物被耙齿42耙着运动到升运器4尾部时,药土混合物被耙齿42拨落到升运器4和分离滚筒5之间的过度装置滑板16上,药土混合物沿滑板16滑入分离滚筒5,药土混合物落入分离滚筒5内部的螺旋轨道57,轴58两端的双排链轮56拨动固定在筛心两端的双排链条55使分离滚筒5转动,药土混合物沿螺旋轨道57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体积较小的碎土从筛心53网孔中落下,体积较大的土块在螺旋轨道57输送的过程中,不断与螺旋轨道57和筛心53发生碰撞,体积不断减小,最终从筛心53网孔中落下,实现预分离。经分离滚筒5分离的较为干净的药材被螺旋轨道57输送到输送链耙6上,输送链耙6中使用的轮为六齿轮,利用其运动的不稳定性,在输送太子参的过程中不断抖动,对太子参进行再次分离;最终,经输送链耙6再次分离的干净的太子参被输送链耙送入药箱7,完成收获作业。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太子参联合收获机,包括:机架、升运器、分离滚筒、输送链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运器设置在机架左侧上,升运器上端轴连接于机架上,升运器中部通过液压缸连接于机架上,分离滚筒设置在升运器后方的机架上,分离滚筒与升运器之间的机架上安装有滑板,机架右侧设置有驾驶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子参联合收获机,包括:机架、升运器、分离滚筒、输送链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运器设置在机架左侧上,升运器上端轴连接于机架上,升运器中部通过液压缸连接于机架上,分离滚筒设置在升运器后方的机架上,分离滚筒与升运器之间的机架上安装有滑板,机架右侧设置有驾驶台,输送链耙设置在分离滚筒后方的机架上,所述升运器前端下侧设有松土铲,机架下侧设有行走驱动轮,行走驱动轮通过行走大梁安装在机架上,行走驱动轮外侧安装有驱动履带,驱动履带上设有托带轮,驱动履带后端设有支重轮,行走驱动轮通过变速器连接于发动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帅帅曹成茂李赞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