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莹专利>正文

助力自行车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620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助动车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脚蹬实用,美观舒适且切换快捷的助力自行车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含有车把、车架、中轴、曲柄、脚蹬、并可分别构成翻转、推动、拔销、定位和撬动等机构,翻转机构由车把、牵引把、牵引线、螺母、螺栓、线管、弹簧、翻转舌和滑道组成;推动机构由翻转舌、滑道、箱体和弹簧组成;拔销机构由左侧曲柄、横把、横把销、中轴、弹簧和箱体组成;定位机构由左、右两侧曲柄、箱体、弹簧、伸缩舌、翻转舌组成;撬动机构由右侧曲柄、中轴、撬杆、弹簧和杆头组成。主要用于助动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踏板
,尤其是指一种助动车的踏板。助动车即是同时具有人力驱动,动力驱动或人力驱动,动力驱动并用的多种功能的助力自行车。
技术介绍
助力自行车使用便捷,设有人力驱动、动力驱动或人力驱动,动力驱动并用三种骑行功能,已成为日渐普及的重要交通工具。动力驱动时,双脚处于休息状态,针对如何搁置双脚的问题,目前已公开的解决方案有三种1.只有脚蹬,没有踏板,双脚分两侧一前一后或一上一下放在不定位的脚蹬上,舒适性差;2.只有踏板,没有脚蹬,其本质已脱离助力自行车本义,脚踏驱动功能完全丧失,实用性差;3.踏板与脚蹬并存,两者分割空间,踏板置于链条上方、左右脚蹬之间或脚蹬前方,导致踏板偏高、偏窄或偏远而降低舒适性,中轴过宽、偏后或曲柄过短而降低脚蹬实用性。踏板的舒适性,脚蹬的实用性已成为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且其功能互相削减;动力驱动驾驶时,双脚搁置在踏板上,脚蹬不定位空置在骑驾者身体下方两侧,甚至摆动或转动,显得特别累赘而严重影响车体美感和舒适性;畸形的骑行,驾驶还存在不安全隐患。综上所述,现有助力自行车的脚蹬实用性,踏板舒适性、车体美观性及骑驾安全性已构成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形成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同时严重影响了人们购买欲,这个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其推广应用难上台阶。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助力自行车踏板,使之既巧妙多用,又美观舒适,已成为助力自行车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巧妙多用、美观舒适、切换快捷且驾驶安全的助力自行车踏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助力自行车踏板,由车把,车架,中轴,两侧曲柄和脚蹬组成,右侧曲柄与中轴固定连接,包括翻转机构、推动机构、拔销机构、定位机构和撬动机构,其特征是翻转机构由车把、牵引把、牵引线、螺母、螺栓、线管、弹簧、翻转舌和滑道构成,翻转舌两侧设有支轴,一侧支轴并与滑道端部叉状结构活动连接并限位,一侧支轴端部设有曲臂,曲臂与翻转舌活动连接并限位,牵引把与车把活动连接,牵引线一端连接牵引把、穿设螺母、螺栓、线管及弹簧且弹簧另一端与曲臂连接,线管两端限位;推动机构由翻转舌、滑道、箱体和弹簧构成,箱体穿设滑道,弹簧连接翻转舌与箱体;拔销机构由左侧曲柄、横把、横把销、中轴、弹簧和箱体构成,左侧曲柄与中轴活动连接并轴向限位,横把销穿设左侧曲柄且横把伸出左侧曲柄内侧,中轴外壁设有与横把销端部相对应的凹槽,箱体侧面外壁设有使横把移动相匹配的凸块,弹簧连接横把与中轴;定位机构由左,右两侧曲柄、箱体、弹簧、伸缩舌、翻转舌构成,弹簧和伸缩舌装于箱体腔内并限位,伸缩舌端部露出箱体腔外,左侧曲柄内侧设为与伸缩舌端部相匹配的定位结构,右侧曲柄内侧设为与翻转舌端部相匹配的定位结构;撬动机构由右侧曲柄、中轴、撬杆、弹簧和杆头构成,撬杆与右侧曲柄在中轴两侧相对并构成整体,杆头与撬杆端部活动连接并限位,弹簧连接撬杆与杆头,弹簧的作用力小于拔销机构中连接中轴的弹簧的作用力。本技术表现为兼用性,隐现式和对称型。兼用性即踏板构成部件借用脚蹬本体构成,隐现式即踏板功能与脚蹬动能两者一方显现则另一方同时自动隐退,对称型即踏板构成部件使脚蹬在车体两侧呈对称状态。本技术实现了脚蹬实用、踏板舒适、切换快捷、车体美观和骑驾安全的有益效果,脚蹬实用指完全保证了助力自行车作为自行车所固有的脚蹬、曲柄、中轴的技术要求;踏板舒适指脚蹬切换成左右对称定位状态即踏板状态时,左右两端宽达35cm以上,符合人体舒适性要求;切换快捷指脚蹬状态与踏板状态两者互切仅在右侧曲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的过程中完成,而且双脚在互切过程中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脚蹬,即实现了双脚“零时间”脱离脚踏部件,“无视觉”的安全快捷切换;车体美观指脚踏板状态与脚蹬状态不同时存在,消除了两者同时存在的累赘感,若脚蹬本体的重心偏于下半部分使脚蹬随时保持水平平衡状态,则踏板美观性更为明显;骑驾安全指踏板状态与脚蹬状态两者部件共用、空间位置叠合、功能各自完全独立,符合人体运动规律,避免了骑驾者畸形骑行及驾驶产生的不安全隐患。本技术还可以构建为“母踏板”和“子踏板”,其实用性更为突出,本技术的踏板在车体上作为“母踏板”,两脚蹬之间同时设置高而窄的“子踏板”,阴雨天时骑驾者双脚可适时放置在“子踏板”上遮避地面污水,携带小孩时,小孩坐在骑驾者前方,双脚放置在“子踏板”上更为安全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处于动力驱动,脚踏部件切换为踏板状态时局部剖视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处于人力驱动,脚踏部件切换为脚蹬状态时局部剖视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箱体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箱体左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箱体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处于人力驱动、脚踏部件切换为脚蹬状态时拔销机构实施例一局部剖视示意图;图7本技术处于人力驱动、脚踏部件切换为脚蹬状态时拔销机构本技术使用时,从脚蹬状态向踏板状态切换骑行过程中,骑驾者右脚掌踩下脚蹬34越过翻转舌30,手指扣动牵引把2,使牵引线3拉动曲臂27转动,曲臂27推动阻块26带动翻转舌30翻转,使翻转舌30呈水平状态并限位,弹簧25被压缩,弹簧7被拉伸,翻转舌30上端向车体右侧伸出,下端推动箱体8沿滑道24向左运行,使伸缩舌10和箱体8外壁上的凸块15向车体左侧伸出;手指松开牵引把2,弹簧25作用力推动曲臂27反向旋转拉动牵引把2迅速复位而与车把1分开,脚蹬11运行至向下踩动,横把销16的横把14沿凸块15向前滑动而将横把销16拔出中轴18的凹槽19,弹簧17的作用力使中轴18带动曲柄33、撬杆20顺时针旋转,杆头22撞击翻转舌30而顺势翻动越过翻转舌30并在弹簧21的作用力下迅速复位,曲柄33旋转180°时定位结构31使曲柄33定位于翻转舌30上方,从而使脚蹬34定位形成右侧踏板,同时,曲柄12内侧定位结构13使伸缩舌10受到抵压而挤压弹簧9向箱体8腔内退缩,伸缩舌10又迅速在弹簧9的作用力下向外弹出与定位结构13插接咬合,从而使脚蹬11定位形成左侧踏板,踏板状态切换完成。从踏板状态向脚蹬状态切换驾驶过程中,骑驾者用右脚掌反向即逆时针方向拨动脚蹬34带动撬杆20转动,至脚蹬34逆向向下踩动,杆头22在翻转舌30下方推动翻转舌30向上翻转,弹簧7既拉动箱体8带动凸块15及伸缩舌10退缩复位、又拉动翻转舌30翻转复位,弹簧17作用力使横把销16端部抵住中轴18,脚蹬34带动中轴18反向旋转180°时,横把销16端部插入凹槽19,脚蹬状态切换完成。权利要求一种助力自行车踏板,由车把、车架、中轴、两侧曲柄和脚蹬组成,右侧曲柄与中轴固定连接,包括翻转机构、推动机构、拔销机构、定位机构和撬动机构,其特征是翻转机构由车把、牵引把、牵引线、螺母、螺栓、线管、弹簧、翻转舌和滑道组成,翻转舌两侧设有支轴,一侧支轴并与滑道端部叉状结构活动连接并限位,一侧支轴端部设有曲臂,曲臂与翻转舌活动连接并限位,牵引把与车把活动连接,牵引线一端连接牵引把,穿设螺母、螺栓、线管及弹簧,且弹簧另一端与曲臂连接,线管两端限位;推动机构由翻转舌、滑道、箱体和弹簧组成,箱体穿设滑道,弹簧连接翻转舌与箱体;拔销机构由左侧曲柄、横把、横把销、中轴、弹簧和箱体组成,左侧曲柄与中轴活动连接并轴向限位,横把销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助力自行车踏板,由车把、车架、中轴、两侧曲柄和脚蹬组成,右侧曲柄与中轴固定连接,包括翻转机构、推动机构、拔销机构、定位机构和撬动机构,其特征是:翻转机构由车把、牵引把、牵引线、螺母、螺栓、线管、弹簧、翻转舌和滑道组成,翻转舌两侧设有支轴,一侧支轴并与滑道端部叉状结构活动连接并限位,一侧支轴端部设有曲臂,曲臂与翻转舌活动连接并限位,牵引把与车把活动连接,牵引线一端连接牵引把,穿设螺母、螺栓、线管及弹簧,且弹簧另一端与曲臂连接,线管两端限位;推动机构由翻转舌、滑道、箱体和弹簧组成,箱体穿设滑道,弹簧连接翻转舌与箱体;拔销机构由左侧曲柄、横把、横把销、中轴、弹簧和箱体组成,左侧曲柄与中轴活动连接并轴向限位,横把销穿设左侧曲柄且横把伸出左侧曲柄内侧,中轴外壁设有与横把销端部相对应的凹槽,箱体侧面外壁设有使横把移动相匹配的凸块,弹簧连接横把与中轴;定位机构由左、右两侧曲柄、箱体、弹簧、伸缩舌、翻转舌组成,弹簧和伸缩舌装于箱体腔内并限位,伸缩舌端部露出箱体腔外,左侧曲柄内侧设为与伸缩舌端部相匹配的定位结构,右侧曲柄内侧设为与翻转舌端部相匹配的定位结构;撬动机构由右侧曲柄、中轴、撬杆、弹簧和杆头组成,撬杆与右侧曲柄在中轴两侧相对并构成整体,杆头与撬杆端部活动连接并限位,弹簧连接撬杆与杆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莹
申请(专利权)人:季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