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金宝专利>正文

一种CPU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6377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PU散热装置,CPU工作产生的热量由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端传送到热端,然后在连接到热端的散热结构上的散热片散热,由于散热管内冷却水的大比热容,将散热片上的热量进行初步散热,然后通过散热结构远离半导体致冷片一侧的风扇转动,带动空气流动,将大散热面积的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实现优异的散热效果,并且减小散热片面积并降低风扇噪声;此外,在CPU与半导体致冷片接触面积周围的外露部分,采用隔热板覆盖,能够有效防止低温产生的结露现象,以免露水对CPU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CPU散热装置,散热效果好,能够减小散热片的面积并降低风扇噪声,并能够有效防止CPU由于低温产生的结露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CPU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CPU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台式机的CPU正常温度一般在35-70度之间,笔记本的正常温度一般在40_80度之间,如果CPU温度长时间超过70、甚至是80度,超过80°C就极易导致CPU烧毁。如果玩游戏,CPU温度长时间超过70度,就会卡住,甚至温度过高会导致自动重新启动甚至死机。CPU降温软件的原理就是,在CPU空闲的时候,自动降低CPU的频率,从而减少发热量,一般来说CPU降温软件能够降温3-5度左右降温软件能利用HLT指令让CPU进入了“睡眠”状态,使用它们应该能降低CPU温度,笔者曾经也特意在Win95操作系统下试用了一下降温软件,检测到这种软件的确可以让CPU温度下降3度左右,但在Win98操作系统下,使用了同样的降温软件,发现CPU在空闲时的温度并没有明显降低,有时反而温度会略微偏高一点。原来,类似Win98、WinXP以及Win2000之类的操作系统,它本身已经具有了降温软件的功能,在对CPU降温环节方面已经进行了改进,让CPU空闲时能自动降温;如果我们此时再在这些操作系统中运行其他降温程序的话,这些过多的自动降温程序反而会相互干扰,造成系统无法调用HLT指令来控制CPU进入睡眠状态,从而会破坏操作系统本身的降温功效,甚至会导致系统在使用了降温软件后CPU温度直线上升。在玩游戏时,往往靠降温软件是无法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CPU散热装置,散热效果好,能够减小散热片的面积并降低风扇噪声,并能够有效防止CPU由于低温产生的结露现象。本技术提出的一种CPU散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隔热板、散热结构、风扇;隔热板固定在CPU散热面上,隔热板上开有窗口,半导体致冷片与电源连接,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端在所述窗口处通过导热胶固定在CPU散热面上,并且半导体致冷片形状与窗口配合,散热结构包括框架,框架固定在半导体致冷片的热端,框架上安装有多个平行布置的金属散热片,金属散热片垂直于半导体致冷片设置,风扇固定在散热结构远离半导体致冷片的一侧,风扇转轴平行于金属散热片。优选地,散热结构还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金属散热管,金属散热管垂直于金属散热片布置且穿过金属散热片,多个金属散热管依次连续形成蛇形结构。优选地,金属散热管和金属散热片采用相同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金属散热管和金属散热片一体形成。优选地,半导体冷热片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置至少一个N型半导体电偶和至少一个P型半导体电偶,N型半导体电偶和P型半导体电偶通过粘结剂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连接。优选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均采用绝缘陶瓷材料制成。本技术中,所提出的CPU散热装置,CPU工作产生的热量由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端传送到热端,然后在连接到热端的散热结构上的散热片散热,由于散热管内冷却水的大比热容,将散热片上的热量进行初步散热,然后通过散热结构远离半导体致冷片一侧的风扇转动,带动空气流动,将大散热面积的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实现优异的散热效果,并且减小散热片面积并降低风扇噪声;此外,在CPU与半导体致冷片接触面积周围的外露部分,采用隔热板覆盖,能够有效防止低温产生的结露现象,以免露水对CPU造成损坏。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CPU散热装置,散热效果好,能够减小散热片的面积并降低风扇噪声,并能够有效防止CPU由于低温产生的结露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CPU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CPU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CPU散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隔热板2、散热结构3、风扇4 ;隔热板2固定在CPU散热面上,隔热板2上开有窗口,半导体致冷片I与电源连接,半导体致冷片I的冷端在窗口处通过导热胶固定在CPU散热面上,并且半导体致冷片I形状与窗口配合,散热结构3包括框架31、多个金属散热片32、多个金属散热管33,框架31固定在半导体致冷片I的热端,多个金属散热片32安装在框架31上且平行布置,金属散热片32垂直于半导体致冷片I设置,金属散热管33垂直于金属散热片32布置且穿过金属散热片32,多个金属散热管33依次连续形成蛇形结构,风扇4固定在散热结构3远离半导体致冷片I的一侧,风扇4转轴平行于金属散热片32。其中,半导体冷热片I包括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N型半导体电偶13和至少一个P型半导体电偶14,N型半导体电偶13和P型半导体电偶14通过粘结剂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连接,全部的N型半导体电偶13和P型半导体电偶14外部设有密封围壁15,密封围壁15 —端与第一基板11密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基板12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CPU散热装置,CPU工作产生的热量由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端传送到热端,然后在连接到热端的散热结构上的散热片散热,由于散热管内冷却水的大比热容,将散热片上的热量进行初步散热,然后通过散热结构远离半导体致冷片一侧的风扇转动,带动空气流动,将大散热面积的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实现优异的散热效果,并且减小散热片面积并降低风扇噪声;此外,在CPU与半导体致冷片接触面积周围的外露部分,采用隔热板覆盖,能够有效防止低温产生的结露现象,以免露水对CPU造成损坏。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CPU散热装置,散热效果好,能够减小散热片的面积并降低风扇噪声,并能够有效防止CPU由于低温产生的结露现象。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金属散热管和金属散热片采用相同金属材料制成,并且一体形成,保证散热结构实现均匀散热,通过水冷配合风冷,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CPU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制冷片(I)、隔热板(2)、散热结构(3)、风扇⑷; 隔热板(2)固定在CPU散热面(5)上,隔热板(2)上开有窗口,半导体致冷片(I)与电源连接,半导体致冷片(I)的冷端在所述窗口处通过导热胶固定在CPU散热面(5)上,并且半导体致冷片(I)形状与窗口配合,散热结构(3)包括框架(31),框架固定在半导体致冷片(I)的热端,框架(31)上安装有多个平行布置的金属散热片(32),金属散热片(32)垂直于半导体致冷片(I)设置,风扇(4)固定在散热结构(3)远离半导体致冷片(I)的一侧,风扇(4)转轴平行于金属散热片(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U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结构(3)还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金属散热管(33),金属散热管(33)垂直于金属散热片(32)布置且穿过金属散热片(32),多个金属散热管(33)依次连续形成蛇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PU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散热管(33)和金属散热片(32)采用相同金属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PU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散热管(33)和金属散热片(3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CPU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隔热板(2)、散热结构(3)、风扇(4);隔热板(2)固定在CPU散热面(5)上,隔热板(2)上开有窗口,半导体致冷片(1)与电源连接,半导体致冷片(1)的冷端在所述窗口处通过导热胶固定在CPU散热面(5)上,并且半导体致冷片(1)形状与窗口配合,散热结构(3)包括框架(31),框架固定在半导体致冷片(1)的热端,框架(31)上安装有多个平行布置的金属散热片(32),金属散热片(32)垂直于半导体致冷片(1)设置,风扇(4)固定在散热结构(3)远离半导体致冷片(1)的一侧,风扇(4)转轴平行于金属散热片(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宝邢海根
申请(专利权)人:王金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