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华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履带式节力过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283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履带式节力过床器,包括框架(10)及滚轴(20),框架(10)为长方形,滚轴(20)两端的支点分别卡在框架(10)长边内侧的凹槽(101)内,框架(10)短边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块斜面a(102)与斜面b(103),框架(10)的长边底部分别活动连接有两块插片(104)与两个抓钩片(105),滚轴(20)上包覆有一块帆布(20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危重病人在过床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病人搬运时的安全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增加了病人安全与满意度,减少了额外的护理工作量,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使护理人员身体上免受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履带式节力过床器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里,重病人、手术病人搬运时,往往需要先将平车与床平行固定,2-3名护工或家属站在床头、床尾,1-2名家属或护工脱鞋后蹲或跪在床上,然后数人齐心协力,口号一致,用力将病人从床上抬起,搬到平车或另外一张床上,这样做既费力,费时,又不安全,在搬运、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滚落、摔伤等意外事件,譬如脑外科手术后病人以此种方式搬运时不够平稳,遇到体型肥胖的病人或者家属、护工瘦小单薄时,难度大,搬运中病人身体震荡厉害,对患者的安全及病情稳定存在很大的隐患。有些医院虽然购置了过床板,过床器,但由于过床器及过床板位置固定,不能随着病人移动而转动,操作不便,达不到节力的效果,临床上护理人员较少采用。综观目前临床上病人搬运移动时,存在如下不足:第一、搬运方式存在安全隐患:临床上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尤其是中午或前后夜班期间,护理人员短缺,搬运病人时,常常需要家属共同参与,搬运病人时一人抬头,一人抬脚,另外一人或两人脱鞋后跪或爬到床上,将病人的臀部或背部托起来,然后搬到平车上,跪着托的人很难后退,蹲着托的人由于平车很窄,后退时非常容易掉下来,家属和病人均存在安全隐患。第二、搬运过程费力、费时,占用大量的护理人力资源:外科手术旺季时,一个病区手术量往往多达10-20台/天,手术室更是多达100—150台左右/天,马不停蹄运转过程中,,每个手术病人需要经历:术前从病床搬运至平车上,到手术房间又从平车搬至手术床上,手术结束后又从手术床搬到平车上,再由平车运回病房,从平车上搬回到病床上,按照每个手术病人一次手术需要经历4次搬动计算,整个医院每天手术病人搬运总数将达到600次左右。护理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力气和时间去搬运病人,其中还不包括求助搬运时等待其他护士或家属、工人的时间。第三、影响病人病情稳定:大手术后病人,病情普遍不稳定,搬运时力求平稳、动作轻巧,尤其是心胸外科、脑外科等术后病人,可临床工作中常常由于护理人员体弱瘦小、病人麻醉后肌肉失去张力显得特别重、家属不懂医学知识等各种原因,搬运时不但费力,且存在搬运过程中病人被震荡、拖拉、轻摔、撞击等现象。第四、由于搬运费力,需要多个护理人员或家属参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理效率,搬运时出现的各种意外会降低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如果能设计一种简单、快捷、轻松的搬运病人的装置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设计一种新型履带式节力过床器是十分有益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履带式节力过床器。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济实用、方便易用,适用于医院、护理院、养老院、康复护理中心等医疗机构的实际使用,危重病人在过床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病人搬运时的安全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增加了病人安全与满意度,减少了额外的护理工作量,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使护理人员身体上免受损害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新型履带式节力过床器,包括框架及滚轴,所述框架为长方形,滚轴两端的支点分别卡在框架长边内侧的凹槽内,框架短边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块斜面a与斜面b,斜面a与斜面b背面分别覆有防滑颗粒,框架的长边底部分别活动连接有两块插片、两个抓钩片及四个卡扣,抓钩片的末端设有一个半圆弧型的抓钩,滚轴上包覆有一块帆布。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a、斜面b与框架的边沿之间为圆弧过渡。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片、抓钩片的底部与框架底部之间插有一根活动转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四个卡扣的位置与插片、抓钩片的位置相对应。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帆布的首尾两端通过魔术贴行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危重病人在过床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病人搬运时的安全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增加了病人安全与满意度,减少了额外的护理工作量,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使护理人员身体上免受损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帆布未覆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帆布已覆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背面(插片和抓钩片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背面(插片和抓钩片摊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0、框架;101、凹槽;102、斜面a ;103、斜面b ;104、插片;105、抓钩片;1051、抓钩;1052、活动转轴;106、防滑颗粒;107、卡扣;20、滚轴;201、帆布;2011、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实施例:见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一种新型履带式节力过床器,包括框架10及滚轴20,所述框架10为长方形,滚轴20两端的支点分别卡在框架10长边内侧的凹槽101内,框架10短边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块斜面al02与斜面bl03,斜面al02与斜面bl03背面分别覆有防滑颗粒106,框架10的长边底部分别活动连接有两块插片104、两个抓钩片105及四个卡扣107,抓钩片105的末端设有一个半圆弧型的抓钩1051,滚轴20上包覆有一块帆布201。所述斜面al02、斜面bl03与框架10的边沿之间为圆弧过渡。所述插片104、抓钩片105的底部与框架10底部之间插有一根活动转轴1052。所述四个卡扣107的位置与插片104、抓钩片105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帆布201的首尾两端通过魔术贴2011进行连接。工作原理:一种新型履带式节力过床器,框架10为长方形,滚轴20两端的支点分别卡在框架10长边内侧的凹槽101内,框架10短边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块斜面al02与斜面bl03,斜面al02与斜面bl03背面分别覆有防滑颗粒106,框架10的长边底部分别活动连接有两块插片104、两个抓钩片105及四个卡扣107,抓钩片105的末端设有一个半圆弧型的抓钩1051,滚轴20上包覆有一块帆布201,斜面al02、斜面bl03与框架10的边沿之间为圆弧过渡,插片104、抓钩片105的底部与框架10底部之间插有一根活动转轴1052,个卡扣107的位置与插片104、抓钩片105的位置相对应,帆布201的首尾两端通过魔术贴2011进行连接,病人搬运时,先将两块插片104插入到病床边沿的夹缝中,将两个抓钩片105末端的抓钩1051扣在平车边沿,实现框架10的固定,框架10短边一侧的斜面bl03便于将病人移动到滚轴20上,斜面al02便于将病人从平车上移动到病床上或者从病床上移动到平车上,圆弧过渡使病人不会感觉到任何来自框架10表面的不适,病人移动到滚轴20上后只需推动病人即可移动病人,相对悬空搬运,此种方式节省体力,高效快捷;斜面al02与斜面bl03背面覆有的防滑颗粒106可提高框架10与病床、平车之间的摩擦系数,是的本技术不易移动;滚轴20表面包覆的帆布201可减少病人因寒冷而感觉不舒适,不需要时,也可打开魔术贴2011,将帆布201解下;本过床器在不使用时,将两块插片104、两片抓钩片105分别卡在卡扣107中,节约存放空间。【主权项】1.一种新型履带式节力过床器,包括框架(10)及滚轴(2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履带式节力过床器,包括框架(10)及滚轴(2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为长方形,滚轴(20)两端的支点分别卡在框架(10)长边内侧的凹槽(101)内,框架(10)短边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块斜面a(102)与斜面b(103),斜面a(102)与斜面b(103)背面分别覆有防滑颗粒(106),框架(10)的长边底部分别活动连接有两块插片(104)、两个抓钩片(105)及四个卡扣(107),抓钩片(105)的末端设有一个半圆弧型的抓钩(1051),滚轴(20)上包覆有一块帆布(2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华娟
申请(专利权)人:沈华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