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7206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08:40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至少包括地下墙、钢筋混凝土支撑杆、格构柱、混凝土接头柱、琵琶撑、钢管柱、混凝土系杆和刚性接头;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杆设置在地下墙内部,并且钢筋混凝土支撑杆与混凝土系杆连接;所述格构柱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与混凝土系杆交接处,并且设置在地下墙内部;所述钢管柱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的右端,并且钢管柱两端与地下墙紧密连接;所述混凝土接头柱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一端,并且混凝土接头柱位于地下墙的内部;所述琵琶撑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与地下墙交接处;该结构简单,连接紧密,承载能力强,防渗效果好,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围护应用
,尤其是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技术介绍
建造埋置深度大的基础或地下工程时,往往需要进行深度大的土方开挖,这个由地面向下开挖的地下空间称为基坑,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深基础、地铁、市政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工程均涉及坑深基坑的开挖,基坑围护结构主要承受基坑开挖卸荷所产生的水压力和土压力,并将此压力传递到支撑,是稳定基坑的一种施工临时挡墙结构,现在建筑存在许多不足,基坑承受压力小,连接不紧密,防渗效果差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紧密,防渗效果好,承载能力强,实用性强的基坑围护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围护结构,至少包括地下墙、钢筋混凝土支撑杆、格构柱、混凝土接头柱、琵琶撑、钢管柱、混凝土系杆和刚性接头;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杆设置在地下墙内部,并且钢筋混凝土支撑杆与混凝土系杆连接;所述格构柱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与混凝土系杆交接处,并且设置在地下墙内部;所述钢管柱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的右端,并且钢管柱两端与地下墙紧密连接;所述混凝土接头柱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一端,并且混凝土接头柱位于地下墙的内部;所述琵琶撑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与地下墙交接处。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地下墙接头为十字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杆与混凝土系杆之间连接为网格形结构;所述琵琶撑与钢筋混凝土支撑杆之间连接为三角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基坑围护结构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周围采用厚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钢筋混凝土支撑杆右侧采用钢管粧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所述琵琶撑与钢筋混凝土支撑杆之间连接为三角形结构,增加了基坑的稳定性,使基坑的连接紧密,防渗效果好,承载能力强,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注浆补浆示意图;其中:1、地下墙,2、钢筋混凝土支撑杆,3、格构柱,4、混凝土接头柱,5、琵琶撑,6、钢管柱,7、混凝土系杆,8、刚性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坑围护结构,至少包括地下墙1、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格构柱3、混凝土接头柱4、琵琶撑5、钢管柱6、混凝土系杆7和刚性接头8 ;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设置在地下墙I内部,并且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与混凝土系杆7连接;所述格构柱3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与混凝土系杆7交接处,并且设置在地下墙I内部;所述钢管柱6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的右端,并且钢管柱6两端与地下墙I紧密连接;所述混凝土接头柱4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 —端,并且混凝土接头柱4位于地下墙I的内部;所述琵琶撑5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与地下墙I交接处。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地下墙I接头为十字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与混凝土系杆7之间连接为网格形结构;所述琵琶撑5与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之间连接为三角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施工原理:所述基坑挖土到混凝土支撑和围檩的标高后,及时制作支撑,受力主撑必须一次性浇灌,保证支撑的直线性,联系撑断在一跨的1/3处,开挖土体至相应钢支撑底面位置,开槽设置联系撑和安装钢支撑,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基坑围护结构,至少包括地下墙(I)、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格构柱(3)、混凝土接头柱(4)、琵琶撑(5)、钢管柱(6)、混凝土系杆(7)和刚性接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设置在地下墙(I)内部,并且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与混凝土系杆(7)连接;所述格构柱(3)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与混凝土系杆(7)交接处,并且设置在地下墙(I)内部;所述钢管柱(6)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的右端,并且钢管柱(6)两端与地下墙(I)紧密连接;所述混凝土接头柱(4)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 —端,并且混凝土接头柱(4)位于地下墙(I)的内部;所述琵琶撑(5)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⑵与地下墙⑴交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墙(I)接头为十字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与混凝土系杆(7)之间连接为网格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琵琶撑(5)与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之间连接为三角形结构。【专利摘要】一种基坑围护结构,至少包括地下墙、钢筋混凝土支撑杆、格构柱、混凝土接头柱、琵琶撑、钢管柱、混凝土系杆和刚性接头;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杆设置在地下墙内部,并且钢筋混凝土支撑杆与混凝土系杆连接;所述格构柱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与混凝土系杆交接处,并且设置在地下墙内部;所述钢管柱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的右端,并且钢管柱两端与地下墙紧密连接;所述混凝土接头柱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一端,并且混凝土接头柱位于地下墙的内部;所述琵琶撑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与地下墙交接处;该结构简单,连接紧密,承载能力强,防渗效果好,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IPC分类】E02D17-04【公开号】CN204590041【申请号】CN201520268909【专利技术人】陈春来, 王云峰, 姚冬晖, 姚黎明, 褚铅波, 宣海力, 陈赟, 韩健, 余剑英, 张茹 【申请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杭州绿城都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申请日】2015年4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至少包括地下墙(1)、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格构柱(3)、混凝土接头柱(4)、琵琶撑(5)、钢管柱(6)、混凝土系杆(7)和刚性接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设置在地下墙(1)内部,并且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与混凝土系杆(7)连接;所述格构柱(3)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与混凝土系杆(7)交接处,并且设置在地下墙(1)内部;所述钢管柱(6)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的右端,并且钢管柱(6)两端与地下墙(1)紧密连接;所述混凝土接头柱(4)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一端,并且混凝土接头柱(4)位于地下墙(1)的内部;所述琵琶撑(5)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杆(2)与地下墙(1)交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来王云峰姚冬晖姚黎明褚铅波宣海力陈赟韩健余剑英张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绿城都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