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式加湿减湿海水淡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6157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膜式加湿减湿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加热装置、膜式加湿器、冷凝减湿器;膜式加湿器的C出风口与冷凝减湿器的H进风口相连,冷凝减湿器的G出风口通过风机连接膜式加湿器的A进风口;加热装置的出口与膜式加湿器的B进液口相连,膜式加湿器的D出液口通过回流泵连接加热装置的入口接口;海水泵出口连接冷凝减湿器的F进液口,冷凝减湿器的E出液口连接通过接口管连接加热装置的入口接口;由于本装置没有采用常规的太阳能海水高温蒸发冷凝法来获得淡水,而是利用膜蒸馏原理在膜式加湿器中加湿并在冷凝减湿器中减湿对海水进行淡化,而膜所具有的高选择透过性和高膜通量可以提高海水淡化效率和产水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膜式加湿减湿海水淡化装置
技术介绍
淡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海水淡化和废水净化技术正逐步成为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海水淡化又称海水脱盐,是分离海水中盐和水的过程。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热法和膜法两种。热法主要采用多级闪蒸、多效蒸馏、压汽蒸馏,膜法主要指反渗透。热法通常需要消耗大量高品位能源,并且生产设备复杂、昂贵;膜法的反渗透技术,它是一种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在外加高压力的条件下使水逆浓度梯度透过半透膜,而使盐分和杂质截留在膜另一侧的技术。反渗透法一般由电能和机械能驱动,系统需要维持较高的运行压力,对设备的耐压能力要求很高。现有的热法和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共同面临的问题是设备要求高、需要消耗大量高品位能源,并且海水的淡水产率较低。目前,海水淡化过程所采用的能源往往是电机、煤和石油做燃料的热机,而我国的电力来源主要以煤的火力发电为主,所以现有海水淡化过程的能源供应主要集中于非再生能源,并且化石燃料的使用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此外,传统的海水淡化方法通常是采用加热海水或太阳光照射海水使海水中水分蒸发,然后对蒸出的淡水蒸汽进行冷凝,最终获得淡水。由于海水蒸发速率有限,所以这种海水淡化方法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膜式加湿减湿海水淡化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完全使用电、化石燃料的能源形式弊端,改变现有集热后直接高温蒸发海水的水盐分离模式,提高了淡水产出效率。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膜式加湿减湿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加热装置、膜式加湿器9、冷凝减湿器3 ;膜式加湿器9的C出风口 15与冷凝减湿器3的H进风口 16相连,冷凝减湿器3的G出风口 17通过风机13连接膜式加湿器9的A进风口 14 ;加热装置的出口与膜式加湿器9的B进液口 8相连,膜式加湿器9的D出液口 10通过回流泵12连接加热装置的入口接口 6 ;海水泵I出口连接冷凝减湿器3的F进液口 2,冷凝减湿器3的E出液口 4通过接口管5连接加热装置的入口接口 6 ;冷凝减湿器3具有淡水收集装置18,淡水收集装置18连接淡水储槽19。所述加热装置为太阳能加热器7或者电加热器20。所述膜式加湿器9的D出液口 10还设有一带阀门11的分支管路。上述膜式加湿减湿海水淡化装置对海水进行淡化的方法如下:海水通过海水泵I输入冷凝减湿器3的F进液口 2并通过冷凝减湿器3被加热,加热后的海水从冷凝减湿器3的E出液口 4流入太阳能加热器7,太阳能加热器7对来自冷凝减湿器3的海水进行再次加热,再加热后的海水通过B进液口 8进入膜式加湿器9,再加热后的海水从D出液口 10流出膜式加湿器9后分为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经回流泵12输送回太阳能加热器7,另一条支路经阀门11排出膜式加湿器9 ;空气(低温)则经A进风口 14进入膜式加湿器9进行加湿、加温,加湿、加温之后经H进风口 16进入冷凝减湿器3,此时与海水泵I输送过来的进料海水在减湿器3中进行热量交换,使原先被加温、加湿的空气温度降低,含湿量下降,被冷凝出来的水脱离空气之后进入冷凝减湿器3下部的淡水收集装置18中,然后输出并进入到淡水储槽19,而从冷凝减湿器3中出来的海水由于温度升高,则在接口管5处分成两支路,其中一支路排出冷凝减湿器3之外,另一支路送到入口接口 6处与回流泵12输送的海水混合,之后送进太阳能加热器7中加热至所需温度,从而完成海水的循环,实现海水淡化。一种膜式加湿减湿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加热装置、膜式加湿器9、冷凝减湿器3 ;所述加热装置为热泵加热系统,所述热泵加热系统包括冷凝器24、制冷液储罐26、节流膨胀阀27、蒸发器29、压缩机31 ;所述冷凝器24的B出口 25依次连接制冷液储罐26、节流膨胀阀27、蒸发器29的制冷剂进口 28 ;蒸发器29的制冷剂出口 30经过压缩机31连接冷凝器24的A进口 23 ;膜式加湿器9的C出风口 15与冷凝减湿器3的H进风口 16相连,冷凝减湿器3的G出风口 17通过风机13连接膜式加湿器9的A进风口 14 ; 冷凝器24的D出口 22与膜式加湿器9的B进液口 8相连,膜式加湿器9的D出液口 10通过回流泵12连接冷凝器24的C进口 21的入口接口 6 ;冷凝减湿器3的E出液口 4通过接口管5分别连接蒸发器29的海水进口 32和冷凝器24的入口接口 6 ;蒸发器29的海水出口 33通过泵34连接冷凝减湿器3的F进液口2,海水泵I的海水输出管35连接冷凝减湿器3的F进液口 2 ;所述冷凝减湿器3的具有淡水收集装置18,淡水收集装置18连接淡水储槽19。所述膜式加湿器9的D出液口 10还设有一带阀门11的分支管路。上述膜式加湿减湿海水淡化装置对海水进行淡化的方法如下:从冷凝器24的B出口 25流出的制冷液进入制冷液储罐26中,制冷液从制冷液储罐26流经节流膨胀阀27后,从制冷剂进口 28进入蒸发器29中,在蒸发器29中对海水进口 32处流入的海水进行热量吸收并完成蒸发过程,生成的制冷剂蒸汽从制冷剂出口 30流出并进入压缩机31,经加压后的蒸汽(高压)从A进口 23进入冷凝器24中,在冷凝器24中对C进口 21进入的海水进行放热,经冷凝后的制冷剂蒸汽实现液化,并从B出口 25处流回制冷液储罐26中,从而完成制冷剂的循环;膜式加湿器9的C出风口 15与冷凝减湿器3的进风口 16相连,经G出风口 17出来的空气由风机13输入回膜式加湿器9的A进风口 14中;冷凝器24的D出口 22与膜式加湿器9的B进液口 8相连;海水从D出液口 10流出膜式加湿器9后分为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经回流泵12输送回冷凝器24的C海水进口 21中,另一条支路经阀门11排出膜式加湿器9 ;海水通过海水泵I输入冷凝减湿器3的F进液口 2并通过冷凝减湿器3中被加热,加热后的海水从冷凝减湿器3的E出液口 4流出,在管路5处分成两支,其中一支从海水进口 32进入蒸发器29中,之后从海水出口 33流出,经泵34在海水输出管35处与海水泵I输送的海水汇合,另一条支路与入口接口 6处汇合后从C进口 21处进入冷凝器24中加热,在冷凝器24中加热之后从D出口 22流出后再次由B进液口 8进入膜式加湿器9中,从而完成海水系统的循环,实现海水淡化。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I)利用低品位能源:由于膜式加湿器进料溶液操作温度一般低于80°C,且膜式加湿器、冷凝减湿器均为常压操作,所以可以利用低品位的能源,如太阳能、工业废气废液余热等为系统提供能量,从而实现对进入膜式加湿器的料液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料液即可在膜式加湿器中对空气进行加湿。而现有海水淡化方法主要是热蒸发法和膜反渗透法中,其中热法需要对海水进行加热沸腾并在海水表面进行蒸发,效率低,并且化石燃料或电能消耗大;膜反渗透法同样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来为系统提供高压。本装置及方法克服了海水淡化过程对化石燃料和电能的依赖,实现了对低品位能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2)能量利用率高:在现有的海水淡化装置中,经过浓缩后的高温海水直接排出系统,造成了很大的能量损失,而本装置布置形式可以采用空气和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式加湿减湿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膜式加湿器(9)、冷凝减湿器(3);膜式加湿器(9)的C出风口(15)与冷凝减湿器(3)的H进风口(16)相连,冷凝减湿器(3)的G出风口(17)通过风机(13)连接膜式加湿器(9)的A进风口(14);加热装置的出口与膜式加湿器(9)的B进液口(8)相连,膜式加湿器(9)的D出液口(10)通过回流泵(12)连接加热装置的入口接口(6);海水泵(1)出口连接冷凝减湿器(3)的F进液口(2),冷凝减湿器(3)的E出液口(4)通过接口管(5)连接加热装置的入口接口(6);冷凝减湿器(3)具有淡水收集装置(18),淡水收集装置(18)连接淡水储槽(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志李国培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